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散人: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傳統保護

五嶽散人

人氣 7

【大紀元5月3日訊】「站著說話不腰疼」這個俗語是說這麼一種狀況:某人或者某些人站在一個很高的高度——比如說文化或者歷史啥的——上指點江山,完全不顧被指點的那些人到底過的是一種什麼日子。這種情況一直不算少見,最近廣州又上演了一次。

報載,廣州有一群年輕人很關注「本土文化」,看見好多老房子就覺得特有傳統、特有文化,然後就呼籲保護。這事兒就算是站在歷史與文化的高度看問題了,從這些高度上看,老建築確實都有價值。而這個也符合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另外一個含義:這些老房子裡住的人到底過的是一種什麼日子,倒是沒人過多的考慮。

關於傳統與歷史這件事,經常有人在那裡瞎浪漫。北京的四合院天下聞名,當年保護四合院的呼聲也很高——或者這話可以表述為,不住在四合院裡的人,保護四合院的呼聲最高。蓋因他們沒住在一個胡同共用兩個公共廁所、過道兒窄得兩個胖子會面就需要謙讓一下的地方。浪漫嘛,都是從這種高度生發出的一種不切實際的感覺。

您看,這也是距離產生美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但廣州比北京好一些的地方在於,這些年輕人還是比較清醒的認識到,住在這些地方的都是一些低收入者,他們總是希望先改善自己的生存環境。按照他們的表述,是站在外面的人想著保護,住在裡面的人想著搬出去。整個兒是個婚姻圍城的文化版。

既然明白這個道理,要求這些老房子的住戶達到這些保護者的思想境界就比較困難了。老房子固然是文化的一部分、凡我子孫都有保護的義務是不假,但這個義務不能只是讓這些低收入階層的住戶來承擔吧。這完全是讓這些人住在文物裡,拿他們不方便、甚至是痛苦的生活環境來展覽,用以滿足很多人對於文化的渴望嘛。

所以,這些保護者關於自己想保護文化的訴求完全是傾訴錯了對象。既然這是文化或者文物的問題,就應該去找政府有關部門來解決,或者讓這些住戶搬出去,把房子空出來當作一種展示品;或者就乾脆給予這些住戶補貼,讓他們來保護這些所謂的文化或者文物。這也符合基本的邏輯:如果建築有了文化價值,成為某種程度上的社會財產,就應該讓這個責任由整個社會承擔。想保護嗎?交錢。

不論是那一種方式,最終的結果都不能是讓這些住在老房子裡的住戶成為展示品。把一個城市的文化建立在完全的現代化高樓大廈上固然顯得文化底蘊不足,而把歷史的沉重與負擔加在本來就無力改變自己命運的人身上,那叫做全無心肝。有時候我們應該確定一個最基本的道德準則,那就是寧可文化底蘊差一些,也不能拿狼心狗肺來當作文化。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傳統武術基本套路練習(3)
聖安東尼奧Fiesta嘉年華會
低價格高品質 路邊涼水登雅座
「明年我們一定要坐到最前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