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6名警察打死人事件」全程解析

人氣 35
標籤:

10月18日,黑龍江省政府舉行新聞發佈會,對「10‧11」案件的進展情況做了通報。對於網絡傳言死者林松嶺和另一名當事人車亮的直系親屬分別是中央部委和省市有關領導,有關部門經過調查,並與這些領導本人逐一核實,證實這些傳言均不屬實。據媒體報導,死者林松嶺的父親林吉利只是一個個體戶,根本不是什麼房地產大老闆;而車亮的父親是鐵路局一名普通職工,傳說中的反貪局長純屬張冠李戴。

此前,現場監控錄像的披露和死者家庭背景的謠傳,使得當街打死學生的六名哈爾濱警察獲得越來越多的同情,有「六提轄打死林衙內」之說。錄像和謠傳非常成功地扭轉了對警察嚴重不利的輿論,警察「忍無可忍,為民除害」的偉岸形象在各大論壇逐漸樹立,認為警察屬於正當防衛或防衛過當的亦不乏其人。

與警察有關的暴力事件總能牽動公眾最敏感的神經。警察擁有合法使用暴力的權力,一旦這種權力失去監控或被濫用,對社會的威脅將大大超過一般的犯罪份子。因為死者曾出手打人,警察就可以比他打得更狠,置之死地而後快?警察的最大權限只是制止犯罪,懲罰犯罪是法院的事情。整個事件必須明確一點:執法犯法罪加一等。

黑龍江電視台13日播出警察打死學生的現場監控錄像(http://you.video.sina.com.cn/b/16661696-1558687200.html),初衷應是平息民憤,樹立事出有因的輿論導向,以減輕警方面臨的巨大的社會壓力。果然,錄像一出,一面倒地同情死者的輿論開始出現分化,有勢均力敵的感覺。

14日,區別於電視台錄像版本的「清晰版」,被名為「muahuqjaua」的網民放到了網上(http://www.hecaitou.net/?p=3576),這個厲害,同情警察的聲音在凱迪、天涯、新浪等各大論壇已悄然佔據上風。

人們似乎很少考慮過命案錄像何以會出現兩個不同的版本,這其中有何玄機?電視台版試圖誤導人們:死者首先與警察發生爭吵。但這不是事實。「清晰版」著力表現死者的蠻橫,卻「遺忘」了關鍵的一分鐘。請看:

黑龍江電視台播出的監控錄像的第一個場景(雙方發生爭吵)顯示的時間,從11日10點零6分50秒到7分零4秒左右,突然跳至8分28秒,新聞解說:「死者林松嶺,他在門口與幾名身著便裝的警察發生了爭吵—–隨後林松嶺進了酒吧」,與「清晰版」相比,實為瞞天過海、欲蓋彌彰:

從「清晰版」的第一個場景(6分51秒至10分零2秒,畫面沒有中斷或跳躍),可以清楚地看到死者林松嶺下了車之後,根本就沒有在酒吧門口與警察發生爭吵,他在7分11秒就已進入酒吧,其同學與警察在門口發生爭吵是在8分50秒左右。

黑龍江電視台何以向CCTV靠攏,顛三倒四、東拼西湊,出現這樣的低級失誤?據此斷定神秘的「muahuqjaua」是在同情死者,顯然太過天真。原始監控錄像是普通人可以接觸到的嗎?如果「muahuqjaua」同情死者,把「清晰版」放到網上,以證明死者一開始沒有與警察在門口發生過爭吵,怎麼會打上「 對警察第一次毆打」、「對警察第二次毆打」的字幕?

相比電視台版,「清晰版」的內容增加了許多,卻刪去了電視台版22點7分13秒至25 秒的鏡頭:林松嶺在樓梯間往外掏東西,警方的解說詞是:「感覺出去要打仗似的。」異想天開!「清晰版」清楚地顯示:林松嶺7分11秒就已進入酒吧,其同伴與警察在門口發生爭吵是在8分多鐘。7分13秒至25秒時的林松嶺難道能夠預知未來?

