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
美國終端高空防禦系統(THAAD)薩德最近首次實戰告捷,讓外界終於看到了它的實力。阿聯酋(或稱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薩德系統,1月17日和24日,兩次成功攔截來自葉門什葉派叛軍胡塞武裝發射的彈道導彈。薩德能連續兩次在實戰中攔截目標,可以說是最好的評價了。 視頻內容還有: • 薩德反導系統 中俄都非常感冒 • 薩德的性能到底怎麼樣? 更多精采...
美國海軍中央司令部(NAVCENT)將在1月底展開無人系統參與的「國際海上演習」(IMX 22),這是繼2021年首次無人艦艇演習之後的第二次,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無人系統演習。另外,美軍的無人幽靈艦隊正在逐步成型,已經有4艘大型霸王測試船移交給美國海軍。 視頻內容還有: • 什麼都要無人的 幽靈艦隊出現了 • 美軍舉行無人艦隊演習 演練有人...
在各種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系統快速發展的今天,學者把它們稱為「後理論科學」(post-theory science)。有的人疑惑,傳統科研方法會被時代所淘汰嗎?
美國海軍正面臨著軍艦的更新換代,在1月舉辦的海軍水面兵力協會年會上,美國海軍公布新一代導彈驅逐艦DDG(X)的設計概念,預計配備高功率感測器、高超音速武器,以及新一代高功率激光武器等導能武器,能有效提升單艦戰力。同時,作為新一代護衛艦的星座級巡防艦,也即將開始建造。 視頻內容還有: • DDG(X)隱身能力強 武器升級換代 • 星座級巡防...
科學家擔心到本世紀末,地球物種的多樣性將減少高達50%。一個全球合作的最大規模基因測序項目啓動,計劃測序地球上現有的180萬個物種,為各類研究提供資料。
細胞焦亡(pyroptosis)是一種嚴重的炎症反應,以前科學家以為這個過程一旦啓動就無法逆轉,細胞只有走向死亡。新研究發現了逆轉這個過程、挽救細胞的辦法。
最近,美國NASA的靜音超音速飛機X-59,將在德克薩斯州開始關鍵的地面測試,這些測試將成為X-59在首次飛行的道路上一個重要里程碑。這期來聊聊什麼是靜音超音速飛機?如何降低超音速音爆噪音?以及這種技術會改變空運的未來嗎? 視頻內容還有: • 協和號首開超音速客運飛行 • 降低噪音是超音速客機的關鍵 • 美國新創企業推超音速商務客機 •...
美國海軍最昂貴、最先進的福特級核動力航空母艦,在2021年底,終於可以使用全部11台先進彈藥升降機,這個重大問題的解決,讓福特級有望在2022年開始正式作戰部署。另外,大家都猜測中共的003航母將於2022年下水,那麼003航母到底怎樣呢? 視頻內容還有: • 福特號克服電磁傳動問題 年內將正式部署 • 福特號通過三次全艦衝擊測試 • 0...
2021年,有多個火星探測器抵達火星,包括美國的毅力號、阿聯酋的希望號探測器和中共的天問一號,這些火星探測器都是在2020年7月發射,經過半年多的星際飛行,在2021年2月抵達火星。有史以來最大、最昂貴的太空天文台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在2021年12月25日聖誕節當天發射升空,這個耗資上百億美元的項目,終於踏上了征程。 視頻內容還有: • ...
2021年是航太活動非常活躍的一年,我就在這裡簡單回顧一下2021年重要的航天事件。我會分兩期來講,這期先談近地球部分,下一期再談深空和行星探索部分。2021年太空軌道發射的火箭,創下史上新高,打破自美蘇太空競賽以來的紀錄。在21世紀的前十年,軌道發射平均每年不到70次;到了近十年,全球的軌道發射總數翻了一番。最值得關注的兩大變化是:中共太空產業急劇崛起,還...
人們怎樣記住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科學家發現大腦海馬體內存在一種「時間細胞」負責記憶時間的信息,把記憶按照先後順序連接起來。
疫情的延燒沒能阻止人類文明的腳步。2021年科學家展示了很多有趣的科研成果。以下是phys.org網站刊登的2021年最受讀者歡迎的部分科研成果。
經過十幾年的研究,一組科學家第一次通過實驗的方法成功地重構了量子波函數。這項成果11月3日發表於《自然》(Nature)期刊。
週六(12月25日),美國宇航局(NASA)將在南美洲的東北海岸發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這是NASA新一代的大型太空望遠鏡,天文學家希望可藉此觀察宇宙最早雛形。 據路透社報導,這台革命性的紅外線望遠鏡,價值高達90億美元。被NASA譽為未來10年首屈一指的太空科學觀測站。在美東時間上午7:20...
