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僚體制制度下 加速食品災難

【大紀元10月26日訊】(希望之聲記者黃容報導)中國人在毒奶粉醜聞中學習到了什麼?《民以何食為天》的作者周勍表示,有毒食品問題反映出「官僚體制的殭化」,不受媒體監督食品的安全,官商勾結比比皆是;在壞的制度下,無論是誰都成了受害者。連接收聽

在過去幾年裡,中國食品質量不斷出現造假問題,中國人自我嘲諷在食品安全中學習了「化學常識」。然而在每一次面臨食品醜聞的重要關頭時,中國的媒體卻啞口無聲。

長期觀察中國食品安全問題的周勍,在《民以何食為天》一書中就曾警告過中共的宣傳部門,下令封口,等於加速了食品災難的發生。

周勍:「你(中宣部)以為食品安全是醜聞有損政府的臉面,那麼同時一個更可怕的東西,你封阻了醜聞,同時也封住了老百姓瞭解食品安全知識和產業工人生產食品安全的教育過程,將會有更大的災害出現。而且我當時講了,最大的可能就是食品添加劑和大型的食品加工業之間會發生更大的災難。」

食品災難的受害者會是誰呢?老百姓還是中共官員?周勍認為,沒有人能倖免。

周勍:「這是非常危險的,你說這些孩子、這些消費者是最大的受害者,實際上胡錦濤、溫家寶也是受害者,胡錦濤5月份去日本本想風風光光,但到了日本毒餃子弄得他灰頭灰臉,溫家寶到了聯合國毒奶粉弄得四處抗議,所以說在一個壞的制度下沒有倖免者,這是每一個人都應該面對的問題。」

BBC記者蒙克在毒奶粉報導中指出,長期以來,中國政治和商業精英,刻意和民主脫鉤,強調一條有別於西方政治經濟發展的模式。不過毒奶粉醜聞恰恰將這種中國模式的矛盾暴露無疑:發展不能拋開權利;秩序不能沒有監督;強制不能取得和諧。

周勍說,有別於西方社會的資本主義,有媒體和社會輿論監督;中國的巨額資本搭配的是腐爛透頂的官僚制度,對老百姓來說像是洪水猛獸。

周勍:「主管部門從利益出發他們不希望食品安全好,否則他們就得不到利益,比如說像這次毒奶粉事件一出現,那些相關部門就會說,我們需要食品檢測設備。馬上花四、五十萬元買了一輛非常好的轎車,然後花一兩萬元買一個食品檢測儀,往上一裝就美其名曰食品安全檢測車,事實上只是一個豪華辦公用品,所以這幾乎是食品安全的一個癌症機制。」

曾任西安倉頡文化研究所所長的周勍,因為在南昌購買過劣質的包子,而引起他開始著手調查中國食品安全問題。歷時2年的調查,周勍15萬字的《民以何食為天》出版,但也讓他失去了工作。

《民以何食為天》在2006年入圍兩年一度的德國「尤利西斯國際報導文學獎」時,並沒有引起國際媒體的關注。直到2007年3月美國寵物食用中國食品中毒開始,《民以何食為天》也成為海外暢銷書,目前英文、德文、義大利文、韓文、日文版相繼出版。(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梅農護商譽銷毀咖啡
日本再發現含三聚氰胺中國食品
你的壓力有多大 看皮膚就知道
黃奎:開心果、衛生筷子與毒奶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