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今天的台灣英雄:林榮耀放下身段扎根科教

人氣: 15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10日電)75歲的中研院院士、台大生化所榮譽教授林榮耀,多年來與參加國際科展學生一起擠經濟艙、睡雙人房,下鄉巡迴宣傳「如何做好科展」。他笑說「我是院士,卻忙這些雞毛蒜皮事,也曾掙扎過,但我放不下」。

林榮耀不久前獲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推薦、教育部核定頒發三等教育文化專業獎章,理由是「推展教育、促進國內外教育文化交流有特殊貢獻」,而不是一般人認為中研院院士較可能獲得推薦的「提升學術水準有顯著貢獻」理由。

不是說林榮耀的學術成就不高,而是沒有他,就沒有今天台灣學子多次在美國國際科學展覽競賽 (ISEF)發光發熱。

談起一頭栽進台灣科展教育扎根的緣起,林榮耀說,他在國科會生物處處長任內,有一天從台北搭火車到新竹清華大學演講,在火車初遇當時已卸任的科教館館長田長模,兩人話語投機,下車前田長模邀請他擔任全國科展評審,他隨口答應。此後20多年,他對台灣科展教育扎根工作付出極大心力。

雖然早在國科會生物處長任內就與科教館結緣,科教館也多次邀請他擔任國際科展評審召集人,但因公務繁忙,直到卸下公職,重回台大任教後,科教館1993年才如願邀請到林榮耀指導參加ISEF國際科展的學生,建立參加國際科展學生選拔制度。

早在1982年,科教館就開始派學生參加ISEF國際科展,到1992年止共參加11屆,派出36人次,獲得16 項大會獎、27項大會特別獎;從1993年到2008年止,派出124人次,獲得1項英特爾(Intel)青年科學家獎(ISEF首獎)、8項類科首獎、65個大會獎及94個大會特別獎,成績大大提升。

早期參加國際科展成績不穩定其來有自。林榮耀說,之前選拔參加國際科展選手,都是直接從全國中小學科展中選優秀選手參加,實驗器材、指導老師都用高中現成有的,比各國選手參加ISEF的科展作品相較,別人用的是大學專業實驗室的儀器、指導老師是頂尖的大學教授,高下立判。

為提高參加國際科展選手水準,林榮耀訂定嚴格的國際科展選拔標準,將頂尖的大學師資引進科展評審團,同時與當時的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商量使用中研院的實驗室做實驗,選手出國比賽前1年,每個週末都要集訓,慢慢才將台灣選手參加ISEF國際科展的成績拉上來。

林榮耀說,除了實驗器材、師資提升外,特別嚴禁靠父母、師長關係成為國際科展選手,一切都是公開、透明。「不過,父母是權貴,小孩真的聰明時例外」。

他想起前主計長韋端(後改名韋伯韜,現任台灣菸酒公司董事長)與前中視董事長鄭淑敏的女兒韋韶明,就讀台北市金華國中三年級時代表台灣參加1999年ISEF科展,得到生物類科首獎。「她一個小女孩對著評審團滔滔不絕解說,評審團離開時,她又主動拉了評審團主席回來,再講解一次給他聽」,「當時,我就知道韋韶明會得大獎」。

參加國際科展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培養孩子對科學研究的興趣,進而提升國家科學研究能力,促進人類福祉,因此,林榮耀說「題目一定要有原創性,不能Me too」。題目訂好後,「動手去做」,比其他所有一切更重要。

林榮耀表示,實驗是科學之母,所有經科學實驗所獲得的數據,都必須禁得起挑戰,反覆不斷實驗、檢討數據、討論變因,都是做科學研究必經之路。雖然評審提問只佔科展作品評分的35%,「其實卻是代表100% ,沒親手做實驗,與結果零是同樣意思」。

林榮耀喜歡指導學生如何做科展,但也曾有過掙扎的時候。1996年他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就掙扎頗大。

他笑說,「當時的想法是殺雞何必用牛刀」、「怕被人家笑,都忙一些雞毛蒜皮事」。不過,想到許多大學教授都是在他的號召下,不辭勞苦指導參加國際科展的選手,他就一直做,做到現在。「教育文化專業獎章應該頒給所有指導教授才對,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

科教館實驗組輔導員陳香微說,林榮耀雖貴為中研院院士,但至今14次擔任出國隨團指導教授,不分教授、選手,每次都是坐經濟艙、睡雙人房,完全無私付出,得獎實至名歸。

問林榮耀指導學生參加國際科展最快樂的事是什麼?他說,學生領獎時,司儀明知大會規定名冊上的參賽國籍為「Chinese Taipei」,卻仍喊出「Taiwan」。還有就是每年都有就讀大學的培訓選手,抽空回到培訓營,指導培訓中的學弟妹或分享經驗,「讓我感到台灣的未來是有希望的」。

至於何時才會卸下重任?林榮耀說,現在已欲罷不能,「會做到做不下去為止」。980610

「今天的台灣英雄」專欄部落格網址:http://www.cna.com.tw/TWHero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