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
超音波發現肝臟有腫瘤,肝臟腫瘤是不是就是肝癌?
(中央社記者葉子綱雲林縣一日電)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大腸直腸科醫師劉俊雄今天指出,從2006年起,大腸直腸癌躍升癌症死因第二位,僅次於肝癌,提醒四十五歲以上民眾,配合衛生局整合性篩檢活動,接受大便潛血反應檢查,可早期發現以利治療。
肝癌可說是台灣的國民病,由於 B 肝及 C肝的患者眾多,讓肝癌每年都在癌症排行榜上位居前一、二名。
金門民眾李金猛十年前罹患肝癌,以為人生從此變成黑白,但他之後固定每三個月漂洋過海從金門來台灣醫院追蹤檢查,治療後現在狀況穩定,身體健壯,人生還是彩色。
B肝病毒DNA濃度高肝癌風險大前衛生署長、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陳建仁率領研究團隊,長期進行B肝病毒研究獲得重大突破,將成為全球B型肝炎臨床治療重要指引。(自由時報記者劉力仁攝)前衛生署長、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陳建仁率領研究團隊,長期進行B肝病毒研究獲得重大突破,將成為全球B型肝炎臨床治療重要指引。(記者劉力仁攝)
肝病被視為台灣國病,讓國內對於肝炎與肝癌的研究不遺餘力,而且領先全球,這次中研院對於B肝研究又有新的突破,針對B肝病毒DNA的研究發現,B型肝炎的基因特質不同,誘發肝癌的風險也不一樣,這項發現將成為全球B肝臨床診斷的重要指標。而這篇研究論文也獲選為世界頂尖期刊中當期主編推薦論文。(陳奕華報導)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針對B肝病毒的DNA研究,日前獲得重大突破,為預防肝癌帶來新契機。陳建仁院士領導的研究團隊發表研究結果指出,B肝病毒的基因特質不同,誘發肝癌風險也不相同。有一種B肝病毒突變株,會增加帶原者得到肝癌的危險性,另外一種卻會降低得到肝癌的危險性。
曾經是叱吒商場的董事長,康和證券集團會長鄭世華,過去幾年為肝癌所苦,兩
Q:我每年都有做健康檢查,長期以來GPT值都在40至45之間。前年超音波檢查結果發現肝臟有長1顆腫瘤,另排電腦斷層卻看不到那顆腫瘤,於是醫生要我每半年再做1次檢查,這兩年來結果都是一樣。請問我有可能是肝硬化嗎?那顆腫瘤有可能是肝癌嗎?
原發性肝癌是一種嚴重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近幾年也明顯上升,僅次於肺癌而居第二。其病因還不清楚。現代醫學認為與病毒和化學因素有關。
(大紀元綜合報導)台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基因體國家型計畫對於肝癌研究有重大突破。國立陽明大學研究團隊發現一個新的肝癌相關基因「甘胺酸甲基轉移酵素(GNMT)」,可能是造成肝癌發生率男女有別的重要原因;未來可應用於藥物試驗、基因治療,以及預防肝癌藥物開發等方面。
一位台灣中年人在中國換肝,花了新台幣兩百萬元,之後半年再砸下百萬元服用標靶藥物,預防肝癌再來,這類開刀切淨癌細胞的病人,將成為新藥試驗的對象,因為臨床發現,以標靶藥物抑制復發轉移的小顆肝腫而非肝癌晚期無法開刀的大腫瘤,效果可能更好。
行政院衛生署今天公佈「民國九十三年、九十四年癌症登記報告」,不含治癒率高的原位癌,台灣2004年、2005年癌症新增個案為六萬七千八百九十六人、六萬八千九百零七人,平均每七分四十四秒、七分三十八秒就新增一名罹癌病患,其中,男性發生率第一名為肝癌,女性為乳癌。
癌症蟬連好幾年十大死因榜首,最新數據,94年國人每7分38秒,就有一人罹癌,男性癌症榜首是肝癌、女性是乳癌,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口腔癌竄升非常快,已經是男性癌症第四名。
刊登在最新一期「美國醫學會」期刊的研究結果指出,末期肝癌患者如果接受一種化學及放射線混合治療,生命可能得以延長。
肝癌的發生,是環境污染、家族基因、肝炎病毒感染、眾多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及遇事心態等疊加的結果。對於普通人來說,需要在自己可控的範圍內盡量減少疊加因素,以降低肝癌的發生概率。遠離肝癌要控制「三大因素」。
