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世紀仍會繼續嗎?

標籤:

【大紀元7月11日訊】 美國世紀仍會繼續嗎? 美國佩尤研究中心(The Pew Research Center)的國際態度項目針對美國形象問題在47個國家做了調查,結果表明,包括美國人給自己的分數都出現大幅下降。對美式民主的認同,以及對美國反 恐戰爭的支持度,也出現了急速下跌。這是越戰以來美國國際聲譽和形象下貶最快的時期。美國人到底怎麼了?美國的影響力會就此衰竭嗎? 美國公共電視臺(PBS)也給美國觀眾提出這個問題:許多美國人認為自己國家在全世界應該扮演的角色是自由和公正的推廣者,但是許多其他國家的人並不認為 美國具有這個形象,美國有哪些政策與美國精神相違背?美國怎麼能改善自己並提升自己在國際的形象? 美國的政治人物顯然已經意識到了同樣的問題。美國需要某種轉變。他們中的許多人把應該恢復美國道德權威,恢復道德領袖地位,重新加強民主人權理念作為自己 要解決的第一個議題,認為堅守美國價值觀,是維護美國國際影響力的關鍵因素。 詳見《新紀元周刊》第26期封面故事《美國世紀仍會繼續嗎?》。全文共三篇文章,轉載如下:

===================================
十字路口反思 美國人轉向傳統求解
文 ◎ 吳芮芮


美國佩尤研究中心(The Pew Research Center)的國際態度項目(Global Attitude Project)針對美國形象問題在47個國家做了調查。與2003年相比,2007年美國的全球領導能力打分,包括美國人自己給自己的分數都出現大幅下降。對美式民主的認同,以及對美國的反恐戰爭的支持度,也出現了急速的下跌。

這是越戰以來美國的國際聲譽和形象下貶最快的時期。美國人到底怎麼了?美國的影響力會就此衰竭嗎?

美國公共電視臺(PBS) 「美國在十字路口」系列也給美國觀眾提出這個問題:許多美國人認為自己國家在全世界應該扮演的角色是自由和公正的推廣者,但是許多其他國家的人並不認為美國具有這個形象,美國有哪些政策與美國精神相違背?美國怎麼能改善自己並提升自己的國際形象?

美國的政治人物顯然已經意識到了同樣的問題。美國需要某種轉變。他們中的許多人把應該恢復美國道德權威,恢復道德領袖地位,重新加強民主人權理念作為自己要解決的第一個議題,認為堅守美國價值觀,是維護美國國際影響力的關鍵因素。

「東風吹,戰鼓擂,現在世界上究竟誰怕誰?」現在四十多歲的來自中國大陸的人,對這首七十年代初大陸的「革命歌曲」應當仍然非常熟悉。歌曲下了一個非常決斷的結論:「不是人民怕美帝,而是美帝怕人民」。在共產主義國家,「人民」這個詞的內涵指的是共產統治者,具體到中國,就是毛澤東本人。

實際上,這個結論據說就來自毛澤東的一個內部講話。

當時,毛的樂觀並不是完全沒有根據的,當時美國陷入越南戰爭無法自拔,國際社會一片反美浪潮,而美國國內的反戰方興未艾,政府和軍方的威信都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最低點。

不僅如此,七十年代初石油危機使美國經濟大受打擊,美國財政赤字大大增加,迫使美國人把美元和黃金脫鉤,從而使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基建於美元的世界經濟大受衝擊。世界各國,包括五十年代以來依附在美元和美國軍力下的西歐各國,開始對美國人大甩白眼,法國甚至退出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不過,美國在全球的影響力,並沒有因此日漸消褪,反而在八十年代重新崛起,並且在九十年代初前蘇聯解體,率領多國聯軍進行波斯灣戰爭之後重新登上新高峰。
今天,美國再一次面臨同樣的困擾。

