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故事: 不經歷苦難怎能見彩虹

人氣 7
標籤:

我生長在北京,從小學、初中、高中,直到大學畢業當記者,從未有機會體驗過體力勞動。參加工作後作為記者,不僅遊歷了中國最發達的省份,還走訪過歐、亞、澳洲及中東一些國家,也曾作為中國政府官員長期派駐國外工作。移民到加拿大後,我一直告誡自己:一切都要重新開始。因為這裡沒人認識你,更沒人 「買」你從前的「帳」。

移民官看走眼

相信每個人在決定移民時都有自己的原因,而每個移民家庭也都有自己的故事。不論是樂於挑戰的,還是迫於無奈的,在我們做出了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重要選擇時,我們就應該清楚必將面臨什麼樣的挑戰。

我們家移民加拿大一事,全是我的主意。英文馬馬虎虎的我自己上網查找移民諮詢、作文件、填表,並自己到北京加拿大駐華使館遞交申請。記得在北京面試時,在回答移民官「如何在加拿大生存-也就是如何找到專業工作」時,顯然我的憑自己「擁有豐富的工作經歷和專業方面的成就、以及堅信可以在中文媒體找到立足之地」的陳述,並沒有讓他信服。這位年輕的移民官當時是這樣對我講的:加拿大有許多中國留學生,你在語言方面競爭不過他們。

經驗豐富的移民官員也會看走眼嗎?事實正是如此。登陸多倫多一年多後,我得到在《明報》工作的機會,回歸了自己的專業,後又轉到《世界日報》工作近4年,直到幾個月前辭職從商。記得當年我成為《明報》記者時,不少人對不懂粵語的我能夠在此謀得一職想不明白。

坦率說,我當時也不明白。好在幸虧我不明白,也因此沒有背上更多的包袱。試想:如果我相信移民官的話「英語競爭不過留學生」,又自愧聽不懂、說不出粵語,什麼事沒做前先為自己設立了諸多障礙,我還會毫不猶豫去投申請、還能夠信心十足去面試嗎?

經驗豐富的移民官也會看走了眼,這件事讓我悟出一個道理:最瞭解自己的,還是自己。專家也有走眼的時候。可別小瞧了自己、耽誤了自己的前程。

抱怨是一種精神污染

剛落地多倫多時,先住在一家新移民之家。這家位於士嘉堡東部的獨立屋內的5、6個房間都注滿了人,有單身、也有一家三口或兩口的,當然多數是跟我們家一樣,是兩眼一抹黑剛下飛機的新移民。當中只有一家由渥太華輾轉來到多倫多的上海移民,似乎已經在加拿大有了兩三年居住史,女士心直口快且樂於助人,對於我們這些尚處於找不著北但仍十分興奮的新移民的問題,總能給與讓人滿意的答覆。
  
出乎意料的是,大家彼此認識不過才第二天她就問了我一個問題:真不明白,你們一家在國內有那麼好的工作,為什麼要出來受罪?對於我的樂觀回答她很不以為然,她說:很快你將體會到真正的創傷,從身體到心靈的磨難。

踏上加拿大那片土地的第二天就被潑冷水,畢竟不是什麼令人高興的事。隨著時間的流逝發現,終日抱怨、怨憤加拿大的,大有人在。他們幾乎不分場合,惡語張口就來,感覺是上了什麼人當才來到「這個鬼地方」。抱怨來咒罵去,一切都是加拿大不好,從來聽不到他們對自己有何檢討。

不否認,在中國有著各類專業學歷的技術移民,如今做著最不符合專業的工作時,偶發牢騷是可以理解的。或倘若發牢騷者僅僅限於自己忿忿不平或只給自家人帶來精神負擔,那還算是其個人自由,隨他牢騷也罷;但是,當滿腹牢騷成了日常話題,且經常騷擾到鄰居乃至同事們的情緒時,便成了一種精神污染。終於有一天,我不能再容忍了,奮筆疾書,寫下了「多倫多不聽信抱怨」一文,併發表在當時的一家中文週報上。在文中我主要表達了對那些終日抱怨者的不解:

為什麼要移民加拿大?相信終日發出抱怨的女士先生們早有考慮,因為他們已不是認為「國外到處是黃金」的天真年紀了。「為了孩子的前途,犧牲了自己的事業」和「捨棄了事業為孩子,移民出來受罪」是牢騷女士先生們最經常的話題。我想說,請不要掩飾自己的無能,而將責任推給別人,更不該將軟弱變成壓力加在自己孩子身上。

<B>好運源自樂觀的性格

彈指一揮間,我們一家移民加拿大也有7年了。回顧走過的路,我慶幸自己移民前有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和物質準備,使得我們一家平和地過度了移民初期那段艱辛的日子。

同多數新移民一樣,我也沒能逃避打工的經歷。記得我曾在一家西人的「三明治」廠幹活,記憶中就是老闆不停地衝我喊「快!快!」,感覺回到了卓別林的《摩登時代》;一小時6.5加元,為花店老闆整理玫瑰花,手心裏扎進去的刺回家後要拔很長時間。即便是在我一邊拔著手掌上的玫瑰花刺一邊忍不住落淚的時候,我都沒有後悔走了這條移民路。

因為我堅信,苦難是生活賦予有心人的一筆財富。對我來講,我需要這樣的經歷和體驗,瞭解什麼是真實的移民生活。我需要這樣的經歷和體驗,瞭解真正的加拿大社會。我也不懷疑,事在人為,相信自己可以在這片新的土地上,做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過著平民百姓的生活,知足而樂。

樂觀絕非阿Q的精神勝利法,而是建立在知己知彼基礎上,建立在對自身條件和家庭實力的客觀評估,再決定移民後如何量力而行。

相對那些先留學後移民的朋友,多數技術移民沒有語言優勢,在對加拿大文化的瞭解方面也略遜一籌。但近幾年來自中國大陸的技術移民在許多方面有優勢:譬如,年齡大也是優勢,因為我們不僅有了更豐富的生活和工作經歷、經驗,且過去在中國國內積累了一些物質基礎。我們更理解社會,也有些人脈關係。在中國工作期間,我們接觸了更快和先進的資訊,技術移民在專業領域並不輸他人。

知己知彼方能不盲目悲觀,方能正確看待自己,找到自己應有的位置。而自信是建立在有準備基礎上的。做好準備包括在心理和物質兩方面。在多倫多幾年的記者生涯中,我接觸採訪過許多新移民,從中看到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譬如:對即將面對的挑戰,沒有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和物質準備。

移民異國是件大事,事先的準備工作是必須的,包括心理和物質兩方面。心理準備當然指的是不要指望新的生活很容易適應、輕而易舉就能找到專業工作,要有吃苦的準備。只有在你做好「長期作戰」準備時,才能樂觀面對即將來臨的曲折。

物質準備也是不可少的。移民前至少要籌集夠為自己和家人提供一個相對獨立的生活空間的生活費用,空間可大可小量力而行。試想,如果經歷了一整天的學習或工作,回到所謂的”家”時還不能有個獨立、安靜的小窩,合租在整日都是大人叫孩子鬧和鍋碗瓢盆的環繞中,心情能好的了嗎?更何談樂觀。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知君?斗轉星移,生活還將繼續,道路仍有荊棘。唯有自信和樂觀,可以幫助你面對一切。文章來源:星網  

相關新聞
移民故事: 加拿大的紳士風度和“吃豆腐”
我的移民故事:在加拿大教畫畫
移民故事:一個加拿大女老闆的心聲
移民故事:來加拿大5年實現了人生5大夢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