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台商官司讨一个说法

人气 3
标签:

美籍台商陈摩根购买上海办公楼,实际面积比约定面积少一成二,陈要求取消买卖,法院判买卖仍有效,发展商退回多收的买楼款,但陈不满,上书朱噷基讨个公道。

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高楼林立,原属偏远区域的徐家汇也十分繁华。座落在徐家汇漕溪北路上的上海实业大厦是高档外销楼,装饰华丽考究。大厦高四十层,不少投资上海的外商趋之若 。

顶楼原由美国华侨陈摩根代表一些股东购下,九七年初在大厦竣工后六个月搬入,不过现在已人去楼空。陈摩根表示,他投资上海九年,正准备在中国加入世贸前将美商摩根集团的中国总部迁到上海、大举进军神州市场时,九九年初竟意外发现新购置的四十楼,实际面积要比文件约定的面积少了八十多平方米,而迁入两年仍蒙在鼓里。后来多次与发展商上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商讨不果后,陈摩根迁了出来,以一纸诉状告上法庭。

九四年底,在上海投资的陈摩根选中了预建中的上海实业大厦,经海外投资者的同意,九五年一月与上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楼宇认购书”,法院确认:双方约定认购上实大厦第四十层楼全层,建筑面积七百六十九点六八平方米,按九五折付费,总计售价一百七十四万零二百四十六点四八美元,陈摩根即时交付订金二万五千美元,以后又按约定支付了四成的首期款,九六年一月至九九年一月,陈依照特惠分期付款的约定,先后共付了十三期房款,共计一百五十七万六千七百余美元。

法院确认,九七年一月,双方签署了交楼通知书,交收了所购的全部房产。直至九九年三月,陈向上海市房屋土地测绘中心了解,“得知所购房屋的建筑面积仅为六百八十六点八九平方米,比认购书中的面积减少了八十二点七九平方米,且测绘报告于九七年一月十三日即已出具,原告遂以建筑面积减少问题向被告进行交涉。被告承认,房屋面积减少而未及时通知原告是其工作中存在的疏忽”。

陈向亚洲周刊表示,九七年七月搬入时化费了人民币九十五万元装修费,使用了其中九分之四的面积,一直考虑将空余的面积对外出租,但很多承租商看后都未能成交。九九年初,一位对房地产很有经验的承租人看完后对他说,这层楼的面积不对,“这时才想到去查核,结果却令我大吃一惊,此层的实测面积比原认购书约定少了百分之十二”。

面积不足却仍照足收费

九七年一月在实测面积报告下达后,这家有政府背景的发展商不仅未即时告知,仍按预测面积向他收取房款及物业管理费,之后两年中的九次分期付款及管理费均按预测面积开出付款单。陈摩根认为对方是故意隐瞒事实真相,如果不是因为出租而偶然发现,可能将成为永远的“谜”,故坚持诉诸法庭以讨公道,要求法庭依法解除楼宇认购书。

不过法院庭审后认为“既然原告已据该认购书支付了定金,该项订购行为即成立且已履行完毕”,不符合解除的条件。法院指出,“房屋实测建筑面积确实比预测减少了八十二点七九平方米,且房地局的测绘报告已于九七年一月即出具,被告应该知道面积变化的情况并及时通知业主,但由此推断被告存在故意隐瞒的欺骗行为尚缺乏足够的证据,我们只能认定被告存在疏忽大意的过错,并应为此承担相应的责任”。最后法院认为发展商应按房屋之实测建筑面积与陈摩根结算房款,并将多收之房款及利息退还。但十万多元人民币的案件受理费由陈摩根承担。

法院的判决令陈摩根感到迷惑。他说,这就好像一位顾客去商店买一对大号鞋,结果店方将一对小号充大号给顾客,终于有一天顾客知道了真相,而法官却说,你将鞋子穿上表明已确认了,这样吧,将大号和小号的差额退给你,加上利息,小号的鞋还是继续穿吧。陈说:“真不知道这位被穿‘小鞋’的顾客会是怎样的感受。法院也说发展商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最后却甚么都不需要承担,对如此劣行也没丝毫的指责。”陈摩根已向上海市高级法院提出上诉。

