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中產家庭正在消失

標籤: ,

【大紀元2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滕冬育編譯報導)根據多倫多大學的一項研究,大多倫多地區的中產家庭日益減少,低收入家庭則急劇增加。

據多倫多星報報導,自從2001年至今,多市的15個中產收入社區消失,其中大多數淪為低收入社區。低收入社區的家庭收入通常低於多倫多家庭平均收入20%至40%

研究顯示,士嘉堡(Scarborough)和北伊陶碧穀(Etobicoke)地區的中產家庭急速減少;賓頓(Brampton)市、密西沙加和Durham一些地區的民眾家庭收入也在減少。

在1970年代,大多倫多地區的905個社區屬於中產收入社區,而到2005年,這個數字下降了61%。多倫多大學的研究員David Hulchanski表示,在2000至2005年之間,多倫多及低收入社區(社區居民家庭收入低於平均收入40%或者以上)增加了50%之多。

這項研究分析了加拿大統計局1971年至2006年之間的人口普查資料,發現多倫多的中產階級社區正在消失,而且多倫多被劃分為三個地域,城市1:民眾收入一直在上漲;城市2:民眾收入不變,但城市規模在減小;城市3:在過去的30年中,居民的收入在逐年減少。

Hulchanski表示,政府不需要對這種情況負責,“這是一個國家性的趨勢,是由聯邦和省政府的政策,以及經濟的發展造成的(多倫多不同的社區結構)。”

Hulchanski說,全民醫療系統(universal health care)和社會救濟幫助建立了中產階級群體;但是將某些社會服務從省政府轉到地區政府,以及缺少可負擔的房屋和工作保護等因素,讓中產階級逐漸走向衰敗。

Hulchanski說:“在1970年代,你從未聽說過麥當勞的工作(McJobs)或者是沒有福利的兼職工作,這在25年前是讓人吃驚的事,而現在卻非常正常。”

Hulchanski表示,2006年的人口普查資料證實了中產階級的日趨減少以及富人社區和低收入社區間的兩極分化。從2001年至2006年,富人社區的個人收入增長了14%,而低收入社區的個人收入漲幅則很小。

在1970年代,多倫多是一個以中產階級為主的城市,在其520個社區中,有341個為中產階級社區。窮人則一般住在市中心。

30年後的今天,城市被重新的劃分了。富人住在Yonge附近,近服務和公交系統。Yonge街附近居民的年平均收入為9萬元;近年來數量迅速增加的收入較低的社區集中在多倫多的半郊區,也就是1950年代中產階級居住的地方。2006年,這些社區占多倫多總社區的40%,其中61%的社區居民是移民,這些社區居民的平均收入為2.9萬元。

夾在這兩種城市之間的是規模日益減小的城市2,居民的收入變化不大,人均收入為3。57萬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組圖:多倫多節禮日購物人潮洶湧
專家:加零售業明年與美國一樣慘澹
經濟不景氣  加餐飲業逆勢成長
加安大略省彩票業者中獎率偏高  警方調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