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儲銀前副主席認為亞洲金融危機或再發生

經濟學家認為中國金融政策多變使滬深股市面臨災難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7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聞天編譯報導)澳洲儲備銀行前副主席認為,亞洲經濟體的資產泡沫可導致類似於1997年的金融危機再次發生,因為當匯率達到均衡時,投資者會選擇對他們最方便的貨幣﹔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經濟在告訴增長的背後隱藏著嚴重的危機風險,中國政府金融政策的不穩定性導致滬深股市大起大落、面臨災難性打擊。

據澳廣新聞社7月11日報導,澳洲儲備銀行前副主席格倫維爾 (Stephen Grenville)稱,亞洲經濟體的資產泡沫可能導致類似於1997年的金融危機再次發生。格倫維爾從1996年至2001年擔任澳儲備銀行董事和副主席,他認為亞洲金融領域仍然脆弱,他預測即使再次發生金融危機,亞洲國家也不請願向國際貨幣基金(IMF)組織申請援助。缺乏足夠的外匯儲備仍然是亞洲國家金融領域的一個問題。格倫維爾博士7月11日對悉尼Lowy研究所智囊團說﹕「存在這樣的可能性,當匯率達到均衡時,投資者會選擇對他們最方便的貨幣。」格倫維爾表示,流動資本外流、脆弱的金融市場、以及缺乏均衡的匯率加劇了再次發生亞洲金融危機的風險。他說﹕「如果亞洲經濟體繼續允許資本外流,那麼這些經濟體將會出現流動帳戶赤字。這樣,他們必須接受更高的匯率。當一個經濟體擁有過多的投資時,泡沫就會出現。」

但格倫維爾認為近期發生亞洲金融危機的可能性不大,他說﹕「近期不太可能發生類似於1997年的金融危機。」在1997年7月份,由於外國投資者對印尼、韓國和泰國的公司管理失去信心,外國資本突然撤離,這些國家的經濟突然陷入混亂。馬來西亞、菲律賓、香港和老撾等國家的經濟也受不利影響。那時的亞洲經濟體試圖以高利率吸引外國投資。格倫維爾博士認為,從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這10年內並沒改善這些經濟體的公司管理,而且一旦亞洲金融市場出現緊急情況,這些國家也會不請願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請求幫助。格倫維爾說﹕「在區域性的亞洲貨幣基金組織成立之前,你們確實需要國際信貸機構的幫助,但你們卻說『在也不要了』。」

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亞洲各經濟體流動帳戶赤字轉為盈餘,因為國際債務水平降低了、這些經濟體的增長速度也降低了。格倫維爾認為,為了促使亞洲經濟增長,這些經濟體必須以其流動帳戶赤字為籌碼、吸引海外投資,印尼和泰國經濟應該以比目前增長速度更快的速度增長。如果不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那麼印尼經濟增長率應該以其危機前7%的速度增長,而且其經濟體應該比規模大三分之一。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中國這個亞洲巨大的經濟體雖以超過10%的速度增長,但其背後隱藏嚴重的危機風險。中國政府金融政策的不穩定性導致滬深股市大起大落,這直接導致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的風險加大,房地產市場也出現泡沫。據和訊網報導,中國政府擬將滬深300ETF指數型基金於近期在香港市場上市,該基金是與股指期貨相配套的,投資者可以利用該基金作為套利工具、分散投資者持有股票所承擔的風險。該計劃使得香港市場的國際投資者能夠以此分散風險,但中國內地所有投資者卻不能以該基金分散風險,這實際上增加中國內地投資者的風險。如果該政策屬實,那麼中國滬深股市將面臨災難性打擊。(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亞洲金融危機十年後探討危機起因
主力:為中共陪葬賺燒紙錢
未記取教訓? 金融危機可能再起
訪草庵:金融危機  2008年是中共的坎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