全國反思

失敗的戰爭、超大的反恐費用、工作機會離開美國、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地區力量的上升、擔心在世界不再受歡迎。這些都在影響美國人的自信。2008總統大選將近,伊拉克戰爭面臨新階段,美國將向何處去?自前蘇聯解體、柏林牆倒塌後,再一次,美國人在認真地反思。

4月,美國公共電視臺(PBS)隆重播出「美國在十字路口」系列,討論美國人在911後的世界——反恐戰爭、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衝突、以及美國在國際上應扮演的角色等。肩負豐富有關關鍵公共議題的討論的任務,美國公共電視臺把此系列節目的首播作為近期主要項目。

除了伊拉克戰爭令美國人擔心自己「硬權力」下降,美國的「軟權力」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共和俄集權統治在世界擴張非民主理念、伊朗及北韓的核威脅、 911後歐洲大陸對美國反感情緒大增、阿拉伯世界對美國民主計劃不買帳。即便在自家後院,墨西哥也越來越抵制美國的影響。對於最近最終在參議院無法通過的新移民法案,評論家問:那個曾經年輕、慷慨、充滿自信的國家怎麼了?


現任紐約市長彭博。(法新社)

「彭博現象」是美國人危機心態縮影

6月19日,現任紐約市長彭博(Michael Bloomberg)退出共和黨,成為獨立人士。雖然他並沒有證實有關他加入2008總統角逐的猜測,外界普遍認為這是他打算嚴肅參選的信號。彭博個人的巨大財富對參選有利,他可以延遲選擇,甚至明年再決定是否參選。

彭博參選的高幾率及民眾對第三勢力或中間派的需求構成了這個選舉季節特有的「彭博現象」。

一個世紀以來,美國的總統選舉一直由穩定的兩黨系統控制。美國選民從未選舉一名第三方候選人作為國家首腦。1992年和1996年,第三方參選人帕魯特(Ross Perot)在競選中曾經扮演了重要角色,納德(Ralph Nader)在2000年也對選舉產生影響,但外界普遍認為,他們的影響是分散他人的選票,從而導致天平傾斜,而不是擁有自己的選票從而有取勝的可能。

儘管目前的民調顯示,彭博有一定的支持率,但相比領先的民主黨和共和黨參選人,並未構成足夠的威脅,但彭博作為獨立人參選總統,將帶來與以往第三方參選人不可比的重磅衝擊。2004總統競選中,獨立參選人中,納德獲票數最多。他佔有總票數的0.38%。

《新聞週刊》最新民調指出,五成七民眾認為民主、共和兩黨未能對症下藥,替美國民眾謀福利;同樣比率的受訪者認為,美國需要第三勢力。這個比例遠較2003年的46%高出許多。

政論家認為,美國人目前對美國地位下降很憂慮。他們擔心中產階級失去美國夢,中國的崛起,全球暖化,技術給生活帶來的影響和核武擴散。這些對現狀不滿的選民們,覺得目前的政治不能令他們滿意,他們可能會投票給彭博。

無論彭博最後是否真正參選,但在美國,目前沒有人懷疑他參選的意向。他正在美國全國巡迴演講,發表他對全球暖化等問題的看法,涉及的層面遠超出一個市長的考慮範圍。而彭博如果參選,從某種意義上,會被認為是對前任紐約市長、共和黨2008參選人之一朱利安尼的背叛。朱利安尼在幫助彭博在紐約站穩腳跟方面,曾經給予很多幫助。

作為一個精明成功的生意人,退出共和黨,並且冒著揹負背叛自己導師的罵名的危險,認真地開闢參選機會,這表明彭博看到了選民的需要,和美國人求變的迫切心情。現在關鍵問題是這個市場有多大?他正利用2007年餘下的時間,認真調研、探熱。

選舉中投票的選擇,從來不一定是必然的理性行為,民眾心理因素佔很大比重。2006年11月的美國期中選舉最終成為選民們發洩對布什政府不滿的途徑,共和黨的失利比外界普遍預計的要嚴重得多,對世界政壇都產生了衝擊。

