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蟲剋蟲 利弊得失難計算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7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于佳編譯)害蟲和有害植物,每年造成的損失可達上億美元。人們想盡各種辦法去對付災害,減輕損失。很明顯,噴洒殺蟲劑和除草劑已經過時,因為那會污染空氣和地下水。于是人們想到了生物控制的方法——引入害蟲或有害植物的天敵,來控制害蟲們的生長。這就是人類的抗擊災害的「蟲蟲特工隊」。剛開始的時候,這方法看起來是有效的,而且對空氣和水沒有污染,令人非常滿意。但是幾十年過去了,問題慢慢浮現出來。

人們發現引進的外來昆蟲的活動是不受人的控制的。引入到新的環境後,它們會自主發展。因而會出現一些人不想要的結果。

比如美國內布拉斯加州(Nebraska)在1969年從歐洲引進了象鼻蟲,希望控制野草麝香薊的生長,但象鼻蟲轉而去吃一種土生的薊,使其幾乎絕種;在美國東北部新英格蘭地區,1986年釋放的一種寄生蠅,應該去殺死舞毒蛾和棕尾毒蛾,但卻消滅了土生的蚕蛾。

在蒙大拿州,70年代引進癭蠅(gall flies)控制野草矢車菊(spotted knapweed)的生長,這種野草會損害草原的生長。沒想到引起的連鎖反應是,癭蠅的幼蟲變成麋鼠的食物,使麋鼠的數量大增,而麋鼠的食物是本土植物的種子。這些本土植物原本是癭蠅保護的對象。麋鼠身上還攜帶漢他病毒(hanta virus)。這種病毒還是人類傳染病毒之一。

最失敗的生物控制案例發生在19世紀末,夏威夷的農民引進貓鼬去控制吃甘蔗的田鼠,結果貓鼬不但沒有去吃田鼠,反而專門攻擊當地瀕危鳥類的巢。

田納西大學環境科學教授辛伯洛夫說:「如果你發現一種農藥有問題,可以停用,但如果發現一種生物控制媒介有問題,你無法收回它。」

生物控制方法的反對者批評說,主管部門只管批准投放生控媒介,但沒有有效方法去監測它,也不知道投放的後效應。

但是主管部門說,他們沒有授權,所以不能要求監控投放後效應,也無權收集有關數據。但是一位前審批負責人說,他們在批准投放前是要評估其潛在效果的,評估時會考慮聯邦環境署的要求。

蒙大拿衛生部發言人說沒有證據顯示1993年的23例漢他病毒感染和6例死亡與癭蠅有關。美國農業動植物檢測部發言人說,他們將繼續頒發癭蠅許可,直到有證據說明其存在的問題為止。

但是科學家們發現,昆蟲被投放後,幾十年間會與當地的生態發生混雜,而且會遷移到遠處去吃人們不希望它們吃的東西,這些效應都很難預測。

而生物控制法的支持者們也指出了一些生物控制成功的案例。例如19世紀末,從澳洲引進的vidalia甲蟲挽救了加州的柑橘業。在1940年代,Klamathweed甲蟲協助控制了對牲畜有毒,並影響土生植物生長的貫葉連翹。支持者們認為,生物控制是目前最可行的辦法,否則我們只能什麼都不做,或者噴灑農藥或除草劑污染空氣和地下水。

鑒於生物控制法的遠期效應不能預期,目前科學家們的看法是應該謹慎從事,對投放生控媒介加以控制,美國森林署洛基山研究站的生物學家皮爾森說:「我們做的太粗糙了,我們應該做的更謹慎些。」

看起來,自然界的災害就像人生病一樣,在病的表面研究用哪種藥,會覺得哪種藥都有副作用。也許這就是中醫所說的「治標不治本」這種現象。試想,即使主管部門花很大力氣,精確的監測了生控昆蟲的態勢,如何控制它們,也將成為課題。是否能很好的解決這課題,都還是個問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修建高速公路不忘保護動物
年損1.4兆! 外來物種 經濟無形殺手
巴西龜每年入侵中國800萬隻 引生態災難
台發現新種魚 巨體無線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