中國學者簽名反對物權法

標籤:

【大紀元2月22日訊】一些中國學者在互聯網聯署公開信,要求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暫停審議《物權法》草案,他們認為,該法違反憲法,會導致國有資產流失和資本主義復辟。
  
這封據稱有三千人通過互聯網簽署的公開信,最早發表在中國一個名為毛澤東旗幟的網站上。美聯社報導說,簽署的人包括中國學者和退休的高級官員。其中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和中央黨校的一些學者。
  
報導說,公開信認為,中國的私有化已經導致嚴重的貧富兩極分化,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應該暫停對《物權法》草案的審議,以阻止不公平的私有化進程。公開信也抨擊了中國國有企業私有化過程中的腐敗行為,並認為,在目前的狀況下繼續進行私有化,將使新資產階級出現,導致資本主義復辟。
  
對此,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經濟學教授徐滇慶表示,中國目前的經濟改革確實到了一個臨界點,中國學術界對此出現了極大的爭議。
  
「中小型的國有企業現在都已經沒有了。只留下了在壟斷行業的大型國有企業。這個改革就到了一個比較高級的階段,也就是攻堅的階段,所以出現這樣的爭論和碰撞是不足為奇的。究竟是往前走還是往後退,這就是考驗中國決策者的決心和智慧的時候了。」
  
事實上,反對通過物權法的聲音去年初就已經出現。在一年之內,物權法草案在人大經過了四次審議,但仍未能定稿。一般估計,今年三月舉行的全國人大政協兩會,將再次審議物權法草案,並很可能投票通過。美聯社引述北京大學教授韓德強的話說,這封公開信兩個月前便開始徵集簽名,但他拒絕透露發起人和起草者的名字。
  
去年,中國經濟學界掀起了對國有企業改革和私有化問題的爭論,一些經濟學者認為,中國應該保持國有經濟為主體的體制,停止國有企業的私有化。他們認為,在目前中國貪污腐敗嚴重的環境下,私有化等於對腐敗分子掠奪國有資產提供方便。
  
徐滇慶教授則認為,中國的經濟改革已經涉及到許多體制問題,如果不對政治和社會體制進行全面改革,無論是不是進行私有化都不能有效治理貪污腐敗。徐教授說,
  
「一種是倒回去不讓國有企業市場化,所以前段時間就呼籲國資委要擴大權力,政府的干預要加強。這是一種思路;另一種就是乾脆加速改革,政治改革和經濟改革都要上,要消除腐敗。這兩個第一個是治表,第二個是治本。我覺得應該是表本兼治。方向是不允許篡改的,但是絕對不允許政府官員強取豪奪。」
  
加拿大拉瓦爾大學經濟學教授蘇展則認為,中國國有經濟佔有的社會資源很多,但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卻相對較少,因此私有化進程不應該停止。
  
「中國的國企一定要改,因為效率太低了,現在中國的國企在投資方向上、在資金使用上,包括他們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獲得的支持,政府給他們很多資金,很多補助和他們所應當承擔的經濟責任、社會責任等等的效率還是遠遠不夠的,不管是社會效益還是經濟效益,在這個意義上講,改革還是要改。」
  
蘇教授也指出,中國目前許多問題已經涉及到政治體制和社會體制改革的系統工程,進行全面改革勢在必行。美聯社報導說,呼籲停止物權法草案審議的公開信曾在中國的網站上流傳,但星期二已經無法看到。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石山的報導)(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今年中國人大將審議二十五件法案
中國的姓社姓資爭論和物權法草案
物權法利弊取捨 且聽聽眾評說
學者建議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新都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