美國的現狀與法國在選民心態上有一定可比性。人們普遍把中間派的崛起(參選人佩魯獲得超過18%的選票)認為是反映法國民眾心態的縮影之一。法國人對自己定位的重新思考,國際地位的降低,「泯然眾人矣」的憂慮,都導致他們尋求第三力量,並希望自己的國家有所突破。雖然第三力量還沒有能入主愛麗捨宮,但它已經不容忽視。

彭博最終是否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選,可以看成是美國人危機心態的溫度計。

美國世紀

二十世紀被許多人稱為美國世紀,熟悉近代歷史的人知道,這個說法絕沒有絲毫過分。當十九世紀末美國經濟規模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一以來,作為世界經濟的火車頭已經超過一個世紀。而最重要的是,美國在世界上的崛起,帶動了整個世界文明的一次大轉變,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民主自由潮流大興,以及在這種價值觀之下的民族自治和國家獨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總統威爾遜帶著一份充滿理想主義的藍圖前往法國參加巴黎和會,希望能夠說服英法等國放棄殖民地政策,並建立一個公平和公正的經濟體系,把歐洲大陸的其他國家包括進去,以消除戰爭的根源。但美國人天真的善意並不被舊大陸的帝國們所接受,雖然這些帝國剛剛接受了美國的救援。威爾遜失望地回到華盛頓,而美國重新陷入門羅主義的封閉狀態。

終於,舊大陸的爭端再次把美國拖入戰爭,作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和製造大國的美國,再次以勝利者的姿態重回世界政治舞臺,而且這一次,美國負擔了歐洲重建的任務,並且自然成為自由世界無法拒絕的領袖。威爾遜的理想開始實現。二戰之後,民族自治和國家獨立的浪潮展開,使聯合國成員國,從當初的26個增加到上世紀末的200個左右。

美國人從傳統精神尋找答案

美國密歇根大學組織管理教授羅伯特‧奎恩(Robert E. Quinn)曾經說過,在危機時刻,人們從他們的最深的價值觀、基本的素質和本能中汲取指導,從而渡過難關。

在自尊自信日漸減退的時候,美國人向自己的傳統精神尋求答案:民主、自由、人權。他們想起令美國人自豪的時刻。肯尼迪總統向柏林人說「我是柏林人」的那一刻;羅斯福向世界宣佈美國是自由世界可靠後方的那一刻;不但讓世界上嚮往自由的人們大受鼓舞,也讓美國人民內心充滿了自豪的激情。美國的年輕人到世界上各個國家做和平志願者,在別國遭受自然災難後,迅速派遣救援物資,USA的糧袋和醫療包,也曾經激勵了千萬陷入困境人們的希望。

在越戰後,美國也陷入信心飢荒,里根選擇傳播民主自由理念、對抗蘇共邪惡帝國,幫助美國人重建信心和使命感,並促使美國在十多年之後重新站在自信的頂峰。這些歷史,無不讓美國人怦然心動。

民主黨總統參選人看到了選民的需求。他們中的許多人把應該恢復美國道德權威,恢復道德領袖地位,重新加強民主人權理念作為自己要解決的第一個議題。

來自伊利諾伊州的參議員奧巴馬,自宣佈參加民主黨總統初選之後人氣一路上升,在眾多資深政治人物的競逐中,受歡迎程度僅僅在希拉莉之後。


美國民主黨參議員奧巴馬。(法新社)

資歷尚淺的參議員奧巴馬(Barack Obama)之所以如此受歡迎,其中一個原因是他用自己的故事詮釋了美國人希望的自我定位:美國吸引了一代代人到美國來敲門,尋找機會、自由和希望。

