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

沈世宏:力行減碳新生活

【大紀元10月13日訊】台灣地小人稠,由於過度開發及天災頻繁,造成大自然反撲,災情慘重。行政院環保署署長沈世宏表示,迄九十七年八月底止,全國垃圾衛生掩埋場封閉、復育及再利用已完工十二場、復育綠化及再利用面積約二一公頃。環保署並協調鄰近社區居民或民間團體、志工、義工等加以認養,共同維持復育的成果。

揭示永續能源政策

環保署長沈世宏十月一日接受本刊專訪,針對民眾關心環保議題,作詳盡解說。以下為訪談紀要:

問:請署長針對節能減碳,環保署近程、中程、遠程計畫及施政方針簡介。

答:我國分別於一九九八年及二○○五年舉辦兩次全國能源會議,檢討溫室氣體排放與能源政策,在各部門持續依據具體行動方案推動減量工作下,已使我國能源燃燒二氧氣碳排放量年成長率自一九九一年八.八%、一九九八年六.九%、逐步減緩至二○○六年三.一%,雖然總量仍在成長,但與國際間對開發中國家或新興工業國家減緩成長的期待一致。

當然,在國際間已開始討論後京都時期之減量責任時,新政府亦已展現更積極的決心,依據總統政見及行政院九十七年六月五日通過之「永續能源政策綱領」,均已揭示國家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及期程。

短程目標於二○一六年至二○二○年間回到二○○八年排放水準;中程目標於二○二五年回到二○○○年排放水準;長程目標於二○五○年回到二○○○年排放量的五○%。

為達成前述目標,環保署在近程推動計畫方面,環保署刻正辦理產業溫室氣體盤查登錄、查證及自願減量等能力建構作業,並對大型投資案進行環評管控;針對一般民眾則為推動「節能減碳無悔措施全民行動方案」,期透過各級政府機關、企業、學校、民間團體、村里長、民眾共同落實節能減碳,提升社會減碳潛能,促進國人減量意識覺醒,回歸至關懷環境及簡樸節約之新生活態度,進而帶領產業走向更經濟有效且環境和諧之設計發展,加速朝向「低碳社會」邁進。

至於中長程之推動計畫,環保署將規劃從產業、交通、建築、社區與學校等全面推動相關減碳措施,包括:呼應全球減碳願景、推動溫室氣體減量法立法、健全溫室氣體管制能力及工具、推動全民節能減碳運動、推廣綠色路網低碳運輸、加強氣候變遷國際合作。

十二處掩埋場封閉復育

問:台灣地狹人稠,垃圾分類焚化都很有成效,但歷年來形成的「垃圾掩埋場」復育,執行進度、成效如何?

答:環保署為消弭民眾對垃圾場舊觀髒亂的不良印象,積極督促及鼓勵地方政府,就掩埋量已飽和或即將封閉的垃圾場,在停止使用後,研提復育計畫書依行政程序經縣市政府核定後,由環保署提供經費補助共同協助進行復育工程,使過去人人反對的鄰避設施變成可供民眾日常休閒運動的場所。

封閉後掩埋場復育工程重點在於最終覆土及二次污染防治設施,俟掩埋區達穩定後,配合地方環境進行植生樹種,並就工程技術、經濟及社會接受度等,詳予規劃為公園、運動場、休閒設施或其他用途,以求土地資源能永續利用。

九十七年迄八月底止垃圾衛生掩埋場封閉復育及再利用已完工十二場、復育綠化及再利用面積約二一公頃。

垃圾場復育完成後之後續管理維護亦相當重要,為解決這些問題,環保署將持續督促地方政府加強維護,或協調鄰近社區居民或民間團體、志工、義工等加以認養,共同維持復育的成果。

減少大型燒炭活動

問:節能減碳和民俗烤肉、雞農、豬農拚經濟相衝突,這方面如何權衡輕重、宣導?

答:環保署重申:「並未禁止民眾進行烤肉,但不鼓勵大型的燒烤活動造成空氣污染」,旨在呼應中華鳥會等多個環保團體「中秋不烤肉,減碳新生活」的訴求,向民眾宣導在中秋假期,可選擇更為健康且多元的烹煮如紅燒、燉、滷等手法及過節方式來慶祝,除能避免製造過多的垃圾造成環境髒亂外,也可減少因集中燒烤所形成的油煙及空氣污染危害。

研究顯示,木炭含有機物質,烤肉過程中因不完全燃燒,或肉的油脂滴到炭火,油脂加熱後產生的燻煙中含有多環芳香族的化合物,所以不論是進入食物或吸入人體,都會造成對人體的傷害。因此,建議民眾多採紅燒、燉、滷等平日家常菜做法,於家中烹飪後再帶到活動場地享用,減少大型聚集燒炭烤肉產生油煙的情形。

推動綠色環保標章具成效

問:綠色環保標章推行成效如何?

答:環保署自民國八十二年起推動環保標章制度,選定「一片綠色樹葉包裹著純淨、不受污染的地球」為圖案,象徵「可回收、低污染、省資源」的環保理念,透過綠色產品設計理念,確認環保標章的產品都是優良的綠色產品,消費者看到標章即可安心購買。

民國八十七年政府公布施行「政府採購法」,第九十六條納入綠色採購規定。民國八十八年由環保署與公共工程委員會會銜公告「機關優先採購環境保護產品辦法」,為推動綠色採購的法律依據,也是全球第一個將綠色採購納入正式法令的國家。

至民國九十七年八月底止,已訂定一○五項環保標章產品規格標準,世界各國排名第三,獲准使用環保標章產品共四一一三件,環保標章使用枚數突破五一億枚,已創造出約八五○億元的經濟價值。

在民間綠色消費方面,九十六年推動民間企業與團體實施綠色採購,獲得一五三二家民間企業及團體響應,綠色採購總金額超過六億七千萬元。績優單位包括: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八千二百萬〉、雲林縣富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六千五百萬〉、台灣玻璃公司新竹廠〈六千二百萬〉、遠傳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五千萬〉、惠普股份有限公司國浦廠〈三千五百萬〉、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三千一百萬〉。九十七年持續推廣民間企業與團體實施綠色採購。

規劃碳交易制度

問:有關到中國或南美、非洲造林換碳權,環保署有無規劃,進行狀況為何?

答:我國對業者取得國外之碳權乙事,倘其取得之碳權執行方式係依國際相關規範〈如CDM或VCS等〉辦理,原則上環保署樂觀其成,惟因其涉及我國特殊之國際地位,故後續相關抵減或交易事宜,目前環保署尚在規劃階段。因碳交易係國際間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所採取的經濟工具之一,歐美澳及日本等均發展強制或自願性之碳交易市場;惟多以國家別採取排放總量配額控管方式,或由實質受到排放減量限制之電力事業或重大產業為主要參與對象。

另碳交易制度如同期貨或股票買賣性質,係屬金融衍生商品,需明確法律授權及嚴謹行政監督;並需建立詳實資料庫、公正查驗管理機制、明確減量目標及嚴謹核配制度,以避免不實減量等造成碳交易市場失靈。──轉自《 Taiwan News 財經文化周刊》(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