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貿協官員:大陸沿海台商恐轉向內地或東南亞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葉方珣台北二十九日電)外貿協會秘書長趙永全今天表示,因應中國大陸的「兩稅合一」與「勞動合同法」所造成的成本攀升,大陸台商將朝向成本更廉價的內地城市或東南亞國家發展,在台灣成立經濟特區也可能是台商的選項之一。

趙永全在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分析了大陸實施兩稅合一及勞動合同法對台商的衝擊,及未來可能發展方向。

中國新稅法將外商企業所得稅從原本優惠的百分之十五拉高到與大陸當地企業相同的百分之二十五,仍比美國等國的約百分之三十九少得多,也低於全球一百五十九個國家總平均百分之二十八點九。新頒的勞動合同法則可能造成勞資糾紛,並多增加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勞工成本。

根據全國工總的調查報告,超過百分之六十五的台商認為兩稅合一及勞動合同法有不利的影響。趙永全說,「這個影響是一種相對性不利,因為台商產品多以外銷為主,藉大陸低廉的生產成本才得以獲利。」

調查也指出高達五成以上的台商選擇朝成本低廉的地區遷移,除了深入大陸內地,東南亞各國因為距離近,原料充沛,將是最能吸引台商投資的地區。

對於政府積極鼓勵台商回台投資,根據調查,只有一成的台商有此意願。趙永全解釋,大部份台商本來就是因為在台灣難以發展才會外移到中國,特別是台灣的工資相對昂貴,基層勞動力的缺乏與土地開發不易等障礙。

但他指出,有部份台商建議在台灣成立「經濟特區」,免除最低工資下限,藉此引進廉價外勞並提升公司競爭力;以及釋出本地工業區土地也能讓部份原本會外移的企業留在本島發展。  

對於有兩成的受訪台商表示會選擇企業轉型或升級因應挑戰,趙永全指出五個面向,包括轉向大陸本土內銷,與同業合作採購、運輸原料,自創品牌,行銷通路建立,與提高生產附加價值。

他強調要善用台灣既有的技術優勢,才能與大陸當地企業競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