當奧巴馬第一次到父親的故鄉,非洲肯尼亞的一個小村落時,他問他的祖母,父親可有留下甚麼。祖母給他一疊信,超過30封。他說,「這些是父親手寫的信,所有的信都是寫給美國的大學的,所有的信都充滿了一個年輕人的希望,希望生命擁有更多夢想。」

重振美國精神是關鍵

九十年代初,前蘇聯解體和第一次波斯灣戰爭,使美國再次成為當仁不讓的國際社會領袖。然正如老子所云:「反者道之動」,到頂總是下降的開始。即使有九一一帶來的世界範圍的同情,也仍然無法逃脫這樣的規律。佩尤研究中心國際態度項目針對美國的系列調查結果,正反映了這種趨勢。

然而,正如喬治城大學一位政治學教授所說,這些國家雖然不滿美國,但在遇到麻煩的時候,首先想到的,還是「給白宮打一個電話」。

而英國《經濟學人》最近發表文章認為,美國的國力仍然是世界第一,無人能及。即使是發展速度,也絕不落後於人。因此作者認為,即使是影響力有所下降,但美國在國際舞臺上龍頭第一的維持,仍將持續很長時間。

根據目前各國經濟發展速度計算,一些專家認為,中國GDP到2026年將超過美國,印度到2050年將超過美國,屆時美國成為世界第三經濟大國。這樣的預期,對美國社會構成頗大的心理壓力。上圖為世界主要強國政經實力比較。(Goldman Sachs)

軍事實力無人能及,軍費開支佔全球的40%以上。需要說明的是,這個軍事開支包括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的開支,和維持北約運作,以及西太平洋軍事存在。在經濟方面,美國人並不落後於人。1997年到2007年,美國人均GDP增長了40%。與此相比,被中國政府稱為回歸10年取得輝煌成就的香港,僅僅增長了0.7%左右,和日本相當。

然而經濟和軍事勢力,並不是影響力的全部。對美國而言,其在世界範圍之內能夠有絕對的影響力,更重要的是來自一種對主體價值觀的堅信和推動。今天,美國或許面臨許多困擾,但只要這種價值觀仍牢牢生存於美國社會,這種動力就不會消失。美國未來的政治領袖,需要強化這種美國精神,如何平衡美國利益和美國精神理想,乃為一大考驗。

已到頂峰但仍未下坡


資料來源:The Pew Research Center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教授阿扎‧蓋特(Azar Gat),在《外交事務》雙週刊7/8月期刊登文章,講述自由民主世界理念受到中東和中俄夾擊及美國地位面臨挑戰。在接受新紀元記者採訪時,他提到美國的領袖地位儘管面臨一些地區性力量的挑戰,但世界領袖地位還會維持相當長一段時間,而其關鍵因素在於美國在世界範圍內傳播推動民主自由。他認為,在蘇共解體後,美國已經處在歷史的巔峰,隨後美國失去了目標,領袖地位逐步遭到削弱,而中俄兩個非民主國家填補了原來蘇聯的位置。

佩尤研究中心(The Pew Research Center)的國際態度項目(Global Attitude Project)針對美國形象問題在47個國家做了調查。2007年結果與2003年相比,美國的全球領導能力打分,包括美國人自己給自己的分數,都大幅下降。在不少地區2007年的分數只有2003年的一半左右。而西歐國家對美國的喜好程度逐年下降。

這份報告表明,人們給美國人的分數比美國政府高。這在全世界各個國家都是這樣。報告還顯示,對於美國的民主理念,48%的中國人表示喜歡,36%的受訪人不喜歡。這個調查的誤差是4%。

記者問項目主席美國前國務卿歐布萊特,美國受歡迎度下降,是因為美國的理念不受歡迎?還是政策不受歡迎?世界是不認可美國人?還是不認可美政府的政策。奧爾佈賴特表示:「是政策不受歡迎。」

美國公共電視臺(PBS) 「美國在十字路口」系列給觀眾提出了問題。其中一個是:許多美國人認為自己國家在全世界應該扮演的角色是自由和公正的推廣者。但是許多其他國家的人並不認為 美國具有這個形象。美國有哪些政策與美國精神相違背?美國如何改善自己並提升自己的國家形象?

