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

趙抃與老兵

北宋時,有位清官名叫趙抃(1008年─1084年,謚「清獻」,故後人多稱他為趙清獻)。他在歷史上很有名氣。明清時代的少兒啟蒙教材《幼學瓊林》中有一句:「趙清獻,世號鐵面御史」,就是指趙抃當官時正直無私,不計個人名利,彈劾不避權貴,故而世人給他送了一個「鐵面御史」的稱號。

今天,我要給大家講的就是這個趙抃趙清獻先生與他身邊的一個老兵的故事。據《宋稗類鈔》記載,趙抃赴四川當官時,一天傍晚,突然見到一個頭插杏花的妓女,覺得她很漂亮。一時之間就放鬆了自己,和她開玩笑道:「頭上杏花真可幸」,那妓女聽後便接了一句「枝頭梅子豈無媒」,對仗對得非常工整。

因為古代中國人很重視文章詩賦方面的才藝,特別是當官的都是通過科舉考上來的,文化水平都不錯,往往都有一顆愛才之心。趙抃一聽,覺得她還挺有文采的,更喜歡她了,正所謂「憐香惜玉而心動者」,一時之間就沒有察覺這顆愛才之心背後隱藏著的色慾邪念。

到晚上,趙抃便叫親隨的老兵去把那個白天頭戴杏花的妓女叫來。老兵知他動了色心,但因深知主人,便也沒有當面抗命。

老兵走後,趙抃就在屋中等待,可左等右等老兵都沒有帶人回來。趙抃就有點不耐煩地開始在屋中踱步慢行,忽然之間他就清醒了過來,馬上想起了道德規範、人倫禮法,當時就高聲對自己大叫道:趙抃不得無禮!接著就馬上派人給那位老兵傳令:萬不可帶那妓女過來。正在此時老兵卻從屏風後跳了出來。趙抃一見就覺得很奇怪,問他怎麼回事。老兵答道:我深知你為人正直,知道你不過是一時誤被此邪念所迷,不到一個時辰必能排除邪念清醒過來,所以雖奉命卻根本不曾去。

看了這則古史逸聞,最初只覺得有趣,細一想覺得有很多可思索之處。老兵能陽奉陰違抗命不去,隱於幕後等待趙抃自己覺悟,讓趙抃自己給自己留下一個深刻教訓。那麼想必首先這位老兵也是一位正人君子,所以他才有膽量不執行主人的亂命;另外他大概也是久跟趙抃之人,所以深知主人實乃正人君子,只不過暫時動了色心而已。

參考資料:《宋稗類鈔》

──轉自正見網(有刪節)

責任編輯: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