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擴大公建對比十大建設 執行力是成敗關鍵

人氣: 3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瑞弘台北13日電)故總統蔣經國擔任行政院長時提出十大建設,相對於政府現在推動的擴大公共建設計劃,同樣有「今天不做,明天後悔」的急迫性,擴大公建能否如十大建設一樣成功,執行力是關鍵。

今年是故總統蔣經國百年誕辰,蔣經國除晚年推動民主改革外,最為人著稱的就是在他擔任行政院長時,為因應第一次石油危機,推動十大建設。蔣經國於民國62年12月24日在陽明山國大年會宣告,政府將投下鉅資從事十項建設,限期5年完成。

這十項建設,不僅是中華民國建國史上前所未有的建設工程,在國際上也不多見。當時在政府強而有力的推動下,十大建設逐項完成。

在副總統蕭萬長眼中,這十項建設不僅幫助台灣度過難關,也使台灣加速自以勞力密集為主的輕工業,轉變為以重、化工業為主的經濟,此一結構轉變,也為台灣後來高科技工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如今,金融海嘯來襲,台灣面臨比第一次石油危機更大的衝擊,政府也採取擴大內需方式因應。總統馬英九多次引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的言論表示,「財政政策是當前最重要的方向,因為已經無法靠貨幣政策解決大部分的問題,尤其是政府的投資,乘數效果也會最大。」

行政院於是推動4年新台幣5000億元擴大公共建設計畫,選定20大重點投資建設,包括都會區捷運、高快速公路安全網、橋樑及危險路段緊急改善、老舊校舍整建、農村再生、下水道建設、國際航空城、都市及工業區更新、離島海運設施、促進就業等。

正如蕭副總統所言,行政院推出的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計畫,已具備當年十大建設的內涵。當年蔣經國為了推動十大建設,喊出「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名言,府院黨為了擴大公建計畫,也把它當成頭等大事處理。

立法院上週通過擴大公共建設計劃第一年的特別預算後,馬總統史無前例召集行政院長劉兆玄、立法院長王金平和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召開記者會說明,加上最近幾天府院黨紀念蔣經國,多次提起十大建設,一方面強調對擴大公共建設計畫的重視,更是藉此連結擴大公建和十大建設,爭取全民支持。

十大建設從63年開始興工到67年完工,總投資額約佔該期間國內生產總值(GDP)6%,如果加計其他項目,5年間公共投資總額占當時GDP比率達到13%,對比當前的擴大公共建設計畫4年5000億元,平均每年1300億元,占目前GDP12兆元的1%,即使加計其他投資,預估今年公共投資總額為也僅占GDP的比率只約6%,僅及十大建設期間的一半。

兩相比較,以當前經濟衰退更甚於60年代,公共建設的興工迫在眉睫,政府的確無法拖延,各界也期待早日執行此一特別預算,以利經濟復甦。

不過,蔣經國當年以威權時代背景,推動如此巨大的建設,儘管有質疑的聲音,尚不足以成為阻擋的力量,如今是民主時代,就如同馬總統所形容,育嬰假的議題在蔣經國時代一聲令下大概就通過,但現在就會有各種不同的意見。

不僅意見多會耽擱計畫的進行,無法如同十大建設,從爆發石油危機到正式提出,歷時僅短短3個月,更關鍵的是執行效率的問題,如果各級政府不能徹底發揮執行力,再好的計畫恐怕也無法提振經濟。

不論是十大建設、擴大公共建設計畫,都是希望在不景氣的年代為台灣打好基礎,等待景氣好時能乘風再起,相關政府單位必須上緊發條,各司其職,執行的好好執行、監督的好好監督,讓擴大公共建設計畫真正能產生效益,等待下一個經濟景氣循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