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解郭生貴案 揭京城司法黑窩

人氣 52
標籤:

【大紀元9月19日訊】北京西城法院前院長郭生貴涉案「落馬」, 呈現腐敗 「權力准黑化」現象:當權力縱向性延伸時,形成串案;而權力橫向發展時,體現為窩案。
  
《財經》記者日前獲悉,於今年夏天被紀檢部門「雙規」的前北京市西城區法院院長郭生貴,已經轉入司法程序。該案交由北京市檢方辦理,不日將提起公訴。
  
現年59歲的郭生貴是京城有名的「老政法」,1975年即進入東城區法院工作,在首都司法系統中浸淫三十餘載,先後擔任過北京市東城區和西城區法院院長,案發時仍然是西城區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郭之「落馬」,在京城司法系統中引起不小振動,並引發連鎖反應。
  
郭生貴在被「雙規」後交代出很多人,既有法官也有律師。郭生貴案發後,即有律師立刻出國「避風頭」。目前有關部門已經確認多名律師涉案。
  
案發舉報
  
知情人向《財經》記者透露,郭生貴於今年6月8日晚8時被「雙規」。當日是星期五,週末來臨,有關部門顯然不想引起振動。但消息還是不脛而走,迅速在京城司法界傳開。
  
據稱,辦案人員從郭生貴家裏及辦公室起獲上千萬元現金與存折,並查出郭名下有十多套房產。郭還收藏有大量名貴字畫。
  
《財經》記者獲悉,郭生貴東窗事發,緣於一位案件當事人家屬的舉報。
  
舉報人為一女士,其丈夫系中央某部委下屬一個培訓中心的負責人,2004年11月因涉嫌挪用公款,被北京市檢察院第一分院逮捕。該案偵查終結後,被移交西城區檢察院審查起訴。2006年初,此案在西城法院開庭審理。檢察院指控該女士的丈夫犯有挪用公款罪、貪污罪。
  
該女士救夫心切,打聽到時任西城法院院長的郭生貴有收藏名人字畫的嗜好,投其所好,花百萬元買了一幅名人字畫送給郭,希望郭發揮作用,將其夫無罪釋放。然而,當年4月,西城法院一審宣判,其丈夫犯有職務侵佔罪,被判有期徒刑五年。
  
這一結果顯然不能令該女士滿意,失望之餘向郭生貴索還字畫。但郭既不退還,也不願意給錢。該女士遂向有關部門舉報。
  
知情人稱,郭生貴不退字畫確有難言之隱——他已將此畫奉送某主管領導。
  
《財經》記者獲悉,2006年10月,該女士的丈夫二審被改判私分國有資產罪,並免予刑事處罰。見丈夫已獲自由,該女士怕再告下去給自己惹麻煩,想收手。但事件已脫離了她所能掌控的範圍,有關部門在對郭生貴的問題初步調查後,即交由紀檢部門查處。

東城起家
  
1948年出生的郭生貴,並無法律科班背景。1975年,在「文革」中被「砸爛」、後被軍管的中國法院系統初步開始恢復建制。就在這一年,時為北京市公安局建國門派出所副所長的郭生貴,被調至北京市東城區法院,參與法院重建工作。
  
「法院恢復時,極其缺乏幹部,當時甚至從衛生局,從中小學抽人。」北京市司法系統的一位老幹部告訴《財經》記者。
  
郭生貴從此在東城法院一幹就是21年,歷任民庭審判員、副庭長、庭長、副院長,並於1996年1月出任院長。
    
一位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初就跟郭生貴相識的老律師告訴記者,郭生貴的學歷是大專,這文憑還是在中國政法大學的成人夜大獲得的。不過,該律師認為,郭生貴 在辦理民事訴訟案件上還算懂行。1993年2月,已是東城法院副院長的郭生貴還曾經與人合作,編了一本《怎樣打贏民事官司:民事訴訟實務解答》,該書由法 律出版社出版。
  
據老律師介紹,無論是當庭長還是院長,郭生貴表面上對人客氣,私下裡則比較「黑」。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大家已經對郭議論紛紛。很多人認為他的收入遠遠超過工資,主要依據是郭生貴的家裝修得非常豪華。「不少當事人送了錢,他還不一定給人家辦事。」這位老律師說。
    
一位曾和郭生貴共事多年的東城法院法官告訴《財經》記者,他和郭生貴都是最早一批在東城法院工作的人,早期從未聽說郭生貴有字畫的愛好。他分析,郭生貴 之所以對房子和字畫情有獨鍾,其實是斂財有術。「跟錢相比,房產升值多快!房子還有跌價的時候,字畫只能是越來越值錢。」
  
據《財經》記者了解,至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東城老郭喜歡名人字畫」已經在京城律師界盡人皆知,很多律師為了勾兌案子,不惜花大價錢購買名人字畫送給郭。郭生貴對字畫的鑑賞能力也逐步在提高。
  
律師界廣泛流傳一個例子:有個當事人到郭生貴的辦公室送上兩幅字畫。接過畫後,郭便迅速到裡間鑒別,然後很客氣地將其中一幅退了回去。後來當事人才發覺,郭退回的那幅是贗品。

西城走紅
  
1998年,北京市基層法院院長對調。當年10月,郭生貴調任西城區法院。自此,郭在西城法院院長位置上一坐就是八年,直至2006年底卸任。這八年中,東城法院的院長換了三任,郭的平衡能力可見一斑。2006年底,已經退休的郭生貴還當選了西城區第十四屆人大代表。
  
