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大安.福州山

Tony 撰文、圖、攝影

人氣 27
標籤:

有人說:「時間會改變一切。」這句話正可用來形容福州山的改變。福州山,位於台北市辛亥路三段北二高台北聯絡道出口旁的北側,早期做為公墓使用,景觀紊亂不堪,就像亂葬崗。我熟悉這裡,是因為每年清明必來這裡掃墓。我的家族有一座祖墳在福州山。

後來,市政府為美化市容,將福州山的公墓全部遷走,改建為福州山公園。幾年前,經過辛亥路,看見福州山正在整治施工,種植樹木草坡,並鋪設步道,整座山看起來還是光禿禿的。當時心裡想,完工之後,誰會想來福州山公園散步呢?

我今天從辛亥路三段的登山口,爬往福州山,這條步道正是我昔日走過的掃墓路。感覺真的不一樣了。眼前所見的景象無法與記憶聯結。若不是山腳下辛亥路對面的市立第二殯儀館不時傳來肅穆的哀樂聲,還有辛亥路一整排儀葬社的店面招牌,否則很難將福州山與墓地聯想在一起。對福州山,不禁發出由衷的讚美。


福州山怡人的登山步道


整治後的福州山,已揮別昔日的陰霾氣氛,而成為一條怡人的登山步道。福州山令人驚喜,是因為台北市都會區的郊山步道,有兩個共同的缺點,而在福州山完全看不到。

台北都會區郊山步道的第一個缺點是:千篇一律地鋪設又堅又硬的花崗石步道。施工只考慮石階能抗滑及耐久,而完全不考慮登山者爬山腳踏時的舒適度。福州山的登山步道完全沒有使用花崗岩為石材,而以枕木及碎石子路為主,走來極為舒適。

第二個缺點是:郊山被濫墾濫建。因為鄰近人口密集的社區,因此容易被居民胡亂開發,或私自搭亭,或私蓋廟宇,或闢為晨操場地,或闢為菜園花圃;總之,民眾各憑本事,各取所需,造成整座山被濫墾或濫建的凌亂不堪。福州山,是公墓地,又是亂葬崗,人人避之惟恐不及,所以沒有這種弊害。一旦墓地全部遷走,整座山便毫無歷史包袱,可以完整地規劃,而用心經營之後,便能營造出一個美好的森林公園。

雖然,老一輩的市民,或許對福州山仍存有既定的墓地刻板印象,但隨著時間的演變,終究會淡忘。看今日的福州山,我想起新竹市的十八尖山。新竹十八尖山,在清朝時代,還是一處亂葬崗,至日據時代昭和初期才遷除墓地,闢建為森林公園,當時在十八尖山公路沿途設置了33座觀音石雕,以鎮邪避兇,安撫人心。七、八十年的時間過去了,如今的十八尖山已成為新竹市區內最重要的市民森林公園,墓地的印象或記憶已失的無影無蹤。


福州山森林公園


圖:福州山怡人的登山步道
福州山也具備同樣的條件。新竹十八尖山,是由連綿的起伏不大的小丘陵所組成,福州山也是如此。福州山,海拔僅103公尺,附近山巒,多為起伏小的低矮丘陵,如六0高地、九三平台,都低矮平緩,適合做為老少咸宜的休閒遊憩空間。

然而,福州山森林公園若要發展成如新竹十八尖山的遠景,則未來辛亥路上第二殯儀館以及附近山巒的墓地應該全部淨空,回歸山林本色,使福州山至蟾蜍山一帶的山巒能連成一氣,則七、八十年後,台北市南區擁有一座大型國家級的郊山森林公園應是可以期待的遠景。

我在福州山公園,漫步於草坪及林間步道,沿途有楓香、櫻花、杜鵑等花木樹林,完善的木亭木椅,舒適的運動設施,環境如此清幽怡人,今昔對照,感動之餘,也有感觸。

福州山可說是一座不幸的山。不幸被選為公共墓園,使原有的青山綠樹,被剷平殆盡,土地蒙塵,淪為亂葬崗。在昔日為悲情,而如今卻成為了可貴的資產。可見事在人為。能用心,便能化悲為喜。

福州山,揮別過去,掙脫悲情,正準備迎接美麗的遠景。值得為她寫一篇旅記並寄予祝福。

旅遊日期:2007.03.28 (寫於2007.04.02)

【路程時間記錄】
登山口—20分鐘—福州山

【附註】
爬福州山,可考慮由富陽生態自然公園(富陽森林公園)進入,交通較為便利(搭木柵線捷運),而且可以避開辛亥路三段的殯儀館相關景觀。


行旅圖


——本文轉載自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http://www.tonyhuang.idv.tw/ @


福州山辛亥路三段登山口標誌。


枕木步道爬往六0高地、九三平台、福州山。


六0高地附近眺望台北101大樓。


山腳下為六張犁社區。


登往九三平台,回望辛亥路。


九三平台,有觀景平台、草坪及涼亭。


九三平台的涼亭。


福州山怡人的登山步道


九三平台,有觀景平台、草坪及涼亭。


碎石子路走往福州山。


福州山公園,最高處有小平台,無基點。


福州山怡人的登山步道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首場演出後 瑞典觀眾熱談神韻
神韻首場 斯德哥爾摩觀眾盛讚演出
新竹市.十八尖山
「演出了不起 絕對的令人驚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