「清晰版」意識到了這個錯誤,乾脆將酒吧樓梯間的鏡頭剪輯為10分零1秒開始,林松嶺看到打架便衝上樓梯。那麼,9分到10分這段時間,樓梯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清晰版」為何要剪掉這一分鐘?這一分鐘會不會是林松嶺發火的原因之一?電視台版的末尾有一個追擊死者的警察彎腰撿東西的畫面,在「清晰版」裡也不見了蹤影。

「清晰版」8分53秒,明明是警察在酒吧門口手指死者同伴,打出的字模卻顛倒黑白、指鹿為馬:「死者同伴與警察發生爭執」!

由此可見,「muahuqjaua」無疑是警察的同情者。「清晰版」較之電視台的版本,打警察的鏡頭更為清晰,內容也有所增加。至於順手揭穿電視台的謊言,純屬:不是我不小心,只是弄巧成拙難以抗拒。

「 清晰版」使得網絡輿論開始偏向同情警察。網民忽略了兩個版本最關鍵的一個相同點:死者林松嶺被警察打得赤裸著上身落荒而逃,至少有兩名警察在他身後窮追不捨。毆鬥致死與追打致死的區別在於:前者指的是雙方在對打的過程中致死人命,後者則是一方已無還手之力,只有挨打的份。性質發生變化,在量刑上當有很大不同。

血氣方剛的死者有錯在先,但罪不至死;六個犯罪嫌疑人身為警察,酒後駕車到轄區內的聲色場所消費,因車速過快引人不滿,不但不自我收斂,還出言不遜(「嚇著咋地啦?」),手指別人嚴重挑釁,進而與他們要保護的對象發生爭吵、鬥毆,時間長達20多分鐘,始終未亮明身份,也沒打110,而是執法犯法,在已經完全控制局面的情況下涉嫌致死人命。

值得注意的是,在電視台的版本中,警方解說錄像時的措辭充滿對死者的歧視和對犯罪嫌疑人的偏袒,稱死者為「這小子」,稱死者的同學為「同夥」,稱犯罪嫌疑人為「咱們的民警」。這還是在堂堂省級電視台公開播出的新聞節目裡啊!

通過錄像可以看出,警察有能力且確已控制了局面,人家逃跑了還要追上去,下手又那麼狠,性質就變了。有無數次處置得當、全身而退(至少不會吃人命官司)的機會擺在警察的面前,可是,他們都沒有珍惜。嚴重的問題是教育警察,提高他們的基本素質,從嚴治警,得從「治警」的部門抓起,輔以新聞自由和制度改革,才能治標。

命案錄像出現不同版本,還有很多東西值得人們思考:黑龍江電視台為什麼手忙腳亂地誣陷死者,想製造什麼假象?「muahuqjaua」究竟是何方神聖,警方作為關鍵證據的原始監控錄像,他竟如探囊取物一般?

就算死者不依不饒、蠻橫跋扈,警察仍然是事實上的強者,訓練有素的他們,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學生根本不是對手。《重慶晚報》的最新消息:3名案件現場親歷者接受了記者採訪,表示參與毆打他們的「絕對不止6個人」。

同情弱者是人的本能,這也是打死大學生的警察博得網民同情的原因。但真正的弱者是死者,與受過格鬥訓練、人數佔優的警察相比,他終究是個弱者;與警方相比,其家庭也處於弱勢。否則,錄像不會這麼快就公開,不斷地公開,以左右輿論導向。楊佳在派出所的音像資料為何千呼萬喚不出來?

霧裡看花、被錄像牽著鼻子走的人們該醒醒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6名哈爾濱警察打死22歲大學生 民衆抗議
哈大學生被警打死 官方要求統一口徑報
哈警殺人案 論壇混戰 死者父否認謠言
破綻百出  哈市警察打死人圖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