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美國中文AP考試商機大 台灣應積極參與

【大紀元2月23日報導】華文學習市場專題報導系列之三(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二十三日電)今年五月美國首度舉辦中文AP考試,包括全美、中國大陸、台灣都在密切注意。教育部對外華語工作小組執行秘書遲耀宗表示,AP考試政策活絡一系列華語文教學產業,不論測試、教學、教材、數位內容都將蓬勃發展,以華語文和資訊科技見長的台灣,這是積極參與的好時機。

「AP課程」是讓優秀高中生選修大一、大二課程。若高中生從9到12年級期間修習中文AP課程,並通過中文AP考試,未來進入大學後,可直接銜接大三課程,節省大筆學費和時間。

以美國私立大學為例,一年學費至少四萬美元,一個學分平均1000至1500美元,若一門課有3到4個學分,可節省大筆學費,若還通過其他學門AP課程考試,學生申請進入各大學時,會成為熱門的搶手貨。

由於中文AP考試觸發學習華文熱,是海外市場第一波明顯商機,但因合格的中文師資不夠,現有華語文師資一時炙手可熱。

包括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文化大學、交通大學、逢甲大學、高雄師範大學、文藻外語學院等院校的華語中心積極申設華語文相關系所,全產能培育華語師資,以供應海內外亟需的人才。

遲耀宗解釋,美國的教育體制是以學區為主,如果學區內學校有足夠的華語文課程需求(五班以上),學區才會聘任合格教師,萬一湊不齊五班,則改請PARTTIME老師;至於如何聘用合格教師則視各州規定不同。

合格師資來源,例如在加州當老師必需取得CBEST考試資格 (CALIFORNIA BASIC EDUCATION SKILL TEST),獲得教師資格後再視各學區的用人標準聘任。

要當華語文教師還要通過本科教師考試CSET(CALIFORNIA SUBJECT EXAMINATION FOR TEACHERS)。遲耀宗說,這個考試難在英文作文,還要視考生修習過多少教育學分,通過這兩個考試才能順利執教華文。

不但師資培訓有廣大需求,在教材上更是多元。遲耀宗說,美國大學理事會公布了中文AP考試題型和模擬試題,民間的補教界便能提供測試題或評量予考生們,商機因而衍生,而執教的老師更得要搜集多元化的華人習俗、文化教材,因此華語歌曲、電影、故事的價值全都提高了。

台灣除了協助培育師資外,最擅長的資訊科技也能助一臂之力,例如數位內容教材的發展,配合軟體設計專長,以及使用者友善介面,和文化相關內容的連結,就會創造許多商機。

不過,遲耀宗提醒台灣數位內容業者,編撰教材要了解美國學生的背景,不能老是搬出「愚公移山」故事,美國人無法理解這種典故,畢竟美國注重的是啟發式教育,必需將教材設計出可以誘發學習動機,取得當地市場的流通才能,千萬不能以台灣本國的教材和方法去教以華文為第二語言的外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