這也會是美國人在2008年大選前一直會思考的問題。

====================================
美國獨特的地緣優勢

文 ◎ 吳芮芮


(photos.com)

從地緣政治上看,美國有無與倫比的優勢。中國圍棋基本理論有「金角銀邊草肚皮」之說,意指在邊緣地區,投下同樣的力量可以取得更多的收益。這個圍棋理論非常吻合世界的文明歷史記錄。羅馬是希臘世界的邊緣,中國是歐亞大陸的邊緣,英國是歐洲的邊緣,日本是亞洲的邊緣,而美國正是整個近代西方文明的邊緣。由於有兩個大洋的阻隔,世界上種類繁多的戰爭,對美國人都毫無影響。

美國也是歐洲基督徒移民為主的國家。歐洲社會學家馬克思‧韋伯在他的《基督教倫理和資本主義精神》中分析說:「在一項世俗的職業中要殫精竭慮,持之不懈,有條不紊地勞動,這樣一種宗教觀作為禁慾主義的最高手段,同時也作為重生與真誠信念的最可靠、最顯著的證明,對於我們在此業已稱為資本主義精神的那種生活態度的擴張,肯定發揮過巨大無比的槓桿作用。」

這一點,在美國社會中表現非常突出。美國人盈利賺錢的目的,似乎就是盈利賺錢本身,而不是財富所代表的引申意義。這和其他地區的人,尤其和中國人截然相反。中國人似乎很難想像,拚命工作賺錢,居然竟是一種禁慾主義的手段。但明白了美國人的這一特點,就不難理解為甚麼美國富豪大量捐助社會慈善事業的原因了。

事實上,無論在任何一方面,我們都可以發現這種美國特性。即竭盡全力精益求精的具體工作,原來是某種更高追求的手段,即使是非常實際而冷靜的美國人,內心也總有理想主義的火花。
========================================
美國的成長之路

文 ◎ 惠如(臺灣) 圖 ◎ Photos.com、法新社


美利堅合眾國(英語:United States of America),通稱美國,舊稱花旗國,是位於北美洲的聯邦共和制國家,也是世界上最為悠久的共和立憲制國家。美國本土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靠加拿大,南接墨西哥及墨西哥灣。美國目前有50個州、1個聯邦直轄特區,以及若干海外領地,國土面積超過96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三大國土面積的國家。

美國有3億居民,人口數量位居世界第三,國旗上的50顆白色星星代表50個州;每當新州加入聯邦,次年的7月4日國旗將增加一顆星。國旗上紅色及白色橫條各7及6條,共13條,紀念最初的13個州。

建國200多年以來,美國曾經歷過內戰(1861─65年)和經濟大恐慌(1930年代)兩次嚴酷考驗,但仍堅守自由民主制政治制度,成為憲法民主和公民自由的代表性國家。美國龐大的經濟、文化、科技、和軍事影響力貫穿了整個20世紀。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和同盟國一同獲得勝利,並經歷數十年的冷戰後終於拖垮蘇聯,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當今美國在全世界的經濟、政治、軍事等眾多領域的龐大影響力都是無他國能比。

● 發現新大陸


十七世紀初期英國發生宗教衝突,政治強力介入干預,1620年秋末,102名遭到迫害的清教徒和30名水手,一起搭乘「五月花號」乘風破浪橫渡大西洋來到北美新大陸,在今日麻薩諸塞州的普利茅斯海岸登陸。他們遵照登陸前簽訂的〈五月花號公約〉,開始了在新大陸上自治管理的生活。

