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公民第四屆國際人權研討會邀請函

chenxi(大陸中國貴州省)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0月21日訊】尊敬的閣下:您好!

今年1月1,我們貴州人權捍衛者啟動了由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高級專員路易斯阿伯女士發起的「世界人權年」活動。即,「中國貴州公民第四屆國際人權研討會」的活動。我們在「人權年」裡舉辦了以宣傳、探討、普及人權知識的活動,和各種各樣的人權捍衛者公益活動。在「國際人權日」即將來臨之際,我們決定向您發出邀請。

請閣下出席將在2008年12月10日於貴陽舉行的「人權研討會活動」。在這裡,同時特向海內外一切關注中國人權事業的個人和人權組織發出此邀請函。

中國大陸的人權事業任重道遠。儘管政府代表早在1998年10月5日簽署了《公民權利和政府權利國際公約》。但是,在10年後的今天仍未提交「全國人大」表決通過,致使廿一世紀的大陸中國人仍然沒有做人的尊嚴,大陸中國人應有的權利繼續被政府剝奪,或根本不予認可。

我們認為,國際人權憲章對「人」以及「人權」賦予了明確而又實質性的內容。由此,一個得到普遍接受的最低標準得以確立,這一標準至今仍是各國行為的指導規則。中國政府沒有例外不遵守這些普世規則。

我們希望,中國與世界絕大多數國家一樣,遵循「世界以人權立世,國家以人權立國」的指導思想。我們一直強調在國家政府與公共領域之外,存在著一個第三空間,這個空間不應受國家權力的控制,也不受公共事務的騷擾;它只是根據人的基本權利內容而存在,這就是受基本人權保護的公民社會。「自由的個人不應該受其他人的統治,而只能受理性的統治」(註1)。大陸中國嚴重缺失一個自組織的公民社會。為此,建設公民社會成為我們國家的當務之急。建設公民社會不能只至上而下地建設,更重要的是至下而上的建構。那種拒絕廣大公民自主的,至下而上的參與社會事務的做法必定是無成效的。一個和諧、民主法治社會的出現,惟有廣大的公民積極熱情地投身其中,各盡所能,群策群力才能成功。

為構建一個法治國家的基石——自組織的公民社會,我們決定以公民的身份開展這次紀念「國際人權日」和中國政府簽署「公約」10週年的公益活動。

我們本著公開、理性、合法、合理、審慎、負責任的精神來舉辦這次活動,在前三屆人權活動的基礎上,繼續與政府,及有關部門溝通,盡力辦好第四屆「貴州公民國際人權研討會」。

為此,我們向閣下您發出邀請!
在您認為可行的情況下到我們貴州來,我們貴州人權捍衛者歡迎您!

具體事項如下:

一、我們的人權活動是由公民自發性參與的(民間人權捍衛者),因此,參與者的費用採取AA制。您能夠自費參與人權活動,我們國家的人權歷史進程將會記下您的貢獻。

二、若您能來,請於11月31日前給予我們答覆,以便我們安排。不論是旁觀者、新聞工作、法律界、學術界人士,以及各地的維權公民。只要您關心中國的人權事業,我們都熱烈歡迎。

三、研討會將舉辦學術交流和經驗交流會,有意者請準備好書面材料。與會者的演講主題要與人權有關,望事先提交文稿(3000字以內)。沒有提交文稿的不安排演講,請見諒。

四、我們將會負責文稿的收集、議程安排,包括幫助外地的朋友購買返程車票、飛機票、接待、交通、食宿。

五、我們將做好研討會會議的文宣和點評工作,優秀作品我們會通過各網絡媒體、廣播電台報導。如果條件具備,我們將給參與者以紀念品、設置獎勵和結集出書。與會者應注意妥善保管好自己的文稿材料。我們不退稿。

聯繫人:
申有連 電話:86-0851-6829394 手機:13037897453
廖雙元 電話:86-0851-5654362 手機:13765818964
陳 西 電話:86-0851-5966077 手機:13885117478

郵箱:
gueizhouwengan@gmail.com,
shijianzhenxiang@gmail.com
minjiandiaocha@gmail.com

2008年10月20日

註:1(參見各媒體《響應聯合國「世界人權年」活動》文)

邀請函將轉呈:
貴州省政府、省人大、省中共委員會、省公安廳、貴陽市政府、市人大、市中共委員會、市公安局、等機構,並同時在互聯網上發佈。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人權團體敦促中國  也開放國內記者採訪自由
吳英年:迫害表面低調 實際從未減緩
陳破空:台灣民眾應抗議陳雲林到訪
制止中共活摘 需要更多醫生幫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