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雲飛:我們不是來添亂的

冉雲飛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8月16日訊】冉按:在今年五月之後,關注四川大震災後重建和寫書(因為合同在身),是我兩件重要的事情。前者算是公共事務,後者算是養家活口。我不主張非此即彼,奧運當然也應該開,只是應該開得更符合人性更加給人民自由更符合體育精神才行。各例舉其一,如果開幕式給近十萬死難者默哀,我認為此舉會世所罕有而載入史冊;複次,給人民自由,就是不以任何所謂高尚正派的事比如奧運會去限制民眾的日常生活并影響商業生意;更加符合體育精神,就是更關注民眾鍵康和平民體育,而不是用舉國體育來培養幾塊金牌,并以此沾沾自喜。看看趙牧兄的《北京奧運部份外國選手的正式職業》一文,從別國奧運選手的職業裏,我們能看出一個正常的國家正常的體育狀態應該是怎麼樣的。金牌是怎麼來的,金牌是誰出的錢,其重要性,恐怕不在得一塊金牌之下。金牌要來得明明白白,這明白來源於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比較以及一系列相關的知情權。

有人問我除了批評政府外,能否幹點實事,能否拿出點建設性的意見。我感謝這些「督促者」,我只能說慚愧,自己還做得太少。好在社會是分工的,任何人都只有比較優勢,沒有全能優勢,而我的長項則在持續不斷地批評政府(政府不是拿來供著的,他們沒有批評之免疫力)政策中失衡的地方,以及我們目下的威權制度對我們普通民眾的傷害,所以我也算是一個稍微還算盡了點言責的人吧。我不能說我批評都有道理,那是因為我的能力和受教背景的限制。我所受的教育是非此即彼、充滿仇恨的階級鬥爭教育,這也是我反省自己并且不遺餘力批評中國教育弊端(參見拙著《沉屙:中國教育的危機與批判》南方出版社1999年版)的原因。我從不敢以愛國自命,但自認為也是愛的,只是和大家慣常所見到的愛國者可能有點不同。首先我的愛國中不包括愛政府,更不包括愛黨,他們只是鐵打之營盤(國家)之下流水的兵(這兵應該由我們來選舉定奪)。其次我的愛,來源於批評不是來源於奉承,換言之,不是因為諸多現實利益考量後的阿世取容。在我看來,異議是比較靠譜的愛國形式。

近十萬人經天災複遭人禍死去,我還活著,我只能說這是一種殘酷的幸運。我并不仇恨那些貪官污吏,那些違法建造倒塌校舍而因此使更多學生罹難的人,我希望包括我在內的更多人之譴責與批評,能夠多少造成他們良心的不安,而使他們知道這個世界除了利益以外,還有一種叫愛的東西,才能使靈魂得到安慰。更使最高行政當軸知道只有制度革新,才能避免更多人的無辜死亡,沒有任何現世利益比人之生命更珍貴。說到底我們都是匆匆過客,享受再豪奢生活的人都會寂沒於大自然,大地一定不會因為你多吃了幾次鮑魚翅,多戴了三塊表而刻意對你顯出更多的接納。下面是我過兩天會做的一個關於志願者培訓的演講,希望有志願者經驗的朋友們說出你們的感想,好讓我把你們的喜悅與困惑,帶到那個會場去,讓更多的分享。近十萬同胞的死難讓我們很悲傷,但我們要使他們的死化為積極的意義,就是不要停止我們推進公民社會的進步,不要使我們的祖國停止邁向民主自由之路。讓我們做些更有益的事,讓那些遭受天災複經人禍而死去的近十萬同胞,在九泉之下,在遺憾的死難之後得到一點安慰吧。死者已矣,讓我們生者活得真正像一個自由人,用這樣的成績來告慰他們,也算是僥倖替他們活下來找個理由吧。不然,上天為何要選中你我活下來呢?難道你我比他們更值得活下來嗎?我沒有這樣的譫妄與拿大。誰也不應該替我們去死,除非你無恥地高喊:讓領導先走!陀斯妥耶夫斯基說,我們怕配不上我們民族所經歷的苦難。作為中國人,我正經歷著這樣的煎熬!2008年8月15日7:45分抗戰勝利63週年

我們不是來添亂的(演講提綱)

四川大地震所導致的損失與傷亡,尤其是校舍的倒塌與學生的死難,是我這一輩子永誌不忘的痛苦記憶。作為一個災難的親歷者和志願者,我們必須記住這一切。大地震已過去三個月,人們對災區的熱情正在消褪,但災難給災民造成的痛苦和漫長影響,卻剛剛開始。他們怎樣恢復原有的生活狀態,是我所關心的。他們所經歷的一切苦痛,我們再有愛心,也無法替他們經歷。怎樣在人們的記憶逐漸消失、熱情逐漸衰減、關注頻率降低的情形下,保持著我們對災後重建的理性支持與不熄的關注,是一個考驗我們怎麼利用災難所造成的實際苦痛,來推動和改善社會,使整個社會從中吸取教訓,推動政府進步,孕育公民社會的問題。林則徐說,「在官不可不盡心,在民不可不盡力」,我們應該秉此為災後重建更上層樓而努力。

下面結合自己十數次到災區的實際工作,接受十數次海內外媒體之採訪,接待和協助一些志願者機構和個人的交流,辦十餘期《四川信息掮客週刊》(每週二推出,希望能夠辦三至五年)之所得,綜合諸方面的觀察和思考,得出的一些淺見,講出來供諸位即將或者已經到災區的志願者分享(故事加思考),以使我們大家更好地繼續為災後重建貢獻自己的一點心力。

一:我們不是來添亂的

1:啥子叫志願者?

