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經濟週期下滑開始

【大紀元3月25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石山報導)中國的一項最新的關於中國宏觀經濟的報告稱,中國經濟週期性下滑才剛剛開始,最近兩個月一些經濟數據的好轉難以啟動全局性的經濟回暖。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3月20日發表的這份報告,主要是關於中國宏觀經濟走向的。報告認為,最近兩個月中國工業層面的指數轉好,這是中國政府刺激性政策的產物,也有去年存貨過度調整的原因,但這一好轉並沒有堅實的需求基礎,也沒有因應的結構支撐。報告認為,中國經濟的週期性下滑目前剛剛開始展現,並不是已經開始見底反彈了。

美國紐約城市大學經濟學教授周炬源也認為,過去兩個月中國部份工業採購經理指數跌幅減少,還不能說明中國的宏觀經濟已經開始回升。「現在如果說中國經濟已經轉好了或者是已經停止下滑了,我想是言之過早了。現在是3月下旬,還看不出來達到了一個谷底,然後可以用一個V字形挑上來,這還言之過早。」

周教授表示,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是對外貿易依賴度過大,由於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國的經濟還沒有回暖,因此中國經濟仍然需要一段調整時期。

「出口部門占中國GDP的43%,將近40%以上的生產要靠外銷。現在,因為金融危機帶動的經濟衰退,很難用擴大內需來補足。」

中國人民大學的報告,提出了中國經濟下滑的九個原因,其中國際經濟不景氣導致中國出口下降的因素排在重要位置。其它的原因還包括:居民消費信心下跌,國民收入增長減緩,失業問題嚴重,製造業產能過剩嚴重,政府財政形勢惡化,以及國民增加存款和減少消費的意願明顯等。原中國體制改革研究所研究員,美國當代中國問題研究雜誌主編程曉農則認為,過去十年中國經濟的增長模式主要依靠出口,這種經濟增長模式,不可能支撐中國這樣的大國保持長期的經濟增長。

「首先,經濟增長本身是政府用投資強力拉動的;另外一個問題是,由於收入兩極分化,絕大多數消費者缺乏消費力。這樣的經濟沒有持續性;第三個就是中國要靠國際市場來養活。中國政府的這種想法本身是幼稚的。我基本認為中國經濟本來的增長就是很畸形、很異常的,不具備任何可持久性。所以,陷入長期的困難也是必然的。」

最近以來,中國經濟學界對未來中國宏觀經濟的判斷出現分歧,程曉農認為,中國人民大學的這份報告,相對而言比較接近中國的現實情況。

「 我認為中國人民大學的這個報告相對來講比較接近實際,儘管它也不敢把話講得完全那麼直白。我認為,實際情況比中國人民大學講的還要糟。當然可以理解,因為人民大學畢竟不敢和官方完全唱反調。中國政府現在正在千方百計地給企業和老百姓打氣。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大學的報告講幾句實話就已經很難能可貴了。 」

報告所得出的結論是:中國經濟的外部環境持續惡化,內部支柱產業持續低迷,中國經濟刺激政策效率的不確定,以及中國社會承受經濟波動衝擊的能力較弱,都會決定中國宏觀經濟下行通道的長度和不確定性。程曉農估計,中國可能會經歷一個相當長的經濟下滑週期。(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大學起薪26474元  碩士31363元/高學歷新鮮人 「薪」情低落
專訪何俊仁: 中共一直干預香港政治
泡沫和房奴:走近中國房地產市場
河北省水源告急 北京堪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