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松山:省思風災應正視全球暖化的衝擊

蕭松山

人氣 2

【大紀元9月10日訊】台灣中研院地科所研究員汪中和最近在中研院舉行的「氣候變遷、國土保育與台灣原住民族的社會文化願景」討論會中指出,全球正面臨暖化危機,異常氣候現象發生的規模更大、頻率更高。如台灣在1994年至2001年,每間隔三~四年有雨量驚人的颱風發生;但2007年8月、2008年9月到今年莫拉克颱風出現超大雨量,豪雨發生間隔縮短到一年,降雨時間集中且強度愈強。

莫拉克颱風帶來台灣百年史上最大的豪雨,從8月8日起72小時下了2,748毫米的雨量,已超過台灣的年平均降雨量2510毫米,如此超大豪雨更可列入世界排名前4名的極端紀錄。88水災重創台灣中南部地區,是台灣50年來損失最慘重的洪災,面對人員的死傷、殘破的家園,許多專家學者紛紛提出建言,期能痛定思痛,避免悲劇重演。

針對莫拉克颱風災害的省思,大多談的是:為何政府防救災系統沒有發揮功能、國土保育工程土地超限利用、水利防洪工程未落實,並呼籲政府應該落實國土管制及應重新檢討土地利用計畫及國土規畫等等,而對於氣候異常變化發生之原因則較少深入探討。

在聯合國的報告中,台灣屬於氣候變遷的高危險群。台灣百年以來,平均溫度增加了1.3℃,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造成地球暖化的主要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每人平均年排放量超過12噸,是全球平均值的3倍;而因氣候暖化所造成的海平面上升,為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的1.4倍;這些因素都將衝擊著我們的生存環境。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也早已不斷發出警訊:地球持續升溫,全球氣候變遷造成的衝擊比預期的要快。在全球暖化過程中,異常的高溫、乾旱、颱風、豪雨、寒潮、暴風雪等,都將在世界各地頻繁的出現。而台灣半個世紀以來不斷發生的乾旱與豪雨,正提醒著我們面臨全球暖化的危機。莫拉克颱風的超大豪雨災害更是又一次的警示,我們是否能記取慘痛教訓,好好思考人與環境應如何共生、共存、共榮。

因此,我們應正視全球暖化所帶給人類的衝擊,呼籲政府在因應全球暖化議題的努力上要更積極。政府應責無旁貸的推動節約能源、開發再生能源、提昇能源效率及節能減碳技術之整合等工作;企業與社會民眾要能將節能、節水、綠色消費、垃圾減量、資源回收及再利用等融入工作與生活之中,每個人從自身做起,只要舉手之勞都可以成為守護地球環境的實踐者。@*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阿里山小火車  明起行駛嘉義至竹崎
倒屋成景點 屋主當解說員
卡特里娜颶風災民融入客居地並非順利
面對災難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什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