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能源危機
隨著汽油價格不斷上漲以及美國國會中期選舉即將到來,能源問題最近成為國會兩黨議員關注的焦點。美國國會眾議院民主黨黨鞭斯騰尼.霍耶星期二表示,能源問題將是民主黨11月期中選舉的重要議題。與此同時,中國在能源問題中所扮演的角色繼續受到關注。
美國總統布什的支持率創下他就任總統五年多來的新低,只剩下三成二。
(大紀元記者田清編譯報導)華盛頓時報4月20日刊登社論,標題為「中國的石油消耗。。。」 文章說,前任國務卿基辛格6月份在華盛頓對美印商業會議的演講中提到,19世紀英國和俄羅斯競爭中亞霸權的大博弈「再度展開」。
由卡耐基美隆大學專家研究的報告顯示,在飛機上打電話對飛機導航系統的干擾高於人們以往的認知。
華盛頓的一個公共政策團體正在積極推動一項雄心勃勃的提案,旨在加強美洲大陸的能源整合與合作,最終實現美洲半球的能源自足。提案的支持者說,這項計劃能夠促進美洲的經濟發展,推動美洲的民主建設,但是他們同時也承認,其中也有潛在的陷阱,包括美國和委內瑞拉等美國最大的能源夥伴之間可能出現政治裂痕。
美國總統布什警告,美國依賴外國石油入口,最終會被其他或有敵意的國家威脅,他促四年內建新核電廠。
美國為減低對中東石油的依賴正把目光移向加拿大石油。但有專家認為,美國在輸入加拿大石油問題上將遇到中國、印度等國家的挑戰。
和美國總統布什不對頭的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故意讓步希難看,他擴大捐贈燃油救濟美國窮人的計畫。
一分美國智庫發布的報告指出,美國對大陸生產的印刷電路板越來越依賴,可能會危及國家安全.因為印刷電路板可以用在軍事以及飛彈工業。
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已經開始實施他向低收入的美國人提供低價取暖燃油的計劃。儘管美國國內的批評意見說,這個長期批評美國政策的爭議人物這樣做純粹是出於政治目的,但是一些美國議員則認為這些低價燃油將幫助那些無力支付高額燃油賬單的美國人度過寒冷的冬天。 (w2005-11-23-voa50.cfm)
美國國務卿賴斯近日抵達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開始了她訪問吉爾吉斯、塔吉克、哈薩克和阿富汗的中亞四國之行。賴斯此行表面上看跟中國風馬牛不相及,事實上正好相反。分析人士認為,賴斯這次出訪的任務,主要是為了鞏固美國在中亞的影響力,而能源問題,正是華府要加強在中亞戰略部署的關鍵。
美國反對黨民主黨兩位參議員,舒默與密庫斯基,敦促總統布希利用他的影響力,和與主要能源大亨的關係,為受困在加油站旁的美國消費者降低油價。
瑞塔颶風肆虐美國墨西哥灣岸地區,這是在不到四週內美南灣岸地區第二度遭颶風蹂躪,強風暴雨帶來新的混亂和水災,造成美國國內能源供應短缺危機雪上加霜。
日本的四家煉油業者今天說,他們將輸出兩萬五千千升或約十六萬桶的汽油到美國?
美國 「卡特裡娜」颶風造成國際市場每天損失150萬桶原油,為解燃眉之急,國際能源機構所有26個成員國一致同意,將戰略儲備石油每天投放市場200萬桶,為期30天。美國政府獨自承擔3000萬桶戰略石油的投放。
就釋出日本戰略緊急儲油措施進行研商中,以紓解美國燃料短缺。而依據彭博調查顯示,下週原油價格可能再攀升。
面對卡特里娜號颶風在美國能源要害地區墨西哥灣所造成的嚴重破壞,布什政府星期三決定動用戰略石油儲備以緩解目前的能源短缺、原油價格急速上漲的緊張局面。不過,專家們認為,動用戰略儲備只能在短期內緩解市場緊張的程度。 (w2005-08-31-voa71.cfm)
據官員表示,美國國務卿萊斯已和哈薩克外交部長托卡葉夫進行會談,內容包?
布什總統對伊朗發展核技術的計劃再次表示關注,在一天前,伊朗重新啟動與核燃料有關的活動。布什總統也注意到伊朗新任總統彷彿希望和解的言論。 (w2005-08-10-voa17.cfm)
美國國會前不久通過的能源政策法案經總統簽字正式成為法律。根據這項法律,美國將幫助中國等太平洋周邊國家開發和使用乾淨高效的能源技術,以減輕這些國家對世界原油和原煤市場的壓力。 (w2005-08-08-voa68.cfm)
自由時報編譯盧永山特譯紐約油價23日盤中突破每桶60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原油供需失衡的隱憂再起,市場甚至擔心全球將再度爆發石油危機。
石油輸出國組織輪值主席表示,不排除油組在今年9月下一次部長級會晤前再次提高原油日產限額的可能性。
美國總統布希今天呼籲國會「以經濟與國家安全為由」,在八月前通過
美國總統布什說,解決美國能源問題沒有捷徑。布什說,油價不斷攀升,解決的關鍵是要在今後若干年的時間裡有一套擴大國內能源生產和節能的措施。 美國消費者近幾個月來面對不斷飆升的能源價格。白宮受到壓力,要其採取措施,至少在短期內緩解能源局勢。 *增加國產能源* 但是布什總統仍然堅持他的能源計劃,他上任不久就向國會遞交了他的能源法案。布什說,他希望走一條從根本上解決問...
美國總統布希關切油價高漲,今天敦促國會支持他四年前所提的國家能�
由於開發北極圈油源的問題引發保育團體的抗議,鞏固油源及經濟發展成為美國政界及輿論界最近相當關注的問題,媒體也討論到北京積極的爭取天然資源豐富的非洲國家。
共有約 272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歐洲議會選舉計票進入最後階段,三大主流黨仍獲最多席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領導的中右翼歐洲人民黨(EPP)已經取得約185席,成為最大黨。馮德萊恩表示,她有信心再取得5年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