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外交」柔性出擊必能水到渠成

人氣 24
標籤:

【大紀元7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袁玫洛杉磯報導)「公眾外交」起源於軟性或柔性國力(soft or attractive power)的說法,而柔性國力一詞系由哈佛大學教授奈依Joseph Nye於1980年代末期所提出。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新聞組ㄧ等新聞秘書王四海,被選派台灣首次參加之「2007公眾外交高階暑假訓練課程」後表示,相較於傳統認知上的軍事、經濟等硬性國力(hard power),台灣柔性外交出擊是一步一腳印範疇廣泛持續之工作,為從事外交事務之利器,假以時日,必能水到渠成。

王四海說明,在有邦交國可以使用傳統外交,來解決兩國之間的問題,但在目前台灣所面臨外交景況,可運用軟性外交,透過非軍事及非經濟方法,如文化、藝術、觀光、教育乃至於網際網路的方式,來達到闡述政府政策、理念及作法的目標。其核心價值為理念戰爭(WAR OF IDEA)之推動,相對即如我們老祖宗孫子兵法所謂「攻心為上」,如何贏得人心,是最重要的,要贏得人心其最主要能進行面對面的溝通(face to face communication)與直接對話(direct dialogue)。

曾經擔任過美國新聞總署署長的Edward Murrow也曾表示,公眾外交最有效的方法不是透過廣播,而是進行面對面的溝通與直接對話,也就是說,公眾外交就是人際關係的建立與增進,它是一種長期的、持續的與有效的非傳統外交作為。

王四海表示,台美之間有許多共同點,譬如社會的多元化及民主自由的價值,雖沒有正式外交關係,但在公眾外交領域,多年來民間往來頻繁,台灣在美及世界各國,以柔性外交推動宣揚台灣的民主、自由、人權、均富等方面,均獲功效。

由南加州大學(USC) 「公眾外交中心」(Center for Public Diplomacy, CPD)為全美唯一纘研公眾外交之學術機構,今年主辦之「2007公眾外交高階暑假訓練課程」(Summer Institute in Advanced Public Diplomacy 2007)共二週之集訓,計有來自台灣、荷蘭、泰國、埃及、馬來西亞、美國及南非等國家之16位外交官及聯合國、世界銀行等非政府組織人員參訓,其中包括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副發言人Ms. Soung-ah Choi(崔誠娥)。王四海表示,這也是台灣政府首次選派資深外交官員參加此項訓練課程,藉由與各國外交官課程討論及意見交流之機會,來瞭解如何進行台灣的公眾外交,並且應用公眾外交之新觀念及策略來增進台灣的國際形象及能見度。

王四海受主辦單位邀請在結業之前發表演講,他創立了參和幽默和機智的「幽默外交」來作和與會人士之交通,以3S「SMALL BUT STRONG,SHORT BUT SWEET」形容自己,立時贏得全場會心的一笑,而很快與大家打破隔膜,更接近觀眾。王四海表示,台美人民在各個領域中,直接進行對話與溝通,增進瞭解,以至未來邦交的恢復,都可用公眾外交進行發揮,全心全意、持續不斷,則必能滴水成石,雲開見月,水到渠成。

由公眾外交的成效與遠景,王四海建議從事外交人員,到駐在國應先能瞭解公眾外交溝通方法,要點在於「如何傾聽、如何對話、如何交往」。同時建議政府在行政院設立跨部會「公眾外交委員會」做戰略計劃單位;外交部指派一位次長擔任公共外交及公眾外交次卿做執行單位;建立國家形象之識別系統等,結合非營利組織、民間組織等在世界各國推廣。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零排放」或致鐵路貨運退出加州 由卡車取代
迷幻藥醫治老兵心理問題 加州法案擬開綠燈
備忘錄洩露:邊境巡邏隊收非法移民新指示
洛縣華人愛心捐助 中學生義工感動西裔社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