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高坡苗族神秘的洞葬奇俗

人氣 68
標籤:

【大紀元6月8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從貴州省貴陽城出發,經花溪、青岩黔陶至高坡,路程約48公里,乘車約兩個小時,自海拔1000米攀升到1500米,便到達高坡鄉屬高寒山區,此處最高海拔達1712米,北高南低,北邊為高山臺地,高坡因此得名。境內多屬典型的喀斯特地型,大小溶洞隨處可見。相傳,高坡苗人從開始實行洞葬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洞葬附近山青綠水 (網絡圖片)

相傳苗人祖先居住在黃河流域一帶,神農氏是他們的老祖宗,由於戰爭失敗被迫遷徙到南方大山之中。這些先人夢想著重返故土,以便扶樞還鄉,故有「洞葬之習」實際也就是一種「停棺待喪」的形式,也就是暫時把棺樞置放於山洞內,有待將來還鄉(即祖先的原居地黃河流域)舉行真正的喪葬。

另一說,距今大約六百年,深得苗民崇敬的首領「香駱」逝世後,子孫們將他的棺木放進一天然洞穴中,以便祭掃和瞻仰,同時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扶樞還鄉,重歸故里。從此以後,凡親人過世,就沿襲這種喪葬辦法,久而久之,形成了洞葬習俗。

高坡洞葬分佈廣泛,看來曾經十分盛行這種喪葬。許多洞葬遺址確實差不多已被人遺忘,有些也已自然毀壞。現在高坡發現的洞葬遺址共有8處。其實,遺址應該遠遠不止此數,只是由於年代久遠,加之近年來已不再實行洞葬風俗,因而有些遺址已被人們遺忘了。目前保存較完整的洞葬有兩處,一處是甲定洞葬,一處是杉坪洞葬。

甲定洞葬位於甲定村栗木山的半山腰上,洞為U字形,上下有兩個洞口,棺柩擺放在上洞,洞口豁敞,洞內高十餘米,寬亦有十餘米,縱深約有三四十米,約有上百具棺柩置於「井」字形木架之上,列成五排,棺柩有的頭朝外有的朝內,呈規矩的排列。

杉坪洞葬位於正對杉坪村的一處山坳中,洞前有石碑刻於岩石之上,碑額楷書「龍村鎖匙」四字,碑文記載杉坪洞葬的由來。僅見洞口堆滿殘破朽爛的棺材,卻無路可入內窺探。

與高坡鄉毗鄰的龍裏縣擺省鄉果裏村的洞葬就更加完整,它位於一座無名山的頂部,洞的規模極大,洞內幾乎有40米高,寬度在70米左右,縱深則有百餘米,存放的棺柩不下兩百具,也許因為洞很大,所有的棺柩都沒有疊放。而在洞內,靠近左邊洞壁處,居然有一個不知葬於何時的土墳堆。

每年的農曆正月初四至初九,高坡苗族都要過「跳洞節」,而其中最熱鬧的節目,便是在洞中跳蘆笙舞。苗民說,在洞中過節,正是為了緬懷祖先過去的生活。

隨著時間的推移,岩洞漸漸淡出了高坡苗人的生活,儘管近年來偶爾還會有村人將棺柩抬入洞中安葬,不過,這畢竟只是個案,現在大多改為土葬,舊有的喪葬習俗已經逐步消失。


(AFP)


(AFP)


(AFP)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AFP)

(AFP)


(AFP)

(AFP)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世界最豪華火車在印度 如移動式五星級飯店
日本香川讚岐滿濃公園百花爭豔
日本香川單車一日遊:琴彈公園、錢形砂繪
【飛向歐洲】意大利威尼斯--聖馬可廣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