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順差居高 貨幣供給新高 中國宏調失靈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8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萍英上海特稿)中國大陸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七月份貿易順差高達兩百四十三億美元,創單月次高水準,且貨幣供給的增加速度更創下一年來的新高,顯示過去北京一連串的宏觀調控措施收效不如預期,各方關注中南海是否會進一步壓抑明顯過熱的經濟,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率是觀察指標。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最新進出口貿易資料顯示,今年前七個月的外貿總值已突破一兆美元大關,達一兆一千七百二十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二十四點四,增速比上半年高一點一個百分點。其中出口為六千五百四十四點一億美元,增加百分之二十八點六,比上半年上升一個百分點;進口為五千一百七十五點九億美元,增加百分之十九點五,比上半年提高一點三個百分點。進出口相抵減後順差達一千三百七十八點二億美元,約為去年全年一千七百七十四點七億美元的百分之七十七。

此外,單就七月份進出口值為一千九百一十一點三億美元,增加百分之三十點九。其中出口為一千零七十七點四億美元,增加百分之三十四點二,再創單月出口值的新高;進口為八百三十三點九億美元,增加百分之二十六點九,同樣創歷史單月新高,這也是繼今年四月份後再次突破八百億美元。進出口相抵後單月順差達兩百四十三點五億美元,不僅創下連續第三十九個月順差的歷史,也是單月順差的第二高,較六月份所創下的兩百六十九億美元新高記錄減少約一成。

其實,當六月份的進出口貿易創新高時,市場認為關鍵在於當時北京公布自七月一日開始實施出口退稅大調整的政策,廠商紛紛搶出口而創下亮麗的外貿成績。中國國家信息中心就分析,今年上半年外貿順差大幅增加,與今年幾次調整出口退稅政策後企業突擊出口有關。在此之前實施的降低部份產品的出口退稅稅率和加徵部份產品的出口關稅,對出口高速增長將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照理說,在前述政策的調整下,七月份以後的進出口貿易應該回歸正常,不料,新出爐的七月份進出口貿易依然雙創新高。事實證明,前述包括中國國家信息中心及市場的看法均係一廂情願,出口貿易仍然持續暢旺,換言之,北京的宏觀調控措施似乎作用不大。

有人認為,中國大陸外貿持續火紅最主要的原因是海外市場對中國產品需求的殷切,因而中國大陸的出口商可以透過提高價格來抵消出口退稅調整的影響,亦即中國大陸所產製的產品在其國內市場需求不足的情況下,紛紛轉而以國際市場為主。

不過,中國人民銀行在十日公布的七月份金融市場運行報告中指出,二零零七年七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十八點四八,創下一年來的新高,增幅比上年末和上月末分別高一點五四和一點四二個百分點,這也呼應海關總署的貿易數據資料,外貿順差的居高不下,使得貨幣供給的增加有增無減。

不僅如此,由外貿順差所帶來的流動性增加也反映在七月份金融機構人民幣新增貸款數額,增加了兩千三百一十四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五百九十七億元,而一月至七月新增貸款總額達二點七七兆元,逼近人民銀行調控目標二點九兆元的水準,換言之,主管機構在信貸增速的控制上已愈來愈困難,幾乎沒有太多的調控迴旋空間。

中國國家信息中心不諱言,七月份M2的增速明顯偏快,顯示今年以來人民銀行不斷透過加息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等方式收縮銀根的成效並不明顯,具體而言,北京一連串的宏觀調控措施無法有效抑制經濟日益火紅。

不管是人民銀行或是海關總署的數據資料均顯示經濟發展有愈來愈熱的態勢,影響所及,中國大陸的物價也爬樓梯般愈攀愈高,而社會大眾對進出口貿易的持續暢旺、外貿順差的日益增加以及貨幣供給增速的揚升或許因不了解而感受不深,但對於物價的步步高漲卻如驚弓之鳥,抱怨聲不斷,為此,北京是否會進一步實施宏觀調控,甚至加大宏觀調控的力道,預計週一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率將是非常重要的觀察指標。

相關新聞
北京限制揭黑報導 記者揭黑受死亡威脅
中國第一條高速鐵路客運專線可怕的黑幕
中國經濟六大失衡問題
中國經濟發展的副產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