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生活美學運動 公共空間注入藝術改造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5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台北十四日電)文建會「台灣生活美學運動」系列計畫積極推行,今天由副處長禚洪濤帶領各部會成員及學者、專家訪視嘉義大同國小及台南後壁的土溝村「竹仔腳」聚落,瞭解台灣公共空間注入藝術與人文的新面貌。

文建會表示,嘉義大同國小為入選「學生美術館」計畫三十四個學校之一,也是第一個完成學校美術館揭幕的學校;校長林淑美整合全校師生動能,以及家長、社區、大眾的力量,結合豐富的資源,展現出地方動能特色。

由於學校有良好師資人才及強烈的意願,從校園美化環境到主題發展,例如全校師生都參與的「師生陶藝展─面面俱到」,就是年度主題策展計劃之一,活動不限美術班,而是讓大同國小處處有藝術。

另外,台南後壁的土溝村「竹仔腳」聚落,利用現成空間,結合當地居民及南藝大各系所的老師、學生,在公共空間利用視覺展現,尤其學生與村民的熱情互動的過程,更成為這項計劃的插曲。

聚落的藝術生活改造,讓只有二十九戶的「竹仔腳」小聚落更團結、更熱鬧,也使得本來只有老人與小孩的村落,逐漸有許多在外地的中、青年陸續返鄉。

藝術家的進駐參與,當時並非獨立創作作品,而是先瞭解在地生活的情感與關係,透過藝術家的眼與手,與居民直接面對面聊天、體驗與觀察,將這些村民的過往記憶透過藝術改造實踐出來,融入社區生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