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盧碧往北領先美中/吳德榮最後一役 贏得漂亮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劉力仁/台北報導〕還有一週就要退休,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這幾天仍坐鎮預報中心,帶領同仁正確修正盧碧颱風北彎路徑,領先美國專家兩天時間,漂亮地打贏氣象預報生涯的最後一戰。

10月21日下午,各國都認為盧碧颱風持續往西挺進,台灣氣象局率先指出盧碧即將從西轉北,並進一步修正往東北,鄰近的香港也修正路線,但預期北轉的時間較早,韓國、美軍、菲律賓、中國都持續原有路徑。

第二天,美國專家堅持盧碧西進論,CNN甚至質疑台灣氣象局獨排眾議的預報準確,但是吳德榮的團隊很篤定。

昨天,盧碧確實北轉了,各國紛紛改口,台灣氣象人員默默領先美國四十八小時。台大大氣系教授李清勝說,氣象局這次預報還不錯,展現國際水準。

吳德榮說:「這不是第一次領先啦,莫拉克我們也領先,過去五年年底全年颱風路徑預測評比,我們也比別國好。」只是外界都從災難看預報,有災難就怪預報不準確,他再怎麼解釋,外人都聽不進去。

吳德榮幾天跟往常一樣,看著電腦跑出來的預測路徑,逐一比對各種參數,進行修正。吳德榮謙稱:「我只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但這次敢率先大幅度修正,憑藉的正是他數十年累積經驗和功力。

吳德榮說,台灣跟美、日都取得同樣電腦預測路徑資料,但也同樣面臨海面氣象資料不足、僅供參考的窘境。

根據電腦資料 勤做人工修正

不同的是,他深信「電腦資料中常隱含不尋常的訊息」。美、日習慣先認為這份電腦預測資料是對的,再緩慢修正,他則認定這份資料是有誤差的,主動根據氣壓、氣流等各項氣象因子,逐一進行氣象學上「誤差的校驗」,邊校驗邊修改路徑,尋找這些「隱含的訊息」,才是勝出關鍵。

吳德榮說,預報員就是要這麼做,這份工作才有價值。但他感嘆說,只要出現天災,氣象局仍飽受批評,其實天災跟預報是兩回事,不然為何「氣象誤差越來越小,但災害卻越來越大」?

漂亮打完最後一役後,吳德榮即將離開最愛的氣象工作,未來如何打算?吳德榮語帶不捨地說:「先休息一陣子吧!」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