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

中國相聲史《 「撂地」作藝》﹙上﹚

天橋風光

清末民初時代北京雜耍的演出場所並不多,除在茶館、雜耍園子演唱外,主要還是在街頭和廟會“撂地”作藝。用藝人自己的話說︰「兩肩膀扛著一個腦袋,有塊地就能演。」金受申《北京的老書館》一文中記述清末以前北京只有八家書館,多是貴族出入的場所。其餘都在便道搭棚子或“撂地”擺場子。

一、 天橋風光

「天橋」一地是雜耍藝人“撂地”作藝的重要場所,相聲“撂地”的發祥地就在天橋爽心園,這裡對天橋的情況做一簡略的介紹︰

北京天橋地區的十字路口處原有一座石橋,那是清朝皇帝每年冬至要到天壇祭天的必經之路,因而稱之為「天橋」,但在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以後,河道被填平,橋欄被移走,改成馬路,但人們仍習慣稱之為天橋。到了道光、咸豐年間,天壇與先農壇根附近用不著付地租,許多攤販雲集此處,發展成為市集。光緒二十七年以後﹙1901年﹚日漸繁榮,1914年正式定名「天橋市場」。

在天橋西邊,剃頭棚、百貨攤、小吃攤的南端有空閑土地,藝人於此設立了雜耍場“撂地”賣藝;地場分為三等,上等的設有遮涼布棚與板凳;中等的只友一圈板凳;下等的什麼設備都沒有,只有一塊空地。除相聲場子外,還有三弦拉戲場子、把式場子、戲法場子、摔跤場子、評書場子、大鼓書場子、竹板書場子、蓮花落場子、漁鼓場子、河南墜子場子、滑稽二簧場子、拉洋片場子、練中幡場子、盤杠子場子等等。據《北平日報》1930年2月14日載,天橋雜耍場子最多時有六十二個。

二、 人群百態

逛天橋的人五花八作都有,突出是個“逛”字;買點便宜的百貨,吃點風味小吃,看看什樣雜耍,不顧風吹日曬,漫步輕遊。遊客之中沒有紳士富賈、大人先生,多是城裡的建築、搬運、清潔、鐵路、煤業等行業的工匠以及店員夥計、人力車夫等。勞累之餘,到天橋來,用不著高昂的費用,就可以欣賞什樣雜耍,得到休息。

此外,還有失學、失業的青年以及進城做工的莊稼人也常常光顧天橋,一到下午,黑鴉鴉的人群像潮水似的湧來湧去,「相聲」就在人群之中,以“說”、“學”、“逗”、“唱”求得生存。然而掙錢並不容易,有時說完一段要打錢,觀眾卻一哄而散。藝人出於無奈,不得不要“生意口”,甚至說些損人的話︰

「小哥兒幾個伺候您一場不容易,玩意兒是假的,精氣神是真的,帶著零錢,您費心掏點兒,帶多了多給,帶少了少給。」

「您若身上不方便,沒帶錢,許您白瞧白看,請您站腳助威!」

「您若看完扭臉就走,給人群撞個大窟窿,拆了我的生意,那可是奔喪心急,想搶孝帽子戴!」

有時為了湊夠整錢,加演小段,湊足以後,再接著演。當時流行的硬幣是大銅子兒,一毛錢換二十六枚,一場表演下來,掙不了幾毛錢。可以說每天賣藝所得,只是勉強糊口,加上盤踞在南城一帶的惡霸、地痞、流氓、特務、偵緝隊、警察、憲兵勾結一起,作威作福,敲骨吸髓;地頭蛇也會無端尋釁,欺侮藝人更是屢見不鮮。

三、 天橋作藝

相聲藝人用白沙子在地上畫個大圈就開始表演,行話叫做“畫鍋”,無非靠它吃飯的意思,自嘲是「刮風減半,下雨全無」,過的是“雨來散”的生活,有時為了迎合觀眾,表演的內容較為粗俗。像《天橋一覽》所指出的︰「在天橋這些雜耍都是富有低級趣味,非『撒村』﹙說粗野難聽的話﹚不受歡迎。所以焦德海的相聲,雲裡飛的滑稽皮簧,從開場到散場,常常是人山人海,圍個風雨不透。」

藝人常常對觀眾說︰「您往這兒一站,歇歇腿兒,我們小哥兒幾個逗的您哈哈大笑,大把的賞幾個,就是我們的德能之處。」;「沒有君子不養藝人,沒有您不聖明的!」有時還宣揚相聲的娛樂性︰「說個笑話湊個趣兒,打個哈哈解解悶兒,理兒不歪,笑不來,您可千萬別較真兒。」因此,有人稱相聲是“耍貧嘴的”。

﹙待續﹚(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