美國參議院通過2022年國防授權法案,其中要求美國空軍和海軍合作,在近期內為F-35換新的發動機,而且F-35的換發工作至少要在2027年開始。目前,候選的發動機就是變循環發動機,或者是普惠F135的增強版本。雖然F-35已經成為絕對的五代機霸主,但美國還是要繼續升級F-35。 視頻內容還有: • 美國國會要求在2027年前換發 • 中共的...
一種先進的技術可以準確、快速地鑒別個體細胞,研究人員把這稱作給細胞「打上條形碼」。這對疾病的早期診斷很有幫助。
最近,美國通用原子公司公開一款新開發的無人攻擊機--莫哈維(Mojave)。這是通用原子在MQ-1C灰鷹無人機和MQ-9死神無人機的基礎上,研發的載彈量更大、起降距離短的前線支援無人機,甚至可以在航母或兩棲突擊艦上起降,可以取代A-10雷霆II攻擊機,或部分取代AH-64阿帕契武裝直升機的功能。 視頻內容還有: • 莫哈維火力強大 起降距離短...
科學家新提出的理論認為,半個光子有可能存在,而且用現有的技術、桌面大的設備就能進行實驗探測並證實它的存在。
傳統物理學認為聲波一般是縱波,光波是橫波。香港城市大學的一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型聲波,在空氣中能夠像光波一樣傳播。
美國新一代隱身戰略轟炸機B-21明年即將首飛,並落戶南達科他州的埃爾斯沃思空軍基地,目前這個基地為了迎接B-21機隊,正準備開始大規模基建工程。B-21最快2020年代中期開始部署,B-1B和B-2也會逐漸退役。美國空軍未來將只用兩種轟炸機--老少搭配的B-52和B-21。 視頻內容還有: • B-21明年首飛 取代B-1B • B-21注...
12月5日,美国宇航局(NASA)将发射激光通讯设备进入轨道测试这种新一代太空通讯技术。这种新型通讯技术的速度可以达到现在所用的无线电波通讯速度的10倍~100倍。
一個研究組宣佈,在歐洲核研究組織(CERN)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實驗中探測到中微子。這是世界上首例在對撞機上探測到中微子的研究,是粒子物理研究領域的一個里程碑。
英國軍情六處(MI6)負責人週二(11月30日)警告,中俄等西方國家的對手,正競相發展人工智能(AI)等先進技術,可能在未來10年內徹底改變地緣政治。
「動力」網站近日報導,美國新型的AIM-260導彈,目前各項試驗進展順利,最快會在明年交付美國海空軍部隊,讓美國保持超視距空戰優勢。AIM-260聯合先進戰術導彈(AIM-260 Joint Advanced Tactical Missile,簡稱JATM),將接替AIM-120D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成為美軍未來保障制空權的空對空武器。 視頻內...
麻省理工學院(MIT)完成的一項新實驗證明,氣體雲被冷卻到足夠低的溫度、壓縮到足夠大的密度時,它們將失去散射光線的能力。此時觀測者就看不到這個物體,從而實現隱形的效果。
SpaceX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最近參加美國國家科學院線上活動。他表示,SpaceX計劃在明年1月或2月首次發射星艦(Starship),星艦第一次試飛就進入軌道的成功機率可能不太高,他預計明年將進行至少12次的軌道試飛。如果試飛順利,2023年開始執行太空任務。 視頻內容還有: • 超級重型火箭裝好29顆發動機 • 兩位副...
專家表示,人工智能(AI)技術的快速發展,威脅了國際安全,黑客集團可能利用該技術,引發核武國家之間的災難性衝突。
進行長途太空旅行的一項挑戰是,大量的宇宙輻射會損壞飛船內各種電子儀器。一份新研究提出,利用碳納米管建造的存儲器和電路,與現在所用的硅晶體管相比,不僅大幅節能,而且抵御輻射的能力也大幅度增強。
SpinLaunch是一家太空技術公司,上個月成功完成了該公司火箭的首次試發射。顧名思義他們的技術是利用離心力,把火箭高速旋轉後甩上天。首次試發射的成功證明了這種新奇發射技術是可行的。
21世紀被稱為信息科技世紀,哪個國家在信息科技和相關行業取得領先,誰或許將控制未來的世界。由美國人發動的人類信息科技革命目前已經波及全世界,而人工智能(AI),被看作是下一波革命的基礎。
共有約 2561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2024年6月5日,吉林省舒蘭市公安局政保(國保)大隊及北城、吉舒、法特、鐵東等派出所出動大批警察,闖民宅,綁架了三十多位法輪功學員。 美國國會議員朴銀珠(Michelle Steel),就此案接受大紀元採訪,譴責中共,呼籲中共停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