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七日歐美財經要聞

標籤:

【大紀元11月17日訊】

美9月企業存貨 降至4年最低

美國9月份的企業存貨,下降到4年以來最低水準,顯示出隨著消費支出成長,未來幾個月的訂單將會增長。

美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9月份的企業存貨減少0.4%,減幅低於預期,企業的存貨總值下降到1.3兆美元,達到2005年11月以來最低水準。企業銷售則是下降0.3%,反映出汽車的需求大幅下滑。上半年美國企業消化庫存的速度最快,支撐了下半年的經濟成長,隨著消費者和企業開始增加支出,加上出口成長,促使製造業的業績回升,可望推動經濟成長持續到明年。

德9月製造業就業人數年減4.4%

德國統計局表示,和德國經濟息息相關的製造業,9月的就業人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4,4%,總工作時數也縮減了8.9%。

德國統計局指出,在大型製造業公司5百萬名德國勞工當中,今年9月的人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23萬3千人。德國身為歐洲地區最大的經濟體,非常依賴製造業的產品出口,例如電機業大廠西門子(Siemens)、鋼鐵大廠蒂森克魯柏(ThyssenKrupp)、著名車商福斯(Volkswagen)和BMW。由於許多德國企業為了節省人力成本,縮短工作時間,導致9月的總工作時數縮減了8.9%。

CIT 3Q虧損增至10億美元

美國商業貸款公司CIT集團,第3季的淨損超過10億美元,該公司正在努力,希望在今年底以前再次脫離破產命運。

從經濟衰退、企業信貸市場惡化以來,CIT已經連續10季虧損,由於第3季受到破產的影響,流失大量客戶,導致CIT的營運更加艱困。該公司第3季持續虧損了10.3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虧損3.01億美元。營收由5.67億美元下滑到5.341億美元。CIT在第3季擁有691.9億美元的資產,債務高達641億美元。

汽車業過剩產能逾120座組裝廠

全球汽車的銷售開始回穩,但是市場認為,全球汽車業在過去兩年的整合、重整和瘦身等方式,並沒有解決產業虛胖的問題,未來還有緊縮的空間。

汽車業顧問公司CSM全球指出,目前全球汽車業一年的產能,足以製造8千5900萬輛汽車,比今年預料的銷售量超出3千萬輛,相當於120座組裝廠的產能,將拖累業界的產能利用率降低到65%。雖然未來6年的全球汽車銷售將成長2千5百萬輛,但是整體產能利用率只有85%,產能過剩的情況還是很嚴重。專家認為,應該讓更多沒有競爭力的品牌被自然淘汰,才能降低生產量。

可口可樂營收 2020年前增1倍

全球最大的軟性飲料製造商可口可樂宣布,希望在2020年以前,將公司和旗下裝瓶廠的營收推高1倍,達到2千億美元,利潤也將跟著提高。

可口可樂公司(Coca-Cola)希望在2020年以前,將每天販賣的軟性飲料提高1倍以上,達到30億個單位。如果可口可樂和裝瓶廠達到2020年的目標,將可創造1千3百億美元到1千5百億美元的現金流入,並且將重新投資320億美元到370億美元。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力量增強、都市化增加,以及中產階級擴增,都有助於該公司中長期的成長。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十一月十一日亞洲財經要聞
十一月十二日亞洲財經要聞
十一月十三日亞洲財經要聞
十一月十六日亞洲財經要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