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科博館舉辦兒童科學馬戲團特展了解箇中奧秘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5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市十六日電)馬戲團的雜技表演老少咸宜,驚險又具娛樂效果,是否知道其中所蘊藏的科學奧秘?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從今天起推出「兒童科學馬戲團特展」,要帶領參觀者一探究竟,透過遊戲了解馬戲團雜技中所包含的科學知識。

科博館從今天起在第四特展室推出全新的兒童科學馬戲團」特展,以創新的展示手法,讓小朋友們在參觀過程中化身為馬戲團演員,學習與馬戲團雜技相關的知識與科學,包括走鋼索、馬術、人肉砲彈、拋接技、空中飛人、飛車走壁、踩球、晃板與騎單輪車和轉碟子等各式各樣的雜技展示。

在今天的開幕活動當中,科博館還特別請來「高雄魔術家族」表演魔術秀、小丑雜技和趣味氣球等節目,吸引許多現場觀眾和小朋友一起同樂。

科博館展示組副研究員楊中信博士表示,「馬戲」(Circus)的字意,在拉丁文是「圓形競技場」(Ring)的意思,源自於古羅馬時代兩輪戰車在圓形競技場的競賽。現代馬戲的起源則是在1768年,英國人阿斯特利(Philip Astley)成立馬術學校,用表演騎術來招攬學生,由於表演十分成功,陸續加入其他戲法而廣受歡迎。

楊中信指出,傳統的馬戲團是由一群身懷絕技的演員與受過訓練的動物在圈地中進行表演,演出的項目通常有馬術、小丑、雜技、馴獸與其他驚險的表演;新式的馬戲團則沒有動物表演,而是以「人」為演出重點,結合小丑、雜技表演與劇場效果進行演出,類型變化多端,加拿大的太陽馬戲團就是最著名的例子。

至於科博館推出的「兒童科學馬戲團」特展,卻不同於這些馬戲團的作法,楊中信說,這是以兒童為主要對象,透過各種充氣式的互動展品和表演雜技的道具,讓小朋友們體驗自己就是馬戲團表演者的趣味挑戰,最重要的是,透過遊戲瞭解馬戲團雜技中的科學知識。

例如在「走鋼索」遊戲單元中,小朋友可以透過電腦遊戲瞭解當雜技演員走鋼索時,如何藉由又重又長的桿子做些小幅度的擺動,以修正整體的重心和維持平衡,順利走完鋼索。

此外,五月十八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科博館將配合免費開放參觀,包括展示場、科學中心、植物園及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供民眾參觀,但不包括劇場節及收費特展,歡迎民眾當天前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