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國傾銷下的台灣傳統產業–困境篇

台灣傳產唱悲歌 中國貨吞噬內銷市場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曹宇帆台北二十九日電)台灣房地產近來景氣回升,但豪宅一棟一棟的蓋,家具買氣卻一點一點的掉,營收慘澹、每況愈下。日盛國際家具館董事長簡隆富心急不已,因為連「買屋送家具」這塊大餅的訂單,都已流向中國。

自台灣加入WTO後,開放進口家具免徵關稅,再加上中國勞力與原物料成本低廉,來台的中國貨加上運費還比本土貨便宜;簡隆富說,連世貿家具展的展品,半數以上都來自中國,就連專接新建案樣品屋與統一規格裝潢的室內設計師,也選擇向對岸下單。

二十多年前,台灣還被譽為家具王國,但現在就算品質再好,遇到壓低成本、大量生產的中國家具,完全被打得抬不起頭。簡隆富說,以前台灣製的家具約佔內銷市場六成,入世沒幾年,態勢完全逆轉,如今台灣製品市佔率約僅四成。

本土家具的銷售量萎縮,曾為台灣賺取不少外匯的寢具業,更看不到明天。台北市寢具商業工會理事李文圳一家五代在士林夜市靠棉被發跡,二十多年前,李家少說僱用了十八位師傅,如今只能看著劣質中國貨侵吞市場卻束手無策,身邊僅剩一位師傅。

台棉被講求品質,少說三、四千起跳,但中國棉被一條不到一千,即便用不吸汗、不透氣的國旗布做被單,還是有同行昧著良心賣,還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

李文圳很灰心,因為連公家單位年節大批採購被單寢具餽贈員工,都寧可貪便宜,也不願光顧本土業者。雖然大女兒有心想扛下祖傳事業,但他會想,何必讓兒女受罪?百年歷史老店又如何?香火斷了就算了,不如在夜市擺攤賣蚵仔煎。

家具寢具業者被中國貨壓得難喘息,陶瓷衛浴設備業者的處境同樣告急。台灣自前年7月1日開放陶瓷衛浴進口後,第一個半年,來自對岸的進口量就超過一成,去年底突破三成,預計今年底絕對超過四成。這四成還不包括走私、偽冒產地標章從第三國混入的其他中國製品。

陶瓷工業同業公會總幹事游德二兩手一攤說,單以生產線比較,台灣陶瓷業鼎盛時期,全台生產線不過也百餘條,如今景況差僅剩七十多條,但中國隨便一家陶瓷廠生產線就破百,拚量與量產速度台灣真的比不過。

來到彰化社頭,這地方原本是「台灣襪子的故鄉」,但台灣區織襪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魏芳達說,以前台灣襪可以穩吃八成的內銷市場,入世後中國貨像洪水湧入,現在襪子的內銷市場有近八成都被中國貨取代,「再這樣下去,我也考慮明年要外移了。」

去年毛巾業打反傾銷成功,給簡隆富、魏芳達與李文圳等人很大的鼓舞,他們試圖訴求反傾銷,為台灣傳統產業產留下一線生機。但雲林縣毛巾產業科技發展協會理事長賴炎州還是提醒,或許先前毛巾業遭傾銷時沒立即應變,已經傷到了產業元氣,與八年前相比,反傾銷稅措施僅恢復他們八分之五業績。

一位毛巾業者說,反傾銷措施僅讓他們喘口氣,但業績沒比較好。一位三十出頭的「黑面蔡」,向銀行貸款買廠房設備做毛巾卻接不到訂單,負債累累,最後竟選擇跳入嘉南大圳,自我了斷。

悲觀訊息不斷,但想起年初政府緊急調度中央存保基金三百一十億元搶救中華商銀金融危機,讓他們內心更不平衡。魏芳達表示,這筆錢少說可挽救八萬台灣中小企業,很遺憾政府只關心大財團。李文圳說,如果政府能多看他們一眼,傳統產業也不會跌得一敗塗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