● 美國獨立


1776年,由於英帝國強行增收印花稅,殖民地獨立戰爭爆發,由傑佛遜、富蘭克林、約翰亞當斯等3人起草的〈獨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於7月2日定稿;賓夕法尼亞、新罕布希爾、維吉尼亞、麻薩諸塞、康乃狄克、北卡羅來納、南卡羅來納、德拉華、紐澤西、喬治亞、馬里蘭、羅德島、紐約等十三州代表於7月4日共同發表了〈美國獨立宣言〉宣佈成立美利堅合眾國,爾後這一天就定為美利堅合眾國的國慶。1777年,獨立的殖民地正式採納聯邦條例,建立了一個聯邦的主權國家、以及行使管理權的聯邦政府,並批准了美國憲法。經歷艱苦的獨立戰爭後,大陸軍團終於擊敗英軍,英國於 1783年簽下了〈巴黎條約〉,正式承認美國的獨立。

● 南北內戰


隨著國家的不斷擴展和發展,一個新的問題也逐漸浮現,北方掌控的聯邦政府與南方的州政府在蓄奴問題和州權上產生分歧:北方州反對奴隸制度的擴展;而南方州反對北方州干涉其生活方式,因為他們的棉花經濟產業是全盤依賴於奴隸制度的。在亞伯拉罕·林肯於1860年當選總統後,衝突徹底爆發,南卡羅來納州成為第一個宣佈脫離聯邦的州,六個南部州也相繼分離,於1861年成立美利堅聯盟國以對抗聯邦政府。美國內戰以聯邦在1865年取得勝利告終,同時終結了奴隸制度、以及州是否有權脫離聯邦的爭議。這場內戰成為美國歷史的主要分水嶺,聯邦政府的權力從此大為增加。

● 1929年經濟大蕭條


第一次世界大戰使歐洲國家元氣大傷,卻給美國帶來大量財富和聲望。在幾乎整個1920年代,農產品價格不斷降低,工業利潤大幅增長,美國經濟發展得異常繁榮。這波經濟成長還被信貸上升和股票市場的興盛推波助瀾,1929年10月24日股市大崩盤,一場突如其來的金融風暴席捲了整個華爾街,一場始料未及的經濟大蕭條席捲了整個世界,美國作為大蕭條的發源地,當然成了大蕭條的重災區。這場經濟危機的殺傷力巨大,1932年,美國的工業生產較1929年萎縮了三分之一,失業率達到了駭人的地步,整個社會瀰漫著悲觀的情緒,美國經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徹底復甦。圖為1929年紐約華爾街檔案照片。

● 太平洋戰爭爆發(1941年參戰)


太平洋戰爭(在日本亦稱作大東亞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太平洋戰場是日本和美國等同盟國間的主戰場,開始於日本聯合艦隊1941年12月7日偷襲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當時艦隊主力只剩航空母艦能戰,美國在損失大量戰艦後正式對日宣戰。圖為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太平洋艦艇遭轟炸後起火燃燒。

● 二戰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簡稱二次大戰、二戰),交戰雙方是以英國、法國、蘇聯、美國、中華民國等國組成的同盟國,與以德國、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國家組成的軸心國集團。戰爭進展到最高潮時,全球有61個國家和地區參戰,有19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戰火遍及歐洲、亞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戰雙方同時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開戰鬥。最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勝利結束。圖為二戰著名的照片「硫磺島升起星條旗(Flag raising on Iwo Jima)」。

美國總統杜魯門決心迅速結束二戰,1945年美國分別在日本的廣島(8月6日)和長崎(8月9日)投下了兩顆原子彈,震撼日本,日本裕仁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也隨之結束。圖為1945年8月9日,長崎原子彈爆炸後在天空升起一個高度達6萬英尺(18公里)的蘑菇雲。

● 越南戰爭


越南戰爭簡稱越戰,又稱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是越南共和國(南越)與美國同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之間的戰爭。1963年,北越軍隊越過北緯17度的分界線,正式對南越宣戰,越戰爆發。美國政府認為越南一旦成為共產主義國家,共產主義必定在東南亞快速擴散,故派兵援助南越,中共則以大量物資援助北越。

