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雄心不敵金融困境現實 杜拜幻影成泡影

標籤:

【大紀元11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曹宇帆特拉維夫特稿)當杜拜成功學的口號震天價響還縈繞耳際,上週卻傳出國營的杜拜世界集團(Dubai World)陷入倒債危機。杜拜沙漠造鎮的傳奇成海市蜃樓,正是泡沫經濟又一例的最佳寫照。

2008年9月雷曼兄弟一夕瓦解,金融海嘯震波席捲全球。當全球金融秩序尚未平復之際,杜拜世界集團發表要求展延償還600億美元債務的聲明,再度震撼全球。

當然,與美國與歐洲國家為減緩金融海嘯衝擊,灑下約3兆美元銀彈填補漏洞的大手筆相較,600億美元似乎顯得小巫見大巫,也因此7大工業國的英國首相布朗與法國總理費雍一致認為,杜拜風暴不會殃及全球。

但杜拜不過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內的酋長邦國之一,卻能捅出數百億美元資金的缺口,就比例原則而論也確實夠驚人的,當各方焦點關注於各大金融機構盤點損失與清理戰場之外,杜拜神話破滅的原委更值得深究。

這座炫麗的沙漠黃金城,起初不過是濱臨海灣的小漁村,當地居民藉著捕魚及海底珍珠為生,過著靠海吃海的日子,1966年發現石油,掀起全球關注杜拜的第一波熱潮。

但杜拜的石油蘊藏量有限,至今靠石油賺取的收入,僅佔當地年度GDP的2%,單憑石油經濟撐不起杜拜經濟的一片天。

但以色列「國土報」(Haaretz)的分析文章說,1990年的波斯灣戰爭,雖嚇跑了不少外商與投資者。但10年後杜拜闢建自由貿易區吸引外商重新歸隊,更多熱錢與淘金者湧入。

商業蓬勃發展,當地政府順勢喊出,要打造杜拜成為中東金融、觀光與運輸中心的強烈企圖心口號,開啟了舉世矚目沙漠點石成金的篇章。

包括興建高800公尺的世界第一高摩天樓「杜拜塔」(Burj Dubai),估計共160層,明年可完工,去年11月初正式啟用、號稱全球最大的「杜拜購物中心」(Dubai Mall),緊鄰在旁。

而豪奢至極的人工棕櫚島(Palm Jumeirah)更是世界第八大奇景,足球金童貝克漢與好萊塢票房男星布萊德彼特(Brad Pitt))皆在此置產,島上名聞遐邇的帆船飯店,標榜全球僅有的7星級水準,使杜拜的傳奇更添夢幻色彩。

但杜拜的野心還不止於此,2008年10月,另一家當地國營公司棕櫚樹(Nakheel)又宣布蓋一座超越杜拜塔至1000多公尺的高樓。

這些令人驚心動魄又看似永無止盡的擴張,若在經濟景氣房地產榮景可期時,借貸融資投入開發或許還能力抗風險,但當美國次級房貸風暴戳破衍生性金融商品營造的泡沫經濟時,開發雄心面臨難敵金融困境的現實。

據英商匯豐銀行估計,當今杜拜的房地產價值,僅最高峰時期的1/2,而過去5年杜拜追趕房地產狂飆的熱潮,當地政府借貸100億美元,國營企業借貸約700億美元,總計約800億美元的債務,更形雪上加霜。

除了內部的過度開發,近年杜拜又大舉增加對外國際金融的投資,包括2007年杜拜世界集團斥資51億美元,買下美國娛樂產業巨擘米高梅公司約10﹪股份,以及投入30億美元購買德意志銀行與渣打銀行股份。

但金融海嘯使米高梅的股價從84美元跌破20美元,德意志與渣打的股價也因此大幅縮水,對外投資沒賺反賠,又增加杜拜債務的負擔。

國際匯率市場的巨變,也是杜拜一夕崩盤的關鍵因素。自去年起美元貶值幅度超過預期,波斯灣地區的國家與杜拜的物價攀升,通貨膨脹率連續多月維持2位數。

美元走弱加上內部過度開發,對外投資又失血認賠,杜拜國營企業發生倒債危機,絕非偶然。

開發固然是人類文明前進的動力,但杜拜雲霄飛車式的暴起暴落如繁華夢碎,是泡沫經濟範例的又一鐵證,更說明經濟發展需回歸基本面,向下紮根才能收滴水穿石之效。

相關新聞
杜拜倒債效應延燒 國際油價漲跌互見
杜拜危機損及波灣僑匯 印度評估經濟衝擊
美銀:杜拜危機恐切斷新興市場資金潮
杜拜信貸危機  阿布達比選擇性伸援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