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本來就政治,該承認的時候了

作者:Paul Sonne 翻譯:rosaceae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8月26日訊】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這個115個會員國所組成,負責選擇奧運主辦城的組織,想像自己在選擇的過程之中,可以把政治與運動區分開來。其選擇鎮壓異己的中國來主辦2008的夏季奧運,似乎已經展示了該邏輯的瑕疵。在七月,國際奧委會給予俄國度假鎮索契(Sochi)主辦2014冬季奧運會的榮耀,這個委員會再度證明邏輯不是它的強項。

國際奧委會堅持忽略一個國家的政治環境,變得愈來愈難自圓其說。不管IOC的成員如何自我誤導,國家領袖一定會利用奧運會作為政治目的。1936年的柏林奧運,在全德國的經濟不景氣中,納綷利用它來加強德國民族主義。雖然索契2014與柏林1936不一樣,一個基本的假設卻是有效的:在每個案例中,不自由的政府都會想辦法利用奧林匹克來肯定自己受到嚴重損害的「國家身份」。而它可以這樣做,就是有IOC的幫忙。

數百萬俄國人已經把奧委會的決定當成來自國際社會的認可。就在奧委會宣佈贏家不久後,俄國外交部發言人米凱爾.卡米寧(Mikhail Kamynin)得意地啼鳴著:「索契贏得2014年的奧運主辦權,就是另一個我國的權威在世界獲得清楚的肯定。」

俄國訊息報(Izvestia)的專欄作家梅樂.史都盧阿(Mikhail Kamynin)則補充:「運動與奧林匹克是全國歡欣鼓舞的背景,卻不是原因。原因更深層。我們開始相信我們自己的力量、我們自己、我們的目的,世界也認可新俄國的誕生,並且讓出空間給它,不只給它它所值得的榮耀,也給它理應拿到的東西...」

給予一個不名譽的政府一種工具,讓它可以膨脹國家的驕傲感,是一種危險的心理遊戲。雖然沒有人希望剝奪兩個遙遠城市,如新西伯利亞 (Novosibirsk)與摩爾曼斯克(Murmansk)的小朋友們對於可以主辦奧運的歡欣喜悅,這些孩子長大後卻會相信總統弗拉迪米爾-普亭(Vladimir Putin)的統治方式--從使用釙來謀殺李維延科f到暗殺持異議的記者波理科斯卡雅,還有之中的每件事--都是讓俄國重回世界舞台的好事。別管普遍的貪污腐化,記者秘密被謀殺,電視的監督審查,以或者使用能源來作為外交武器;IOC已經把本來就很受歡迎的普亭變成國家英雄。現在俄國人還有另外一種理由,可以忽略嚴肅的改變:在他們的眼中,國際社會已經實質給了普亭政府蓋上了認可章。

然而由前運動員與退休政治家所混合組成的國際奧委會,並不代表國際社會。該組織的的運作機制與權力互動,顯示的是這個組織對於作出如此具有重大影響的決定,十分不適合。就在1998-1999鹽湖城醜聞後--當時一些拜訪該城的IOC成員利用他們的選票來換取滑雪用具、萊福槍以及楊百翰大學的獎學金, IOC的總裁禁止成員再度拜訪候選城市。相反的,他自己會挑選一個「評估委員會」,由一些值得信任的IOC委員以及一些運動聯盟的執行長所組成。這個小小的組織造訪候選城市,並且寫成一篇報告,並藉著這個報告--以及該國與該城市代表的簡報--IOC的大會再來決定要投票給哪個城市。而評估委員會成員比較在意的是雪橇運送以及旅館床鋪有幾張等等問題,而不是更嚴肅的政治議題,這個偏狹的過程所造成的結果就是,索契2014。

選擇索契,不只代表了威權政府的文宣成功,也提供該區另外一個安全的災難。國際奧委會把2014的比賽放在阿布哈茲(Abkhazia)地區冰凍的分離衝突、以及幾乎為戰火所毀滅的車臣的大門口。雖然現在不可預知這個地區在七年後看來會是什麼樣子,它今日卻絕對稱不上穩定。再加上俄國在車臣的記錄,我們只能想像該政府又會做出什麼事來鎮壓任何對該比賽造成威脅的人。

看看評估委員會對三個進入決賽城市(南韓的平昌、奧地利的薩爾斯堡、索契)的報告,我們開始瞭解為什麼事情會演變成今天的地步。這份報告從頭到尾都沒有提到車臣與阿布哈茲,這兩個地區也不出現在報告所附的地圖上。假如委員會的成員稍稍從索契向東邊看一看,他們就會發現納爾奇克( Nalchik)與貝斯蘭,這兩個曾經分別在2005與2004年發生災難性的恐怖份子攻擊事件的城市。但該委員會卻決定不處理恐怖主義的威脅,因為,報告說,恐怖主義是「全球的關心焦點」,也是所有成員國都在努力對抗的。

該份報告中的索契評估裡也沒有提到貪污,雖然俄國是透明國際2006年貪腐印象指數里,在163個國家裡排名第121名的國家,跟宏都拉斯與盧安達排名相同。國際奧委會將會提供數百萬給該奧會場地,而且--就好像我們在虔誠的鹽湖城看到的--貪污可能會變成一個嚴重的問題。

然而該報告的確很高興地注意到,「俄國認可了京都議定書」。我們一起歡呼三聲吧。

【保羅-桑尼(Paul Sonne)是研究俄國歷史與政治的馬歇爾獎得主】

英文:Gold, Silver, and Brazen
The Olympic Games are inherently political—and it’s time we admit it.
By Paul Sonne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 Posted August 2007
http://www.foreignpolicy.com/story/cms.php?story_id=3919

--原載:《rosaceae Blog – Come Fly With Me》,2007-08-24(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周正 : 如果時光退回到1936年的奧運會
RFA:參加人權聖火接力的教授談中國人權問題
北京政府未實現改善人權的承諾
快訊:奧運人權聖火接力抵達慕尼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