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工大使 愛心回饋香港社會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1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真、吳雪兒香港報導】忙碌的香港人也有互助關愛的心靈。義務工作發展局第二屆「香港傑出義工獎」1月11日舉行頒獎禮,共有10名出色義工獲獎,其中包括公務員、工程師、殘障人士和家庭主婦等等。

首屆「香港傑出義工獎」於05年舉行。義務工作發展局表示,今屆共收到200個提名,當中逾七成半獲提名者有5年以上義工經驗,年齡由11歲至95歲,最長的義工年資達66年。獲提名者中,三成有大專程度,五成有接受義工課程。義工的服務範圍除了本港外,還包括內地及海外各地。

身殘志不殘

「我雖然身體殘障,但我可以付出我的思想,幫助他人。」全身癱瘓的再生勇士潘家榮,坐在輪椅上獲頒傑出義工獎,份外感到鼓舞和高興。

現年38歲的潘家榮,自小身患遺傳脊髓肌肉萎縮症,隨時有生命危險。但他卻身殘志不殘,積極參與義工服務,分享個人奮鬥經歷以生命激勵生命,05年更和數位傷健人士創辦「傷聚義工組織」,並擔任會長,積極推動傷殘人士參與義工服務。

潘家榮的勇氣活出一個個奇蹟,也衝破了世俗的眼光和身體的障礙,成功擁有一段感人的婚姻。06年他和相愛6年的女友結婚,潘太至今都一直陪伴他做義工,
她形容「和我先生一起,很有成功感,很有信心」。

兩人最大的心願是,當潘家榮做義工時,市民不要對他投以異樣的眼光,甚至指罵他的身體狀態出來做事不人道。潘家榮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感染更多的人投入義工服務:「我這麼艱難都願意付出,你也可以做得到。」

行行出人才

現職電子工程師的鄒文輝,以自己多年的舞蹈推廣和義工服務經驗,開辦了「中國舞蹈推廣導師課程」和「中國舞蹈藝術義工課程」,為160多間學校、團體及志願機構推廣中國傳統舞蹈等多元化藝術服務,受惠人士達6萬人。

他感到參與這次義工評選獲獎收穫很大:「一方面可以認識不同層面的義工,大家可以相互學習,另一方面社會認識到以中國舞去服務社會的可行性和認受性。」

曾任職於花旗銀行的麥蔡業瑛,擁有30年的銀行管理工作經驗,為積極參與幫助自閉兒童理財,在丈夫的鼓勵下,不惜放棄高薪厚職,全職做義工。她提起自己的義工生活,就開心的合不攏咀。她更笑稱丈夫是「成功義工背後的男人!」

麥蔡業瑛很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日子,包括怎樣教他們日常生活起居,到健康理財等等。她說,義工的工作讓她更能解讀小朋友的心態。有一次外出活動,到了目的地,有小朋友一下就把書包扔給了麥蔡業瑛,旁人看到覺得小朋友很沒有禮貌,但麥蔡業瑛看在眼裏知道,小朋友是因為信任她,才把書包交給她,書包裏放的都是很重要的東西。

為做好義工,她還不斷充實自己,包括學耍太極再教給小朋友等,甚至戒掉了打麻將的嗜好,生活得更加健康。

麥蔡業瑛將義工看作自己對社會的承諾:「錢是賺不完的,做義工可以幫助其他人,很開心,身體健康。」

年青有為的高永賢博士,是香港首位「無國界醫生」工程師,曾參與多項海外救援工作。期間他辭職一年,專門到非洲蘇丹等戰亂國家從事救援工作,時常面臨戰爭爆發的危險。高永賢在做義工服務時,沒有被當地的緊張局勢嚇倒,因為他很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到那裏。

高永賢也很珍惜這個生命體驗:「我很高興可以將自己的才能用在義工服務方面。」

一歲小義工

李瑞玲是得獎者義工中最長的一位。現職家庭主婦的她,參與義工服務32年。她很喜歡參與親子義工服務,與志同道合的親子家庭組成「愛心天使組」,成員最小的才1歲!

1歲能做什麼?不用做,向公公婆婆「請請」,做些趣緻的動作,就能逗得一班老人家笑開懷。

李瑞玲說,從小培養孩子參與義工,可以讓他們有一個互助關愛的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成都塑料廠受傷工人在醫院遭毒打 天網遭破壞
深圳信輝公司數百工人示威政府
公安龔勇建毒打鄭大靖 入院檢查後繼續關押
蔡正元:徐國勇不明究理亂指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