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海漫遊

理性、明晰的新古典主義(八)

新古典主義的代表藝術家

【大紀元7月26日訊】建築

歐洲各國自文藝復興運動以來,始終存在著對古代文化的鍾愛,十八世紀中葉羅馬古城一個個被發掘出來,人們經由對遺蹟的研究,發現古代的優美典雅,在於簡明的秩序與和諧。稍晚對古希臘遺蹟的研究也發現,古希臘建築與古羅馬建築也存在很大的差異。

新古典主義建築從十八世紀六零年代到十九世紀流行於歐洲一些國家,這個時期的建築理論把理性精神帶進了建築領域,這理性不在於古典主義的幾何學的比例,及清晰性、明確性上面,而是建築的功能自然且真實,建築物的一切存在都要有其理由。於是古典復興風格的建築空間、建築形式,都被賦予了道德價值的內涵。

採用古典復興風格的建築主要是公共建築和一些紀念性建築,例如:國會、法院、銀行、交易所、博物館、劇院等。法國是新古典主義、古典復興建築活動的中心,主要代表建築有先賢祠(巴黎萬神廟Pantheon,一七五五-一七九二)、雄師凱旋門(一八○八-一八三六)、瑪德蓮教堂(一八○六-一八四二)等;法國以外的新古典主義建築有:英國倫敦的不列顛博物館(British Museum,一八二三-一八二九)、德國柏林宮廷劇院(一八一八-一八二一)、倣巴黎萬神廟風格的美國國會大廈(United States Capitol,一七九三-一八○○,一八一九-一八六七)等等建築。

蘇夫洛(Jacques-Germain Soufflot,一七一三~一七八○年,法國)

法國先賢祠是法國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代表、新古典主義建築的早期典範,建築師蘇夫洛是建築代表藝術家。先賢祠位在充滿人文氣息的著名的拉丁區,右邊有圖書館及索本(Sorbonne)法學院,左邊是第五區市府,後面是著名的亨利四世中學,及別開生面的聖耶堅德蒙教堂。雄偉壯觀的建築物本身宛若古希臘或古羅馬的萬神殿建築,在一種典雅的新古典風格裡,有種莊嚴神聖之美感,成為巴黎最別開生面的一座建築物及紀念碑。

蘇夫洛是十八世紀古典復興風格的倡導人 。他在一七三八年任職里昂市的建築師時,不苟同於當時流行小巧精緻的洛可哥的複雜裝飾,他為天主醫院( Hotel-Dueu )擴建的工程( 始於一七四一年)建築很受當時的人讚賞。

巴黎先賢祠最初是法王路易十五興建的聖.珍妮維葉芙大教堂( Sainte-Genevieve )(註二十)。蘇夫洛在一七五四年設計的巴黎聖.珍妮維葉芙教堂,將歌德風格的輕巧性同古典式的莊嚴、 開朗感融為一體。平面為正十字形,立面為巨大的神殿式,穹窿頂因結構上不夠穩固曾遭責難,後來用扶垛增加穩定。其正面是仿照羅馬萬神殿(Pantheon in Rome),拱頂為布拉曼特風格(註二十一),建築平面成希臘十字形,長一百公尺,寬八十四公尺,高八十三公尺,原先設計非常大膽,柱厚牆薄,加上頂部巨大的採光窗和雕飾精美的柱頭,室內空間顯得輕快優雅。本堂與側廊之間,運用華麗的科林斯式柱廊分開,柱高十九公尺,二十二根柱子嚴謹形成的巨大柱廊聳峙在台階上。柱廊上立著古希臘神殿正面頂部特徵的三角形山牆,這樣的使用在巴黎還是第一次;浮雕門楣上面是法國自由女神向偉人們加冕桂冠。



圖49先賢祠內部

一七五八年教堂奠基,因為財政問題,建築師蘇夫洛去世後,建築才於一七八九年由他的學生讓-巴普蒂斯.洪德萊(Jean-Baptiste Rondelet)全部完成。教堂竣工時逢法國大革命開始,革命政權將教堂改為安置偉大的法國人的先賢祠;在拿破侖帝王時又恢復成為教堂;到一八八五年又成為先賢祠。(註二十二)

先賢祠以中央巨大圓頂為整座建築的核心,巨大的圓頂係由細柱系列環抱支撐。其內部由四座翼廊左右對稱,構成希臘正十字型交叉於圓頂正中央處,並由四巨大柱支撐著整體圓頂的力量,每根粗壯的柱重1萬公噸。圓頂下莊嚴神聖的寬廣空間安置一座富考(Foucault)鐘。四周翼廊牆面繪有金碧輝煌的壁畫,右翼的聖.珍妮維葉芙的生平事蹟圖畫是法國畫家夏凡納(Pierre Puvis de Chavannes,一八二四~一八九八年)的傑作。牆角落是各式各樣法國名人或戰役紀念碑雕像;而對法國或世人有所貢獻的偉人安息地在地下室,井然有序的拱門廊構成四方廊房安息室。



圖50瑪德蓮教堂(L’église Sainte-Marie-Madeleine),維諾,1806-1814,巴黎,法國



圖51大英博物館(不列顛博物館,British Museum) ,羅伯特(Robert Smirke ),1823-1852年 ,倫敦,英國



圖52美國國會大廈(United States Capitol),桑頓(William Thornton),1793- 1800 年(1819 年重建- 1867 年),華盛頓特區,美國

蘇夫洛設計的教堂成為先賢祠,反觀一八○六年拿破侖委任維諾(Pierre-Alexandre Barthélémy Vignon,一七六三~一八二八年)設計的『偉大軍隊榮耀之聖殿』(Temple de la Gloire de la Grande Armée,Temple to the Glory of the Great Army),如今倒成為著名的瑪德蓮教堂(Église de la Madeleine)。這是法國最著名、最大的一座希臘神殿式建築,路易十八將它改為教堂;七月王朝時作為對革命省思的民族和解的紀念堂,一八三七年曾有建議將其作為火車站使用,最終在一八四二年祝聖為一座教堂。@*

(註二十)一七四四年法王路易十五在在法國北邊的美特茲(Metz) 生一場大病初愈之後,深信自己之所以脫離病魔的掌握,全因聖.珍妮維葉芙的庇佑,因此決定為這位聖女建造一座雄偉的神殿,他全權委託御用建築師瑪格內侯爵負責,由瑪格內的副手蘇夫洛負責具體設計。

(註二十一)義大利建築師多納托‧布拉曼特。因為他對於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建築的未來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以至於在描述建築藝術的某種新風格時,常常將之稱為「布拉曼特」風格。先賢祠整個建築是一個古希臘十字形,僅教堂的圓頂就高八十三米,圓頂上並有一個頂塔。教堂的圓頂是由裡外三層半球體一層套一層而構成。

(註二十二)巴黎聖.珍妮維葉芙教堂在法國大革命時期因廢除宗教而被改為先賢祠,當時兩側窗被牆堵住,許多裝飾被除去,內部空間原有的明朗感被嚴重的破壞,而成為有些陰暗的紀念堂。

蘇夫洛當年的兩位助手之一的讓-巴蒂斯特.宏德萊將該建築縮小成三維立體模型,並將模型剖開讓人們瞭解大殿的具體構造。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網站上可以看到此先賢祠(巴黎萬神廟)的立體動感建築模型。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