陈摩根出生台湾,大学毕业后移居美国。八六年应中国驻美大使章文晋及韩叙邀请到中国大陆考察,八九年参加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代表团参观了上海的投资环境,会见了当时的市长朱 F基,第二年又在美国与到访的朱 F基会面。陈说,他九二年开始联合美国、台湾等地的股东在上海投资设厂,至今在上海投资了三个项目,在大陆共有十多个投资案,每年出口近七千万美元。

朱噷基曾保证公正办理

陈摩根现在是上海市政协的港澳台侨委员、上海青浦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并在上海捐赠百万人民币给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设置了“摩根慈善助学基金”,救助贫困孤儿就学。但陈说现在承受着极大的压力,海外的股东表示出对他的不信任以及对上海投资环境的质疑。陈摩根指出,当年在美国,朱噷基曾向华侨保证:“上海是一个法治的城市,外商投资受到法律保护,如果合法权益受到任何侵犯,可以经法院得到公正判决,而且我还可以给你们做法律顾问,你们华侨尽管来上海投资,你如果真的碰到困难问题向我写信,我会全力帮助你们的。”陈摩根说,他已致函现任总理朱 F基与上海主要领导,希望讨回公道。

上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清远接受亚洲周刊询问时指出,上实发展自八十年代至今一直信誉良好,上实大厦因面积问题引起的误解也仅此一例,吕清远表示,预测与实测有差距,上实也是至九九年才知道,绝非故意隐瞒,事发后上实已表示出极大的诚意,希望协商解决误会,“退回差价加上利息,我们也有很大的损失”。吕清远说,上海有健全的法制,买方诉诸法律,应该相信法院的公正。

熟悉中国法律的香港罗夏信律师楼合伙人、法学博士谢晓东认为,与日渐增长的房地产市场相比,大陆的有关地产法规还有待完善,以提高透明度及其可操作性。如目前在楼宇预售方面,有些城市的规定,大多只限于楼宇预售条件的规定,没有规定出现违约后的处理,对消费者保护不够。谢晓东说,香港在这方面的监管就有很严格的规定,如预售面积与最后成交的面积误差超过百分之五,买方就有权选择解除合同。

谢晓东指出,在香港,如果预建的楼房成交后的面积有这么大的差距,而且买方的知情权被剥夺二年之久,即使是疏忽也是十分严重的疏忽,有欺诈之嫌。美国律师周天玮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在法制建设上很有成就,但司法地方保护主义一直挥之不去,原因是地方司法部门在人事、财务、组织与行政体系上,受到地方各部门及党组织制约,使得独立判案十分困难。

(转自<<亚洲周刊>>)


    相关文章
    

  • 台商向朱噷基鸣冤 (2/14/2001)    
  • 犯罪行为充斥在大陆各地 台商忽略人身安全问题 (2/14/2001)    
  • 台商在浙江投资企业超过3000家 (2/12/2001)    
  • 台商到大陆经商 劳其筋骨 苦其心志 (2/11/2001)    
  • 台商子女在中国学历,将获得承认 (2/8/2001)    
  • 行政院会通过 大陆设台商学校 (2/7/2001)    
  • 台湾大学欲往大陆开课, 教部劝阻 (2/5/2001)    
  • 台商来泰国投资的重大因素之一: 喜爱包二奶却不肯离婚舍弃元配 (2/5/2001)    
  • 两岸台商选择商用软体的思考 (2/2/2001)    
  • 台湾留学大陆同学即将成立联谊会 (2/1/2001)    
  • 台商去年对大陆投资达26亿美元 (1/31/2001)    
  • 台湾业界预估今年台商投资大陆热潮将持续 (1/31/2001)    
  • 邢台极可能是商代都城 (1/30/2001)    
  • 考古专家认为河北邢台极可能是商代首都 (1/29/2001)    
  • 历年台商投资大陆逾700亿美元 (1/28/2001)    
  • 大陆贿官新招:赠无记名信用卡 (1/22/2001)    
  • 台商灿坤集团首进金门设点 (1/22/2001)    
  • 台商投资江苏热潮持续升温 超过90亿美元 (1/21/2001)    
  • 章孝严: 台商是两岸关系润滑剂 (1/20/2001)
  • 相关新闻
    章孝严:  台商是两岸关系润滑剂
    台商投资江苏热潮持续升温 超过90亿美元
    台商灿坤集团首进金门设点
    历年台商投资大陆逾700亿美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