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城語】真假綠芽

連城

【大紀元5月12日訊】中共副總理王岐山日前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表示,世界經濟衰退尚未見底,形勢依然嚴峻,並呼籲各國採取措施,刺激經濟增長。中國人行的一位副行長,昨日也稱,國內經濟形勢依然嚴峻,不過刺激經濟措施效果正在顯現。兩位官員如此看重刺激措施帶來的作用,不免令人有些心慌!
中國的財政刺激無疑是全球最猛、最重的。人行昨日公佈最新數據:4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5,918億元,雖然較前三個月的「瘋狂增幅」顯著放緩,但依然屬於高成長範圍。1月至4月各項貸款總共增加5.17萬億元人民幣。

CSLA上週發佈研究報告指,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改善至擴張領域,工業產出也有所回升。該行主要研究人員據此認為,中國刺激經濟卓有成效。中國製造業近來的幾個數據,被一部份人視作是預示全球復甦的「綠芽」。但是,其他數據與此判斷未能配合。

國家統計局昨日公佈,4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降1.5%,環比降0.2%,是連續第三個月錄得負增長。雖然工業產出有所回升,工業品出廠價跌勢則是有增無減:1月至4月分別下跌3.3%、4.5%、6%和6.6%,反映龐大刺激難緩通縮壓力。未能與工業生產數據匹配的是,大宗商品及以及能源價格也呈負增長,今年頭三個月依次下滑5.3%、7.1%及8.9%。

專家們指出,原油與石油產品的需求,歷來是中國高速發展的重要指標。汽油的需求目前雖然無甚改變,但是工業用的燃料油需求,在今年第一季度顯著減少12.6%。有報告顯示,中石油、中石化今年4月份業沒有達到預期的銷售目標,未來數月料將削價求售。與工業直接相關的全國工業用電量,在第一季度,同比下降8.38%。反映整體製造業情況的電力消費,與燃料油需求轉弱相當吻合。

中國的復甦綠芽很有可能只是假象。我知道,這種看法確實令人遺憾與焦急,但是正確認知問題是走向復甦必要的一步。中國的虛假資訊很容易將經濟所處的困境遮掩,也矇騙了許多人。有網友抱怨,人們可以對西方政府推出的刺激方案如此不以為然,卻相信中國可以通過國家的委員會機構有效分配資金,讓國有銀行放貸給國有企業。

一如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所說,中國需要的不是刺激而是改變。掙扎於破產邊緣的美國汽車業,正是產能過剩的經濟困局不能依賴刺激解決的活例子。目前的經濟困局實際上是結構性的,刺激是將問題從今天推到明天;拖到明天,問題恐怕會更大。◇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中國「經濟奇蹟」的背後
【香江城語】國家儲備局吸銅忙
【新紀元】吳惠林:中國經濟還能紅下去嗎?
專家:貿易並非中國經濟減緩關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