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抃與老兵

作者:佚名
font print 人氣: 242
【字號】    
   標籤: tags: , , ,

北宋時,有位清官名叫趙抃(1008年─1084年,謚「清獻」,故後人多稱他為趙清獻)。他在歷史上很有名氣。明清時代的少兒啟蒙教材《幼學瓊林》中有一句:「趙清獻,世號鐵面御史」,就是指趙抃當官時正直無私,不計個人名利,彈劾不避權貴,故而世人給他送了一個「鐵面御史」的稱號。

今天,我要給大家講的就是這個趙抃趙清獻先生與他身邊的一個老兵的故事。據《宋稗類鈔》記載,趙抃赴四川當官時,一天傍晚,突然見到一個頭插杏花的妓女,覺得她很漂亮。一時之間就放鬆了自己,和她開玩笑道:「頭上杏花真可幸」,那妓女聽後便接了一句「枝頭梅子豈無媒」,對仗對得非常工整。

因為古代中國人很重視文章詩賦方面的才藝,特別是當官的都是通過科舉考上來的,文化水平都不錯,往往都有一顆愛才之心。趙抃一聽,覺得她還挺有文采的,更喜歡她了,正所謂「憐香惜玉而心動者」,一時之間就沒有察覺這顆愛才之心背後隱藏著的色慾邪念。

到晚上,趙抃便叫親隨的老兵去把那個白天頭戴杏花的妓女叫來。老兵知他動了色心,但因深知主人,便也沒有當面抗命。

老兵走後,趙抃就在屋中等待,可左等右等老兵都沒有帶人回來。趙抃就有點不耐煩地開始在屋中踱步慢行,忽然之間他就清醒了過來,馬上想起了道德規範、人倫禮法,當時就高聲對自己大叫道:趙抃不得無禮!接著就馬上派人給那位老兵傳令:萬不可帶那妓女過來。正在此時老兵卻從屏風後跳了出來。趙抃一見就覺得很奇怪,問他怎麼回事。老兵答道:我深知你為人正直,知道你不過是一時誤被此邪念所迷,不到一個時辰必能排除邪念清醒過來,所以雖奉命卻根本不曾去。

看了這則古史逸聞,最初只覺得有趣,細一想覺得有很多可思索之處。老兵能陽奉陰違抗命不去,隱於幕後等待趙抃自己覺悟,讓趙抃自己給自己留下一個深刻教訓。那麼想必首先這位老兵也是一位正人君子,所以他才有膽量不執行主人的亂命;另外他大概也是久跟趙抃之人,所以深知主人實乃正人君子,只不過暫時動了色心而已。

參考資料:《宋稗類鈔》

──轉自正見網(有刪節)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士兵所送題目,竟然沒有一點差錯!就這樣,華士的考試,全都答對了,考試結果名列前茅...
  • 睡蓮
    唐代的沈嘉會,在太宗貞觀年中任校書郎。因為犯事被發配到蘭州,思歸之心十分迫切。每天早晚,常常向東拜祭泰山,希望早日能活著回到那裡。
  • 劉鄩認為晉國的軍隊都在魏州,晉陽一定空虛,打算用奇計襲取晉陽,於是暗中率領軍隊從黃澤西進。晉軍奇怪劉鄩軍隊好幾天都沒出來,寂靜無聲,便派騎兵去偵察,只見城中沒有煙火,但卻不時出現旗幟順著城堞來回走動。
  • 清朝乾隆年間,兩江制府(官職名)黃太保巡查到了鎮江府。船剛在京口靠岸,他脖子上掛的極為珍貴的串珠,便忽然不見了。他大吃一驚,命令地方官員嚴加搜捕,限一個月內將串珠交出來。縣官接受了命令,回去就叫差役四處搜查,但是一點蹤影也沒有。眼看一月限期將到,催逼、鞭打的辦法都用了,也不起作用。縣令苦思冥想,束手無策,便離開縣衙,微服私訪。
  • 後梁帝下詔,命令吳越王錢鏐大舉討伐淮南。錢鏐(音流)任命節度副大使錢傳瓘為諸軍都指揮使,率領五百艘戰船,從東洲出發攻打吳國。吳國派遣舒州刺史彭彥章及副將陳汾抵禦吳越軍隊。
  • 曹州(今山東曹縣一帶)人於令儀,原來是個以販賣貨物為業的小商人。他為人寬厚,從不欺騙人,晚年時家道殷實富足。
  • 契丹王召韓延徽來,與他談話,非常喜歡,於是讓他做自己的主要謀士,一舉一動都要徵求他的意見。韓延徽開始教契丹人建立幕府,辟置僚屬,修築城郭,建立城市里巷,用來安置漢人,讓他們都有配偶,開墾種植荒田。
  • 明代山東東阿縣有個叫侯鉞的人,他少年時家境貧寒,全家只靠幾畝薄田維持生計。他雖是貧苦人家的子弟,可生的眉清目秀,體貌端莊,儘管年紀不大,卻通情達理,見識不凡。父母對他也格外鍾愛,從小便讓他讀書識字,吟詩作文。這侯鉞在讀書識字之餘,對畫畫十分感興趣,一有時間便畫畫,父母也從來不加限制。
  • 沈起鳳有個叔叔名叫沈鳴皋,字楚鶴,任直錄保定府太守。他管理下屬,治理民眾都很嚴歷,總是堅決貫徹上級的旨意,因此在當時的官場上便有了「能吏」之名。
  • 這戶人家的主人的本意,只不過是用此地有妖怪占據的話語嚇唬孩子們,可他有求的這句話,卻成了妖怪堂而皇之的霸佔此地禍害人的把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