越戰是二戰以來美國參與的傷亡人數最多的戰爭,也是該國至今唯一戰敗的戰爭。最開始援助南越的美國總統是艾森豪;肯尼迪開始支持在越南作戰;詹森將戰爭擴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尼克松執政時期,美國因國內的反戰浪潮,逐步將軍隊撤出越南。圖為1966年6月7日在南越附近作戰的美軍。

● 冷戰開始



冷戰(英語: Cold War, 1945年—1990年)簡單來說就是美國和蘇聯及盟友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對抗。美國的主要盟友是西歐、加拿大、日本,而蘇聯的主要盟友是東歐國家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直到中蘇分裂)。冷戰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開始,隨著八十年代蘇聯的經濟危機,和戈巴卓夫的民主改革,促成共產國家倒台,到1990年代初蘇聯解體冷戰正式結束。

這場全面的「東方對西方」的戰爭並未真正爆發,最大的原因是由於雙方都擁有大量的核子武器,一旦直接衝突可能導致全人類毀滅,因此雙方都盡力避免發生全面的「熱」戰,實際上只是在經濟、哲學、文化、社會和政治立場方面產生嚴重對立:西方指責東方不民主、極權主義和共產專制,而東方則批評西方是中產階級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東方國家指責西方國家「帝國主義」、「剝削勞工」,而西方國家則稱東方國家為「極權鐵幕」,企圖將民主國家納入極權專制的統治。

德國可以算是冷戰中最主要的爭端焦點,特別是柏林。柏林圍牆很可能是冷戰最生動的標誌。這堵牆分隔了東柏林(屬於東德)與西柏林(屬於西德),使西柏林孤立於東德內。圖為1961年8月15日,正在建造中的柏林圍牆。

日本投降之後﹐美國、蘇聯在朝鮮半島商定以北緯38度作為接受日軍投降的範圍的界限。北部為蘇軍受降區,南部為美軍受降區。以38度線為分界線的理由,一是該線將朝鮮半島近似分割為面積相等的兩部分,二是1945年日本撤銷朝鮮軍編制,將38度線以北的朝鮮軍併入關東軍,38度線以南的朝鮮軍併入國內軍。圖為38度線附近一名南韓婦女。

● 七十年代美元和黃金脫鉤,石油危機,經濟表現大幅波動


1970年代,中東國家曾聯合實行石油禁運,從而導致美國國內的經濟危機。為了保障石油安全,美國提出了全球石油戰略,旨在建立石油帝國,實現對全球石油資源的壟斷和控制。

● 里根上臺,採取「新保守主義」政策,堅持價值立場,對抗共產主義


里根總統於1981年上臺,當時正好是美國民眾對政府極為不滿的時期,他因此推動所謂的「里根革命」,主張建立小而強的政府。他前往國會演說,提出減稅計劃,大幅刪減政府預算,但國防支出卻不減反增。里根推行這套政策初期,失業率超過10%,施政滿意度滑落到41%。但他很堅決,堅持方向變成當時美國政府的口號。里根是共產主義的強烈反對者,將前蘇聯稱為「邪惡帝國」,還發展出所謂的「里根主義」,協助其他國家的反抗軍,對抗莫斯科扶植的專制政權。里根任內花費大筆預算,增強美國軍力。他1985年首度和前蘇聯的改革派領袖、戈爾巴契夫見面後,美蘇關係開始解凍。1987年,他和戈爾巴喬夫簽署美蘇第一個廢除核武條約。里根幽默、充滿自信的風格,深獲美國民眾歡迎。


1987年6月12日,前美國總統里根訪問西柏林時,在布蘭登堡門的柏林圍牆前發表演說:「戈爾巴喬夫先生,請推倒這堵牆!」。

● 蘇聯倒臺,冷戰結束


隨著東歐劇變,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政府也紛紛仿效東歐諸國,意圖脫離蘇聯而獨立。1991年8月24日,蘇聯第二大加盟共和國烏克蘭宣佈獨立。蘇聯聯盟開始走向解體。

