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迎合選民美國大選瞄準中國靶

【大紀元3月5日訊】美國大選瞄準中國靶

一直在跟蹤觀察美國的大選,共和黨這邊基本上大局已定,麥肯恩將獲得提名,民主黨那邊,奧巴馬和克林頓還在激烈爭奪。今年的大選,經濟是頭號話題,地產市場低彌,經濟徘徊在衰退的邊緣,選民把氣出在自由貿易身上。根據12月華爾街日報和NBC 的聯合民意調查,58% 的美國人認為全球化對美國有害,28%的人認為有利,而10年前,支持的和反對幾乎是一半一半。

為了迎合選民,奧巴馬和克林頓都不斷替選民出氣,把中國當成批評的對象,尤其對中國出口產品的質量問題口誅筆伐,奧巴馬更是批評克林頓總統在兩千年的時候在產品質量問題上讓步,幫助中國獲得永久貿易最惠國待遇。這個星期一,在俄亥俄州的造勢大會上,奧巴馬說,很多時候,工人突然發現機器設備都被拆下來運到中國去了,現場群眾抱以雷鳴般的掌聲。同一天,希拉里.克林頓也抨擊中國不開放人民幣匯率的浮動空間,她諷刺在布什政府期間,
中國成了美國的債主。

在華府的一次外交政策會議上,克林頓說,中國的鋼鐵到了美國,美國的工作到了中國,我們按規矩行事,他們卻控制貨幣。其實每一次總統大選,中國都是兩黨候選人攻擊的目標,布什上台前批評中國對台灣的政策;克林頓上台前說中國是最後一個共產獨裁國家,蘇聯已經倒台,不需要再打中國牌。里根更不用說了,是東歐共產主義的掘墓人。不過呢,美國的歷任總統雖然上台前無一例外的抨擊中國,上台之後也都是無一例外的改變了論調。

布什新官上任的時候強調不惜用一切辦法保衛台灣,但時隔八年之後,他要到北京看奧運。克林頓幾乎成了中共高官的親密朋友。為什麼會這樣呢?道理也很簡單,競選的時候需要選票,需要依靠批評中國凝聚人氣;上台之後需要利益,需要商業集團利益的支持,不管是共和黨也好,民主黨也好,都跳不出這個圈子。

換句話說,在價值觀層面,中國在美國選民中的印象是負面的,但在商業界,中國是冒險家的樂園。但是,利益是短暫的,價值觀是長久的。每次大選,中國都會被人人喊打一番,您作如何想?

(新唐人經濟半小時,開場白,主持人東方)(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中國古代妙聯趣談(五)
陸委會:中國擴軍 台海變數
農民心聲  開放中國茶 會害死茶農
歐巴馬與希拉蕊今在俄亥俄和德州攤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