2:為啥子水都不喝?

3:政府為什麼懷疑?

4:自願者及機構自身的問題

二:信任之花與公民之樹

1:中國傳統與信任問題

2:社交圈的擴大與信任問題

3:大災難和小災難救助之信任差異

4:信任靠什麼?公民何來?

三:小政府、大社會的分水嶺?

1:NGO:第三種力量的誕生

2:政府「無情」,市場勢利

3:合作與獨立:政府與NGO

4:名正言順:NGO的合法性困惑

四:志願者機構何為?

1:信息發佈和協調

2:速度與效率

3:財物如何向社會交待?

4:業餘化與職業化

5: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機構的合作

6:災民需要什麼?

7:如何生根發芽?

五:我們都是志願者

1:救人自救者

2:需求提供者

3:見聞記錄者

4:活動參與者

5:當地瞭解者

6:社會觀察者

7:公民成長者

附錄:
趙牧《北京奧運部份外國選手的正式職業》

欣賞奧運會的角度是多樣的,比如考察不同選手的職業。參加北京奧運會的選手,他們的正式職業五花八門……

賽艇女子單人雙槳冠軍,德國人斯托姆波羅斯基,29歲,已婚,是一名時裝設計師。畢業於德國時裝學校。 

女子花劍個人銀牌得主,意大利人特裏利尼,34歲,已婚。職業是森林護林員。大學所學的專業是物理教育。

射擊女子飛碟多向冠軍,澳大利亞人巴羅奇,31歲,職業是「農業保護官員」,大學所學專業是農業科學。 

舉重女子53公斤級銅牌得主,哥倫比亞人莫斯奎拉,35歲,職業是藥劑師。此人30歲才開始訓練。

柔道女子78公斤級冠軍,日本人阿武教子,28歲。大學所學專業是法國文學,目前的職業是警察局的警官。 

男子跳高亞軍,美國人海明威,32歲,已婚,他是某公司的銷售主管。此人平時主要的訓練方法是打籃球。對了,他確實與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有血緣關係,算是海明威的一個遠親。 

男子鉛球亞軍,美國人尼爾森,29歲,目前的職業是財政諮詢顧問。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時,他在奧運村裏的一家咖啡店和夜總會裏打工。他在整個高中和大學期間所從事的主要運動是橄欖球。

射擊女子飛碟雙多向冠軍,美國人洛德,25歲,大學生,所學專業是「動物和獸醫科學」,其最大的理想就是成為一名獸醫。 

男子單槓銅牌得主,日本人米田功,27歲,上班一族。在業餘時間裏進行訓練。

奪得了6枚游泳金牌的美國人菲爾普斯,年齡19歲,大學生。他每天訓練只有兩個小時,週一,三,五加倍。如此少的訓練并非是他偷懶,而是因為他要上課,游泳訓練只能在課餘時間裏進行。

游泳女子100米蛙泳亞軍,澳大利亞人漢森,26歲,其職業居然是「學生/保姆」,所學專業是「市場通訊和社會學」。

男子50米自由泳冠軍,美國人霍爾,今年30歲,平時喜歡彈吉它。他16歲才開始進行訓練。這幾年他一直在他自己創辦的一個小型游泳俱樂部裏進行訓練。

射擊女子50米步槍3×20銀牌得主,意大利人圖裏西尼,35歲。職業:律師。大學所學的專業是法律。 

女子200米蛙泳金牌得主,美國人比爾德,年齡23歲。大學所學的專業是「零售及營銷科學」。其最大的興趣愛好是室內裝潢設計,她的理想就是成為一名室內設計專家。

女子100米仰泳冠軍,美國人考芙琳,年齡22歲,大學生,所學專業是心理學,興趣愛好除了游泳還有衝浪和做菜。她的日常作息如下:每天清晨開始進行遊泳訓練,兩個小時,然後去上學,下午放學後再訓練三小時。 

女子七項全能銅牌得主,英國人索瑟頓,28歲。職業是「銀行工作人員」。

舉重女子75公斤以上級銅牌得主,波蘭人弗洛貝爾,23歲,職業是園丁。


由NCN於8/15/200809:28:00下午在新世紀NewCenturyNet上發表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冉雲飛:問題叢生的上訪制度
冉雲飛:官方十大愚民神話
王怡等對黃琦因參與救災被成都警方逮捕的聲明
冉雲飛:北京人民不得隨便娛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