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阮美姝:教育民眾知道二二八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蘇永耀/專訪

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家屬阮美姝,雖已年屆八十,仍致力二二八歷史研究與教育。看到朝野政黨在這六十週年推出活動,阮美姝受訪時慨嘆,與其將資源置於各種儀式性的紀念;不如好好透過教育,讓民眾知道什麼是二二八。

阮美姝說,在一九八四年那個還是國民黨高壓統治的禁錮年代裡,她決定放棄最愛的音樂教育,開始收集二二八相關資料。這不僅是為她父親阮朝日,也是為還原歷史。

阮美姝指著辦公室裡頭幾個逃生出口說,那是當時來協助她的朋友們,為避免遭國民黨政府逮捕,所設的脫逃機關。細數著這些點滴往事,阮美姝說,只可惜這房子現在打算要賣掉了。

阮美姝坦言,她為推動二二八歷史教育,已投入上千萬元。包括寫書、製作影帶、蓋紀念館及出國演講與蒐集史料等。但多年來相關單位不僅補助有限,甚至刻意排擠,申請提案也被駁回,使財務都必須自己承擔,至今實已難以為繼。

走進放置有她父親文物的小房間,裡面有阮朝日的日記本,以及編纂的台灣首部國語辭典與日華辭典;另外還有被逮捕前所僅存的「台灣新生報總經理」名片。這將是她最後一批要捐出的物品,可看出對阮美姝的意義與不捨。

阮朝日到底是被用什麼罪名逮捕槍決?阮美姝多年查訪,最後才獲得機密文件,內容載明阮朝日是:「二二八事件陰謀叛亂首謀;利用報社從事奸偽活動;利用報社挑撥離間軍民情感。」不過,有更多的受難者到現在都不知道當時是被羅織什麼樣的莫須有罪名而遭迫害。

做為受難者家屬,阮美姝將悲痛化為動力,長年蒐集與出版其他受難者史料。置放父親文物的房間,還擺有牌位祭拜,用來悼念那些至今還沒被發現的受難者;一旁並有她折的紙鶴,希望超渡亡魂。

對朝野政黨紀念二二八的方式,阮美姝則難掩失望說,當多數民眾對二二八過程都還一知半解時,又要如何感同身受。她並透露,國民黨有政治人物多次表達要來探望,但她認為這都僅是政治拉攏,而加以婉拒。

她並舉去年台北市府發表的「尋找二二八的沈默母親—林江邁」紀錄片,指其內容嚴重扭曲。林女士是因販賣私菸而遭毆打,最後釀成二二八事件的重要人物。但紀錄片卻在講她女兒的愛情故事,豈不避重就輕,缺乏反省。

就像老一輩台灣人的堅毅性格,阮美姝從歷史教育裡找到生命的意義。她說,去年還開始學跳肚皮舞,維持健康與體力來工作。相較政治人物投機式搶搭二二八的六十週年紀念列車,阮美姝則默默繼續追尋那最有意義的一塊。

高李麗珍:歷經一甲子傷痛猶在

自由時報記者王平宇/專訪

即使歷經一甲子歲月,二二八的傷痛在許多人心中仍難抹滅,因為那是莫名、毫無邏輯可循的殺戮,許多年輕的生命因此消逝。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牧師娘高李麗珍,自幼過繼給姨媽,改姓李,但對於胞兄許宗哲在二二八事件中罹難,卻記憶猶新。

許宗哲當年僅十六歲,還是雄中學生,在混亂中突然失蹤,被發現時已成愛河的一具浮屍;當時遭遇不幸的,還包括表哥江雲華及楊榮洲。二人分別是十八歲與廿出頭的青春少年。許宗哲在高李麗珍的記憶裡是個沉默寡言的大男孩,總是木訥微笑,對人和善有禮,話雖不多,但開口總讓人感受他的誠懇,喜歡在夜闌人靜的晚上,望著天上的星星發呆。

高李麗珍回憶,二二八事件發生後,各地逐漸感受到風聲鶴唳,3月初的某天,因為母親身體不適,身為家中唯一的男孩,許宗哲在傍晚出外採買食物,準備給母親與姊妹們當作晚餐,不料從此一去不回,全家陷入慌亂。

那時全台動盪,大家都害怕得不得了,高李麗珍說,父親得知大哥失蹤後,焦急的冒險趕回,卻因擔心被羅織入罪,只能整日躲在家中日式平房的榻榻米墊下,以免又被特務抓去。那時全家以淚洗面,卻無法外出尋找,擔心又有人遭遇不測。最後還是遇到好心的林啟三醫師來報信,才知道家族中三個年輕優秀的男孩,都已在愛河中浮沈多日,令人心痛。

高李麗珍說,記憶中母親從此鬱鬱寡歡,只能靠著唱誦聖詩與讀經來撫慰喪子之痛,整理大哥遺物時看到大哥留下一段話,說自己彷彿夜空裡的一顆星星,似乎預言著年輕生命的早逝。另外,遺物中還找到一盒大哥的指甲,自己剪下收在抽屜,後來被母親視為珍寶。

二二八事件六十週年之際,被問到政府還能為家屬做些什麼?高李麗珍說,無疑就是向家屬誠摯的道歉;雖然母親過世多年,但她還清楚記得,當年李前總統在任內與家屬們見面的場合,對母親來說,是多大的欣慰。

張秋梧:追究元凶蔣介石責任

自由時報記者李欣芳/專訪

各界紀念二二八事件六十週年之際,身為受難者家屬的二二八和平促進會秘書長張秋梧受訪時直言,二二八事件尚未完全平反,疾呼制定「二二八事件特別法」,追究元凶蔣介石的責任,並以國民黨黨產而非納稅人的錢賠償二二八家屬。

她強調,「沒有追究元凶,不算真正的平反」,唯有釐清責任歸屬,透過司法審判追究加害者的責任,相關當事人認錯,才能撫平二二八家屬心中的創傷,否則她一輩子也不甘願。

張秋梧表示,現行的「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補償條例」,使用「補償」而非「賠償」,前者有同情的意味,改為賠償才能凸顯真正認錯的意義;甚至應直接制定特別法,明訂對加害者的追訴不限定時效。

二二八事件迄今一甲子,仍未懲凶究責,張秋梧心中不平。她感嘆說:「這是台灣人不爭氣」,二二八受難者家屬要求追懲元凶,是依法要求的權利,有人認為如今再對二二八事件究責,會造成族群對立,她的看法恰好相反,家屬要求懲凶究責的權利不容被抹煞。

張秋梧說,不必讓所有外省人背負二二八的原罪,才能真正促進族群融合,如今,她也能接納外省籍民眾,他們家即娶了外省媳婦。

張秋梧指出,蔣介石就是二二八事件的元凶,當年是蔣下令第二十一師來台鎮壓,雖然蔣已過世,仍應透過司法審判予以定罪,留下歷史紀錄,唯有釐清歷史真相與責任,才有後來的寬恕問題;但去年二二八基金會發表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指蔣介石是事件元凶後,民進黨政府接下來做了什麼?政府應替家屬懲凶究責。

張秋梧強調,懲凶究責不是對舊國民黨政權的清算、鬥爭,但當年加害的是國民黨政權,國民黨的黨產不少是接收日產而來,也涉及侵占台灣人民的財產,因此,應以國民黨黨產賠償二二八家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