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文件》真假争论尚未定案

林路综述

人气 5

有关六四的英文《天安门文件》一书出版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它所掀起的热潮已经逐渐降温。自从英文《天安门文件》一书由美国著名的外交委员会属下的公共出版社出版一个多月以来,除了中国政府做出反应以外,海外的媒体都做了大量报道和评论。不少中文媒体还开辟专栏,进行跟踪报道。评论和报道的核心是文件的真实性。 文件的中英文编辑张良和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黎安友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林培瑞都坚持,文件的真实性不容质疑。两位英文编辑还特别指出,他们曾经向美国政府有关专家求证,并得到了肯定的答复。美国中央情报局中国站1949年以后的首任站长、六四期间担任美国驻华大使的李洁明也认为文件是真实的。

流亡海外的民运人士如王丹、严家其、苏绍智、戈杨,以及因六四和中共决裂的前香港《文汇报》主编金尧如等都认为文件是真实的。而文件中有所涉及的、曾经为六四坐牢的赵紫阳前秘书鲍彤也倾向于肯定文件的真实性。他们主要的根据是,文件基本符合当时的事实;另外,文件涉及面广,许多细节是难以编造的。

文件符合当时事实但也有瑕疵之处

流亡海外的中共最高级别的官员是前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许家屯,他目前住在美国的洛杉矶。许家屯表示,在文件的英文版出版以前,黎安友曾经要求他协助鉴别文件的真伪,但他婉拒了。直到现在他也不愿意就此书的真作出评论。在异见人士中,例外的是谢选骏和戴晴。谢选骏主要是根据文件中的所谓[港台]语言提出置疑。但是文件的编辑指出,文件的中文版还没有出版,目前见诸中文媒体的内容大都是根据英文版翻译的,出现[港台]语言并不奇怪。而戴晴则对编者迟迟未出版中文版的动机提出质疑;此外她还认为,文件中有关李瑞环早在六四前就提出将异议人士放逐海外的说法,不太可信。

据认为,文件中目前所发现的唯一比较重大的失实之处,是89年5月19号邓小平和杨尚昆在邓小平家中谈到38军军长徐勤先时,把他说成是已故将领徐海东的儿子。亲中国的美国华文报纸《侨报》发表一篇署名文章说,邓小平和徐海东是老战友,他又主持军委工作多年,92年南巡时还能叫出叶挺儿子的小名,由此可见,他不可能不知道38军军长是谁。对此,中文版出版商《明镜》出版社的何频说,张良也知道这个错误,但是为了保持文件原貌,他没有纠正这一错误。可是,在另一方面,张良和英文编者在书中作了大量的注释,而在这一点上却没有根据西方著作的通常做法,对失实之处加以注释。

私下谈话记录难得资料

在现职外国官员当中,公开对这本书发表评论的可能只有新加坡的内阁资政李光耀。李光耀认为,文件包括的材料十分广泛,难以由一些人编造出来。但是,他又表示,他当时认为邓小平的决定是对的,今天他还是没有改变这个看法。美国的外交委员会就文件一书的出版举行了讨论会,大部分专家肯定书中文件的真实性。但是,也有象前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高级主任李侃如这样的专家,表示不能排除文件中参杂了某些个人主观的意见。事实上,英文版书中所包括的不少文件,据信可以在过去十几年公开或半公开发行的书籍或文件中找到。例如,其中有的已经见诸《邓小平文选》。至于其它大部分文件,美国耶鲁大学著名中国历史学家史景迁在《纽约时报》发表的书评中认为,也是可能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的。最不寻常的是为数不多的几篇政治局常委会议记录和邓小平、杨尚昆和赵紫杨私下谈话的记录。

原文件是否经过筛选或修改

天安门文件鉴定的难度还在于,它们并不是以原来的文本形式带到海外的,而是记录在电脑磁盘上。曾经拍摄记录影片《天安门》、从小在中国长大的卡玛.韩丁则指出,负责鉴定文件的三个人当中有两个,要么不懂中文,要么只能勉强看懂一点中文,他们难以对文件做出准确的鉴定。持怀疑态度的另一个外国人是曾经在六四期间在中国进行广泛采访的英国广播公司自由撰稿人金培力。他认为,这些文件不能算是西方严格学术意义上的[文件],顶多是含水分的所谓官方记录而已。

对于这一点,曾经著有关于康生和中国历史专著的美国学者拜伦在美国另外一家大报《华盛顿邮报》发表的述评中认为,虽然没有理由怀疑文件的真实性,不过问题在于,文件是否经过筛选或修改,以反映某一方面的看法。黎安友教授在天安门文件一书的序言中认为,文件的发表可能对江泽民和李鹏造成冲击。但是拜伦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李鹏从来就没有掩饰过他在六四事件中的强硬立场,而江泽民的合法性依靠的是过去十年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的政绩。那种认为江泽民11年前上台不符合党章程序,因此他会受冲击的说法是对中国政治的幼稚看法。他还表示,不能同意张良关于六四后共产党加紧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的看法。黎安友认为,事实恰好相反,中国社会已经变得比较自由和宽松了。

有的美国学者指出,撰写历史的中国学者-不管哪派,历来都对历史采取[为我所用]的态度,缺乏西方史学严谨的科学态度。耶鲁大学的史景迁从历史学家富有哲理的角度来看待这场有关文件真伪的争论。他举出司马迁《史记》的例子说,在中国的历史学长河中,精心编造长篇秘密对话,并将它插入历史记录,这是中国史学的保留剧目,而司马迁就是一个大师。但是史景迁又指出,司马迁这样做,目的是让人们更加接近事实的真相。

(转自<<美国之音>>)


    相关文章
    

  • 太子党秦光广被捕,与“天安门文件”有关? (2/16/2001)    
  • 海涛:美国异议人士谈天安门文件 (2/10/2001)    
  • 元老政变报导得到证实──阅读《天安门文件》笔记 (2/8/2001)    
  • 《天安门文件》出于共产党少壮派 (2/6/2001)    
  • 传江泽民令专案组追查《中国六四真相》 (2/5/2001)    
  • 【纪元专栏】刘晓波:《天安门文件》与权力分配 (2/5/2001)    
  • 明蕾访林培瑞谈《天安门文件》 (2/1/2001)    
  • 阮铭:《天安门文件》与21世纪中国 (2/1/2001)    
  • 罗孚:《天安门文件》应是真的 (2/1/2001)    
  • 夏至:《天安门文件》的冲击 (2/1/2001)    
  • 黎安友:序《天安门文件》 (1/31/2001)    
  • 金尧如:平反“六四”显现曙光 (1/31/2001)    
  • 中共指台湾参与“天安门文件”转移政局困境 (1/31/2001)    
  • 动向:“天安门文件”被官方作为反面教材下发 (1/30/2001)    
  • 李光耀: 天安门文件是真材实料 (1/28/2001)    
  • 陈小雅:《天安门文件》的政治和学术价值 (1/26/2001)    
  • 中国网民挑战政府网上封锁 (1/22/2001)    
  • 天安门文件:老江的《反奸计》? (1/22/2001)    
  • 美国中国通继续争论天安门文件真伪 (1/22/2001)    
  • 山雨欲来:中国政治改革契机再现 (1/21/2001)
  • 相关新闻
    美国中国通继续争论天安门文件真伪
    天安门文件:老江的《反奸计》?
    中国网民挑战政府网上封锁
    陈小雅:《天安门文件》的政治和学术价值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