在西城法院的八年,既是郭生貴大肆斂財的八年,亦是其「政績卓著」的八年。
  
政績之一是借「幹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之名,對西城法院原有中層幹部來了個大調整、大換血。僅僅一年多,前任法院院長提拔起來的人幾乎悉數出局。
    
北京法院系統有關人員撰寫的一篇題為「西城法院競爭機制鑄精英」文章稱,郭生貴調任西城區法院一年多後,發現中層幹部的敬業精神和責任意識並非整齊劃 一,個別幹部滿足現狀,缺乏進取精神。「改革現狀,打破論資排輩的慣例,很快擺上了議事日程。用郭生貴院長的話說就是『法院是幹事業的地方,必須選用能人 挑大樑』。通過公開競選、建立任期責任制等方法,提拔一大批年富力強的高素質優秀人才到領導崗位。」
  
具有反諷意味的是,郭生貴案發後,其交代出的人,便有文中稱頌的因「工作出色,成績優秀」被提拔的年輕幹部。
    
郭生貴另一項顯赫「政績」是建成了豪華氣派的西城法院審判大樓。在北京市西城區這樣一個寸土寸金的商業中心區域,該審判大樓佔地十餘畝,總建築面積達 29920平方米。該樓於2004年12月24日奠基,兩年後即落成。審判大樓內不僅辦公設施一流,各種智能化、信息化的現代設備一應俱全,其生活條件也令人驚嘆。
  
長袖善舞的郭生貴還很注重運作媒體。在其操盤下,西城法院於2003年聘請了27名媒體記者擔任司法監督員,號稱全國首創。連續多年,西城法院都是北京市及區級的「首都文明單位」,先進事跡常常見諸媒體。作為一院之長的郭生貴,自然也少不了隔三差五地露臉。

體制之弊
  
「這個人極其貪婪。」知情者向《財經》記者透露,郭生貴不管什麼案子都敢收錢,但往往收了錢不一定辦事。而且,他曾經因為擔心有求於他的律師事成之後不兌現承諾,居然跟律師簽訂合同。
  
郭生貴在北京東城、西城兩法院根植多年,經手辦理過或干涉過的案件無數,此次「落馬」,讓很多人坐立不安。知情者表示,「郭生貴的案子水很深,第一他自己的問題很嚴重,第二,牽扯的面很廣。」
  
據悉,郭生貴兩年前已被查出肝癌晚期,案發後很多人指望其能「有骨氣」,「不亂咬人」。但郭被「雙規」後,立即交代了不少人,其中不乏更高層的官員。北京律師界已有數十名律師被有關部門訊問、談話。
  
郭生貴這樣的案件被查出者並非鮮見。僅去年至今,就有武漢中院、深圳中院、天津高院以及吉林高院先後爆出法官涉案的醜聞。這些案例有一個共同的規律,就是「黑心法官」與「無良律師」相互利用,形成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益共同體。
  
不過,像郭生貴這樣一個在司法界口碑不佳,甚至被一些人認為「根本沒有道德底線」的人,卻依然在法院系統內順風順水,個中緣由,耐人尋味。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許章潤在接受《財經》記者專訪時認為,本該作為第三方公正審判的法官,同替當事人說話的律師之間,缺乏制度性區隔,從而形成了法官、律師間的相互利用狀態。
  
許章潤表示,在中國的訴訟中,律師處於弱勢地位,而很多時候法官的裁判具有很大的隨意性,這就給了法官上下其手的機會。律師乃至當事人都會明白,案子的勝負並不取決於法律和事實上的規定,在很多情況下,取決於法官個人的偏向或者是更高權力官員的干涉。
    
許章潤認為,司法腐敗實際上是中國社會公共權力私性化的另一種具體表現。令人擔憂的是,諸多司法腐敗案例顯示,腐敗已經呈現「權力准黑化」現象。即司法 權力持有者同社會上的經濟壟斷者、「精英寡頭」糾結在一起,利用公共權力作為基本的資源,為集團私利提供體制性的保護傘。其表現出來的便是當權力縱向性延 伸時,形成串案;而權力橫向發展時,體現為窩案。
  
許章潤指出,在中國現行的司法體制下,合議庭上面有審判委員會,法院之上還有政法委,甚至地 方黨委。表面上法官判案上面有重重約束,法官沒有絲毫的自由裁量權。但事實上,這些制約,諸如審判委員會或者政法委等等,往往只是在重大、敏感或者社會關 注度比較高的案件上發揮作用,而法院受理的大部分民、刑事案件,相關機構通常是不會直接干預的。這些案件中其實法官權力非常大,隨意決定案件勝負的態勢異 常明顯。
  
許章潤告訴《財經》記者,目前,全國各級法院每年受理六七百萬起案件,絕大多數都是普通案件。眾多的案件以及制度上的漏洞,都給法官留下了翻雲覆雨的空間和餘地。
  
「現在揭露出來的或許只是冰山一角。」許章潤說。

  (本文刊於9月17日出版的2007年第19期《財經》雜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繼上海後傳中共反腐矛頭指向北京天津
港媒:中紀委大出動 北京法院揭大案
北大密集發布11份訃告 7人為中共黨員
疫情之下 中共警察紛紛死亡 最年輕僅31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