國內B肝患者眾多,研究發現,有一成的B肝患者在40歲之後體內E抗原呈陽性反應的話,罹患肝癌的比例是一般人的2到3倍,醫師表示,40歲以前,是B型肝炎治療的關鍵時刻,如果體內E抗原是陽性的患者,適時治療轉陰性,未來可以減少肝病惡化的風險,建議40歲以上的B肝患者,要定期檢查E抗原病毒活性。
三十七歲的謝小姐日前肝癌復發,接受九十六小時的Adriamycin靜脈連續注射化學治療,配合CDA-2及樟芝,腫瘤指數AFP從八萬三千降為二萬七千,治療六個月後,肝臟腫塊由八公分縮小為五公分,目前情況良好。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分析,樟芝在民間用於保肝、解毒,有機會成為癌症研究的新曙光。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研發領域近年來擴及輻射生物醫學,已獲相當成效。其中,在癌症治療用核醫藥物應用研究方面,核研所表示,其研發之肝癌標靶藥物「188Re-ECD/Lipiodol」,經以直接肝癌部位注射方式給藥,動物試驗結果顯示存活率明顯提高,具治療潛力。
台灣B型和C型肝炎盛行,國人罹患肝癌比例,始終居高不下,對於早期肝癌患者來說,想要完全治癒,開刀不是唯一選擇,台中仁愛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林賢平表示,目前最流行的替代療法是無線射頻熱療法,每次療程半小時,傷口不到零點五公分,第二天就可以出院。
針對罹患肝癌的病患,台灣普遍利用體外化療方式來控制病情,但卻時常無法精準殺死癌細胞,讓病患必須長期接受化療,現在國外引進[體內放射線療法],不但危險性降低,而且一次就能有效殺死肝癌細胞。
要提高肝癌存活率,「活體肝臟移植」是斬草除根的新方法!醫師表示,在過去以屍肝移植為主的年代,器官等候期長,腫瘤往往持續惡化最後已不適合換肝,而國內活體肝臟移植技術近年日趨成熟,只要五等親內親屬願意捐肝,就能解決肝癌與肝硬化問題,臨床上,已經有非直系親屬包括姊夫捐肝給小舅子、堂姐捐給堂妹夫等案例。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近年來的統計數字,肝癌在國人各種癌症死因中經常高居前兩名,其原因在於早期肝癌通常沒有特異性症狀,較難早期發現,且肝癌晚期病患的癒後狀況普遍不佳,因此醫師呼籲高危險群民眾應接受定期身體理學、血液生化及超音波等檢查,以求能早期發現。
肝癌罹患率年輕化,出現一名十五歲的少年罹患末期肝癌,只是1986年已經全面施打B肝疫苗,怎麼還會發病,除了未施打的可能性之外,醫師說有學術研究報告指出,施打疫苗後的帶原率還是有1.2%。
八十三歲的彭鈞霞1971年感染B 型肝炎,1982年發現肝癌,接受第一次手術,2003年肝癌復發,接受第二次手術,他今天現身說法,表示過去醫學不發達,他兩度接受手術,輔以改變生活習慣,至今仍然存活,鼓勵肝癌患者勇於接受挑戰。
台灣乳癌疫苗研發領先全球,近年在其它新藥研發,也傳佳績。專家表示,包括腎臟藥、肝癌及免疫藥物、子宮頸癌病毒檢驗醫材等,都有不錯的研發成績,有些藥物已經進入人體實驗,最快三年可望上市,造福更多患者,提昇療效。
【中央社記者程啟峰高雄十九日電】肝癌手術近幾年來有顯著進步,不但患者手術後的存活率提高,手術方法也日新月異,尤以腹腔鏡肝葉切除手術更造福肝癌初期患者,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引進半年來已有八例成功病例,提供肝癌患者另一種選擇。
醫學科技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過去肝癌患者即使切除癌細胞,復發機率仍然高達五到七成,不過,台大醫療團隊從澳洲引進一種抗癌新藥「PI-88」,可以有效降低術後的復發率,目前已經進入人體試驗階段!
不少人愛喝咖啡,現在有醫學研究報告顯示,喝咖啡還能降低罹患肝癌的風險!根據美國「腸胃病學」期刊刊出的報告,每天喝兩杯咖啡,可以讓罹患癌症的風險降低百分之四十三!
中醫有個說法是不藥中醫,就是不吃藥反而是符合中醫的要求。因為有些重症大病的恢復期,已經敵我雙方兩敗俱傷,敵人已經無力進攻,我們也躺著喘了,所以這時候不再用藥物催動身體機能去攻擊,因為無糧之師,師老兵疲矣。
共有約 150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法國海軍上將警告,中共在歐洲展開「蜜罐行動」。精心設計的橋段,美麗的姑娘,浪漫的異國愛情,掌握機密的軍事將領等驚悚諜戰片中的元素正在現實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