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科學家發現緩慢地震現象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7月15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貝倫台北報導)台灣的科學家認為,他們發現了每年襲擊台灣島的颱風能夠引發他們所說的“緩慢地震”的跡象。

*台美科學家發現颱風引發地震*

台灣東部是西太平洋形成發展的熱帶氣旋“強颱風”通常的路徑。那裏也是地震多發地帶,座落在菲律賓構造板塊和歐亞板塊相遇的斷層線上。

台北的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劉啟清和來自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卡內基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在四年的時間裏,繪製了斷層線周圍區域的截面圖,以探測地表以下深層岩石的變形和移動情況。結果他們對一個不大可能的現象感到迷惑不解,那就是颱風看來在非常緩慢地引發地震。

科學家們由此得出推論:由颱風造成的大氣壓力降低,導致斷層鬆動或者通過緩慢地震的方式來釋放積累的能量。

由於構造板塊互相摩擦,分開或者發生碰撞,因此絕大多數地震都是迅速猛烈爆發。這種地震通常在幾秒鐘或者幾分鐘之內就會結束。相反,緩慢地震不是猛烈爆發,而是需要持續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的時間。

劉啟清表示,較長時間內小規模能量的釋放降低了危險的地震猛烈爆發的可能性。他說:“按照推測,沿著這個板塊的邊緣一定會有非常迅速的應力集中。但是我們沒有發現有足夠的地震來釋放這些應力。根據我們的研究結果,我們發現有另外一種有別於普通地震的方式,我們稱之為緩慢地震,這種方式釋放出地殼內的大部份能量。這讓我們感到更加寬心,因為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將變小。”

每年台灣都會發生大量地震,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小地震,人們難以察覺。但是在1999年,一場裡氏7.6級地震造成台灣中部2000多人喪生,那場地震是近年來台灣發生的破壞力最大的地震。

*藉助現代設備探測到緩慢地震*:

科學家們藉助埋藏在地下200到270米深處的一種被稱為鑽孔應變計的試管形狀的儀器,以及全球定位系統裝置,探測到原來無法探測到的岩石移動和變形。

從2003年到2007年,研究人員發現了20次緩慢地震,這些地震持續時間從幾個小時到一天多不等,其中11次緩慢地震和颱風同時發生。

*地震新難題有待研究破解*

中央研究院一位名叫李太楓的天體物理學家最早發起了美國和台灣之間的這項合作科研。他說,這個發現又增加了一個新的地震難題。他說:“作為物理學家,你希望搞清楚有關能量的問題。我認為在能夠積蓄多少能量以及通過地震會釋放多少能量之間,仍然有些空白點。我認為我們的研究方向是對的。這是第一個重要的研究結果,當然不會是最後一個研究結果。”

這些研究人員將繼續蒐集研究地點的數據,並且希望把研究擴大到台灣東部同一板塊邊緣的不同區域。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