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芩:局外人觀歐洲杯(四)

黃芩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6月26日訊】隨著德國隊不斷的將比賽名次推進,冠軍寶座對他們來說不再是一個遙遠的名詞,而是一步步逼近的目標,似乎冠軍伸手可摘,歐洲杯的高潮也快到了,總感到球迷們也快沸騰起來了。我不愛看足球,卻很愛看球迷。真是球迷看球,我看球迷。

輸贏眾生相

荷蘭的球迷在我看來真是可愛,他們身穿桔黃衫,興高采烈的為荷蘭隊叫好,當他們被俄羅斯淘汰時,球迷們一言不發,傻呆呆的發楞,不少人用桔黃衫將頭一矇,蹲在牆邊上默默的傷心,感到荷蘭人很文明。真不明白同是擁有皇家王室的大英帝國,怎麽就出那麽多的足球流氓呢,也許正因為如此,老天爺才公正的連歐洲杯都不讓他們參加吧。

義大利人則是擁有南方民族的感情激動,輸給了西班牙之後,球迷們互相抱頭大哭,大聲地發泄。在慕尼黑好像沒有什麽西班牙人,所以那天西班牙戰勝義大利之後,我們睡了一個好覺,因為沒有一個人鳴笛,如果是義大利贏了就是另外一回事兒了。我記得前兩年世界杯義大利贏球時,慕尼黑快鬧翻天了,整夜鳴笛。

德國總理帶來超級球運

很多大公司和企業對周三的晚班工人進行了調整,以確保所有的人都能看到比賽轉播。德國隊進入半决賽時,大家都在猜測誰能贏,是德國還是土耳其,好像這一回德國人的信心來了,對於周三要舉行的比賽,好像全德國都有些輕視土耳其。大部份人十分輕鬆,篤定德國隊能贏,包括一些土耳其人在內,都是這麽認為的。不過土耳其人有藉口,有四名主力隊員不能上場,就是輸也有話好講。有意思的是我問到的大部份中國人都看好土耳其。

德國政界和社會名流幾乎全都認為德國人贏,德國總統好像是猜德國3:1贏,總理默克爾猜德國2:1贏。總理默克爾是個超級球迷,德國人說,只要是默克爾在現場觀看的球賽,德國隊全都贏了,周三的比賽默克爾是打算到現場觀看的。


武裝到牙齒的德國球迷(攝影:黃芩/大紀元)


德國球迷(攝影:黃芩/大紀元)

和平共處

德國的土耳其人非常多,應該人數是所有外國人之首。因為二戰後,德國的男人們不是戰死了就是被俘虜了,勞動力非常缺乏。當時西德從土耳其大批引進勞工,整火車整火車的拉來,那時是受到德國人熱烈歡迎的,後來一家子一家子的往德國搬,就形成了如今的局面。

在慕尼黑我看到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有不少車掛德國旗子的同時,也掛了土耳其旗子,在城裏一些土耳其人比較集中的地方,不少店鋪裏掛著兩國的旗子,看來在德國的土耳其人對德國比較認同,哪個隊贏了,對他們來說都是高興的事情。不過也有玩一點小花招的,比如掛四面土耳其旗和兩面德國旗,但大部份是各掛一面的。


小把戲,兩面的國旗,四面土耳其旗子(攝影:黃芩/大紀元)

土耳其球迷(攝影:黃芩/大紀元)

在火車站前的一家餐館前,坐滿了用餐的人,他們都緊緊地盯著電視螢幕,看上去德國人較多一些。一位義大利店員對我說,誰贏對他來說都無所謂,但他認為德國人會贏。他們餐館隔壁就是一家土耳其人開的店,同樣也坐滿了人,給我一種感覺,兩邊的球迷真的能和平共處。


邊吃邊看(攝影:黃芩/大紀元)

為了方便大家看足球,慕尼黑在勝利門附近專門開闢一段街,不讓車輛通過,供球迷看球,我也去凑了熱鬧。我去的時候,比分是1:1。別人看球,我看球迷,讓我大吃一驚的是,那裏的兩國球迷比例竟然很接近,更有意思的是兩邊球迷緊緊地挨著,有的甚至是德國球迷和土耳其球迷摟在一起,真讓我瞠目結舌,我還照到了一張這樣的照片呢。


混合球迷的和平共處,圖中女孩是土耳其球迷(攝影:黃芩/大紀元)

離冠軍只有一步之遙

要說起德國能成為足球大國也不是偶然的。在德國隨處可見足球場和其他運動場,有的中小學就有足球場,還有不少國家的公共設施都設有足球場,很多小孩從小參加足球俱樂部。電視上放出來的四、五歲小孩踢得真是像模像樣的,還在那裏分析德、土兩國局勢,居然頭頭是道,十分可愛。

我相信,什麽時候中國的足球場也像德國那麽普及的話,就是中國隊能成為一流球隊的時代了。如果光是靠重點培養那幾個國腳,看來是遠遠不夠的。

正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窗外響起了熱鬧的喇叭聲,原來德國3:2進入決賽了。有意思的是,這次德國隊好像特別有運氣,對他們不利的隊好像都被淘汰回家了,包括有些奪標呼聲特高的隊。好像進入四強的除德國外都是些名不見經傳的二流球隊。所以德國人自然認為他們穩坐冠軍寶座了,甚至在柏林為慶祝冠軍的場地都準備好了。

當然,誰笑到最後,誰笑得就最燦爛,且看花落誰家。


不少人腳踩兩隻船(攝影:黃芩/大紀元)

勝利門整條街成了球迷天下(攝影:黃芩/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2008歐洲杯 十六強賽前分析(D組)
歐洲杯  葡萄牙 德國 荷蘭崢嶸初露
High過頭心臟病發 克羅埃西亞足球迷猝死
「英格蘭死敵」斯科拉里接手切爾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