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高縣漁港運進大批烏魚 來源不明

【大紀元12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守國高雄縣16日電)高雄縣沿海進入冬季迄今,尚未捕獲任何烏魚,但茄萣鄉興達漁港、梓官鄉蚵仔寮漁港魚市場近來有貨車運進大批烏魚,對於烏魚來源,工人都以「進口」、「人工飼養」含糊答覆。

這些烏魚以保麗龍箱密封包裝,由貨車運進魚市場卸載,工人馬上剖腹,取出母烏魚卵巢、公烏魚膘、烏魚胗,再依各種不同部位販售。

魚市場外則有漁民焙製烏魚子,形體、顏色都不佳,有的烏魚子黝黑。雖然業主表示,這是「血子」,但有經驗的漁民表示,這是不新鮮烏魚卵巢焙製後出現的狀況。

漁民傳統觀念中,「血子」是最頂級的烏魚子,內部出現血絲,但整體還是黃澄澄,很亮眼。

高縣路竹、茄萣、彌陀、梓官等鄉有人工飼養烏魚,其中,路竹鄉產量最多。台南縣也有人工飼養烏魚。

按漁民作業習慣,載運到魚市場販售的魚貨,都以塑膠籠裝盛,再加碎冰保鮮,很少以保麗龍箱子包裝。漁民質疑,運進魚市場的烏魚可能來自中國大陸。

縣府農業處漁業管理科則表示,未准許大陸烏魚進口。

烏魚每年冬至前後10天穿越台灣海峽,進入新竹海域向南迴游,沿海漁船伺機出發捕撈。近幾年來,中國大陸漁船在浙江、福建沿海圍捕,加上全球暖化,沿近海水溫高,烏魚往更深層海域迴游,台灣西部海域烏魚捕獲量驟減。

高縣茄萣鄉興達港曾是南台灣烏魚重鎮,每年烏魚汛期漁船聚集,他縣市捕烏魚的巾著網漁船也寄港販售魚獲,熱鬧異常。但近10年來漁船驟減,今年只有1組巾著網漁船,迄今未出海作業。



烏魚不語(2) 高雄縣沿海尚未捕獲任何烏魚,但茄萣鄉興達港、梓官 鄉蚵仔寮漁港魚市場已有貨車運進大批烏魚卸載,漁民 都以「進口」、「人工飼養」含糊答覆烏魚來源。//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