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故事:曇猷

木木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竺曇猷,或雲法猷,敦煌人。少時就開始出家,苦行學習禪定。後來他雲遊到了江東的石城山,在那裡乞食坐禪。曇猷曾在一養毒蟲的人家乞到食物。正吃時,突然有蜈蚣從食物中跳了出來,曇猷絲毫不在意,而是繼續吃飯。

後來,曇猷又來到了始豐的赤城山石室坐禪。有數十隻猛虎蹲在曇猷面前,而他誦經如故。一隻老虎終於支撐不住開始睡起了覺,曇猷卻用如意拍打虎頭,問它為什麼不聽經。老虎最終一個個離去了。不料,又有一條大有十圍的蟒蛇出現,在曇猷周圍游來游去,頭始終看著他。如此半日才離去。次日,一位神仙現身對曇猷說:「法師威德,既然來到這座山上,弟子就以房屋奉獻。」曇猷說:「我來到這座山上,只佔據方寸之地。為什麼不一起住呢?」神仙回答說:「弟子倒是沒什麼不可以,但我的屬下沒有聽聞佛法,很難管教,可能給你帶來麻煩。況且人神本非一路,所以我還是要離開。」曇猷問他是何方神仙,想要遷到哪裡。神仙回答說,自己是夏帝的兒子,在這裡已經住了二千多年了,準備搬到其舅舅治理的寒石山去。臨別時,神仙贈給曇猷三奩香,然後敲擊刀鞘,率領部眾騰空而去。

赤城山和天台、四明兩山相連。天台山懸崖峻峙峰嶺切天,傳說山上有建築極佳的精舍,只有得道的人才能住進去。精舍在山澗的另一邊,需要跨過石橋。石頭橫起,而且青苔很滑,所以自古以來,還沒有人過去。一天,曇猷決定一試。他剛走到石橋,就聽到空中說:「知道你虔誠相信佛法,但現在還不能度你過去。十年後再來吧。」曇猷悵然乃退。在回轉途中,曇猷在一經過的石室中休息,不一會兒,雲霧轉暗,石室四面都響起了聲音,但他毫無懼色。第二天一早,一個身穿單衣戴頭巾的神仙前來說:「這是鄙人的住處。昨天不在,使你受了攪擾,深感慚愧。」他請曇猷繼續住下去,曇猷就又住了幾日。

曇猷十分遺憾,沒有走過石橋。因此在一次齋戒後,又來到了石橋邊。這次橫石打開,曇猷便走過了橋,看見了傳說中的精舍和仙人。曇猷便與他們一起燒香、吃飯。吃飯後,仙人對曇猷說:「十年後你自然會來到這裡,現在還不能住下來。」於是曇猷返回,橫石重新關上。

晉太元(公元376-396)年間,國中有妖星出現。皇帝下令全國有德行的僧人要精勤佛事,以使災禍消弭。曇猷虔誠祈禱,第六日早晨,一青衣小兒前來悔過:「煩勞法師了。」當夜妖星不再出現。

太和末年,曇猷在山室中圓寂。遺體通體綠色。後來有人入山登巖,還看到曇猷的屍身不腐。 

(《神僧傳》卷二)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北宋初年,在益津關一地(現今河北省霸州市),名將楊延昭成功運用「火牛陣」大敗韓昌的五萬鐵甲騎兵,重現了這場經典戰役。
  • 鐵甲騎兵,是騎士與戰馬都穿著堅固鐵甲的兵種。他們同時具備極高的防禦與攻擊能力,主要用以前線衝鋒擊破步兵之方陣,在東西方戰史上都有過輝煌戰果的紀錄。在北宋時期的遼國也有著這樣一支精銳部隊,一度讓宋軍陷入苦戰,但這支部隊最後是如何被打敗的呢?這便是在河北當地流傳千年的楊門女將大破鐵甲騎兵的傳說......
  • 傳說大禹治水留下的海眼,在江陵縣城的南門外就有一個。「海眼」有龍、各種神獸或神靈鎮守,不能輕易移動、打開,否則海水就會倒灌陸地,形成洪水災害,江陵城就發生過這樣的事。
  • 唐總督只信鬼話勘案,不重證據,差點造成一樁冤案;而江蘇司郎中紀容舒與刑部主事余文儀,雖遇奇事,仍盡忠職守,詳實勘查案件,最後讓一樁沉冤得以昭雪。
  • 老人收到的一百兩,其實是從商人的箱子裡拿出來的,而招待老人的酒席,是典當商人的背心付的錢。但這位江西術士如何辦到的?這就無人知曉了。
  • 燕子在人家屋梁上結巢,如果有一年燕子不來了,那就是有大的變化要發生了。人們認為有燕子來,是吉祥的象徵。燕子身形雖然嬌小,但有些燕子確實是有來頭的,在他們身上,也曾展現給人豐厚的中華文化內涵的神奇。
  • 人怕鬼?還是鬼怕人?有道是「君子行正氣,小人行邪氣」,擁有正直的氣概,連邪鬼都得懼十分吧!
  • 2021年,洛陽賒刀人留下的預言,是這樣寫的:「不肖之徒,盛乎梧林。白猴出世,黑鼠起禍。夷畿素羽,竟墜羕泉。問今天下,其言有宋。」2023年,出現在承德賒刀人說的「賣菜刀賣剪子三年後收錢」,可能就是另一種形式的預言了,意味著「無可奈何,花落去知多少?」怎麼過了「天番龍蛇年」的大劫?
  • 中國有許多大預言,預言了一、二千年的朝代大事,像是《推背圖》、《黃檗禪師詩》、《馬前課》等等,事後驗證妻準確度非常驚人,這不是「神啟」嗎?!當下也有二個預言圖讖,對應的是當前的中共。
  • 朱舉人看畫看得很出神,恍然中他感覺自己輕飄飄地,如同騰雲駕霧一樣,瞬間竟飛入牆中的世界。只見裡面殿堂樓閣重重疊疊,看起來根本不像人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