俄羅斯總統葉利欽下令宣佈蘇共為非法組織,並限制其在俄羅斯境內的活動。在1991年12月8日,他同白俄羅斯及烏克蘭的總統在白俄羅斯的首府明斯克簽署協議,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從建立一個類似大英國協的架構來取代蘇聯。蘇聯其他加盟國紛紛響應,離開蘇聯,蘇聯在此時已經名存實亡。

1991年12月25日,蘇聯總統戈爾巴契夫宣佈辭職,將國家權力移交給俄羅斯總統葉利欽。12月25日晚,蘇聯國旗從克里姆林宮上空緩緩降下。12月 26日,最高蘇維埃自我解散,標誌著蘇聯作為一個主權國家正式結束其存在。圖為1991年12月8日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首腦簽署協議,正式確認蘇聯終結,蘇聯解體已成現實。

● 波斯灣戰爭


波斯灣戰爭是伊拉克和由聯合國授權,以美國為首的34個國家組成的多國聯盟之間的一場戰爭。它的起因是1990年8月2日伊拉克侵佔科威特,1990年8 月3日,美國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第2天,就調派作戰部隊和戰鬥機到波斯灣,聯合國也在8月6日,相應地對伊拉克做出制裁,中止和伊拉克的所有貿易往來。

在阿拉伯12國領袖聯合派遣泛阿拉伯部隊保護沙地阿拉伯時,埃及更連同摩洛哥、敘利亞和孟加拉,派兵加入駐紮在沙地阿拉伯的美軍陣營。戰爭結果是以美國為首的聯軍的決定性勝利:以相當小的損失將伊拉克軍隊逐出科威特。圖為1990年8月21日,超過一千名美軍抵達沙國達蘭國際航空港。

● 911恐怖攻擊


簡稱「九一一事件」、「九一一」或「911」,是2001年9月11日發生在美國本土,通過劫持多架民航飛機衝撞摩天高樓的自殺式恐怖攻擊。在事件中共有 2,986人死亡,包括美國紐約地標性建築世界貿易中心雙塔在內的6座建築被完全摧毀,其他23座高層建築遭到破壞,美國國防部總部所在地五角大樓也受到襲擊,美國經濟同樣遭到嚴重打擊。該事件也導致了此後國際範圍內的反恐行動,包括了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以及針對恐怖組織及相關國家越來越大的壓力。

這次事件是自1944年10月日本向美國拋下「風船炸彈」以來美國本土第2次遭受來自空中的襲擊,也是繼珍珠港事件後,歷史上第2次外國勢力對美國本土造成慘重傷亡的襲擊,事件中死亡的總人數已經超過珍珠港事件中的2,400人。

● 伊拉克戰爭


伊拉克戰爭(Iraq War),又稱美伊戰爭、第2次波斯灣戰爭,是2003年3月20日,以美國和英國為主的聯合部隊正式宣佈對伊拉克開戰,開戰的主要理由是薩達姆政權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以及伊拉克政府踐踏人權的行徑。

軍事行動在2003年3月20日美國總統布什對伊拉克總統薩達姆發出48小時內離開伊拉克的最後通牒到期後開始的。

聯合部隊是由12萬人的美軍部隊、4萬5千人的英軍部隊、2千多人的澳大利亞軍隊和200人的波蘭軍隊所組成的,除此之外還有大約5萬人的伊拉克反叛軍,他們是通過駐紮在科威特的美軍基地正式對伊發動軍事打擊。圖為美國總統布什在白宮宣佈伊拉克戰爭開始。(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推動純正中國古典舞 開啓正統藝術形式
華盛頓智庫公布宗教自由排名 中國落後
美軍第三艘航母 駛向波斯灣
美研究發現一種戒煙戒酒雙效藥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