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管理

人氣 21

【大紀元9月8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毅編譯報導)所謂「世事難料」,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無論是政府部門或私人企業,都無法百分之百的保證未來不會碰到突如其來的危 機。意外發生難以預測或避免。因此,如何應變以至妥善的處理危機,進而將危機化為轉機,在在考驗著企業是否有足夠的危機管理能力。所幸,危機處理的技能是可以學習的。針對危機的控管,有許多國家都設有專門的訓練課程。

危機管理協會(ICM)是美國一家專門為陷於罷工危機的企業提供因應對策的諮詢公司,他們將導致危機出現的原因區分為天災(例如:暴風雨、地震等)、機械問題(例如:金屬疲勞等)、人為疏失(例如:誤導、誤傳等)與決策失當(例如:低估問題的嚴重性導致猶豫不決,甚至做了錯誤的決定)等四類,其中超過百分之六十的危機都是因為決策不當所造成的。

究竟企業應該如何才能做好危機管理?下列是幾項必備的要素:

事前充分準備
危機管理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事前準備功夫是否完善。首先,必須成立危機處理小組,而此團隊的成員應模擬演練在面對危機時如何因應衝擊。這有點像在飛機起飛之前學習緊急逃生方法。當然,大家都不希望有使用的機會,但也都心知肚明,錯過這項學習是不明智的。透過模擬演練將有助於增長臨危不亂、從容應變的能力。

此外,小組成員應包括行政長官和公關部門代表。此後,每當外界查詢有關企業危機處理,皆應該由發言人統一加以回答。

分秒必爭 追蹤情況
普遍來說,危機發生的頭幾天,通常是比較緊張的時候,其中一個最困難的部份就是必須在曖昧模糊的狀態下處理事情。依據有限的資料解讀,肯定與事實有所落差,也會產生矛盾不一致的現象。但是,倘若能在危機爆發的第一時間處理得當,往往成效也最為顯著。當然,仍要追蹤後續發展,瞭解最新狀況。因為,有些危機不見得可以馬上解除,有時會蔓延幾天到數週時間,此時處理的方式就需要依照狀況的不同有所變通。

諮詢外界的意見與觀感
危機通常是公司員工所引發的,而局內人想要客觀的查看問題恐怕很難。所以,必須和媒體接觸,瞭解他們如何看待危機事件始末,對企業的改善將會助益良多。

誠實為上策
精準和正確的消息來源是至關重要的,錯誤的訊息總會產生反效果。不過,如果公司習慣搞神秘,就難以做好危機控管。

眼光放長遠
不可因小失大。對上市公司而言,產品的瑕疵可能影響股價下跌,不僅會造成股東的權益受損、公司賠錢,還要重新建立商譽,取得顧客信任。 因此,企業不能對危機等閒視之。相反的,應該儘可能的誠實面對並解決問題。倘若企業能夠在危機中展現對消費者的重視,表現出對消費者的關心和承諾,努力彌補過錯,開發出更好的商品,大部份的消費者還是會願意給予第二次機會,再次購買其商品。

一般企業大多缺乏危機意識,往往要等到事情發生後,才抱著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心態來尋求解決之道。其實,對企業來說,危機管理應該列為現代企業必須修行的課題,從預防、處理到善後,每一個階段都需要謹慎小心,控管得宜,最後才能將危機化為轉機,重建聲譽,甚至提升企業及品牌形象。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職場英語 :面試篇—工作經驗
職場英語 :面試篇—工作目標
【從職場看世間】現代職場憂鬱症
職場秘密:8種不可追隨老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