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团工作越来越精神 北京夸口“十分节约”

计划只花16亿美元办奥运会 

标签:

【大纪元2月23日讯】 北京奥申委昨天向国际奥委会评估团汇报了16亿余美元(约28亿余新元)财政预算,并且还预期能节余1600万美元,不给任何一方带来财政风险。

联合早报报道,北京奥申委副主席蒋效愚在记者会上回答提问时透露,组委会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预算是16亿2500万美元,预算支出16亿零900万美元。北京十分注意节约,而且中国的国情,有些运营开支“相对比较低”。

他还说,北京保证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不会给北京市、市民带来额外的财政风险”,在相关服务水平上,对国际奥委会也没有任何风险,保证满足各项支出需要,而且,保证各项收入、支出的预测是“经过严密论证分析”,可以按照预期实现的。

不过,上述预算不包括政府将对北京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数以百亿美元计的投入。

蒋效愚称,北京“有经济实力,也有财政优势”来举办奥运会。北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90年的54亿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300亿美元;地方财政收入也从9亿美元增长到41亿美元,而且“还有中央政府的支持和企业各界的参与”。“所以,北京具备必要的财政来源,我们保证能成功举办奥运会。北京完全有把握举办。”

据他说,昨天的陈述汇报“紧张而有序”,“不时响起掌声和愉快笑声”。维尔布鲁根团长率领的奥委会评估团昨天“渡过了日程繁忙紧张而又愉快的一天”。

北京的申奥形象大使、两届奥运乒乓赛四块金牌得主邓亚萍特地放下在英国的学业,飞回北京参加昨天的陈述汇报。

在北京饭店举行的第三天陈述汇报从上午9时至下午1时30分才结束。今天将是最后一天评估考察。

被记者要求对陈述汇报打分时,蒋说:“三天汇报已经达到预期目的,至于打分,非常可惜,打分不是我们自己打,而是评估团成员打,最好是问问评估团,我们自己说了不算。”

昨天下午,评估团分两路进行考察,包括参观交通指挥中心,首都体育馆、国家气象局、中日友好医院、奥林匹克饭店、山地自行车赛场、射击场等。

据介绍,评估团参观北京市交通指挥中心时,显得“兴致勃勃”,与工作人员“热情交流”,“对北京采取高科技手段管理交通表现出浓厚兴趣”。

陈述汇报会开始前,北京奥申委主席、市长刘淇以及邓亚萍、奥运女子体操金牌得主刘璇和多位委员与评估团团员热情地互相问好、拥抱。

奥申委秘书长屠铭德还赞评估团团员看起来是越工作越有精神。

不过,昨天上午北京下了一场小雪。《北京晚报》报道,“天气虽变,交通不乱”。

连日来,北京也到处涌动着关心、支持申奥的热潮。在主要街区,大型申奥宣传画、标志物随处可见,不少游人举起相机摄影留念。北京的报纸也每天都开辟专版刊载北京人期盼奥运的图片、文章。


    相关文章
    

  • 邓亚萍回国为申奥助阵 (2/23/2001)    
  • 苹果日报:捧出四旧争办奥运 (2/23/2001)    
  • 这不是贿赂:评估团成员北京打保龄球 (2/22/2001)    
  • 国际人权团体: 奥会应正视中共人权劣迹 (2/22/2001)    
  • VOA:申办奥运看中国策略与获益 (2/22/2001)    
  • 政府效率排名 港登亚洲榜首 (2/22/2001)    
  • 中国异见者妻致信奥委被判劳教 (2/22/2001)    
  • 奥委评估团浓雾中考察北京 (2/22/2001)    
  • 北京申办奥运最后考验 人权问题成为最大变数 (2/22/2001)    
  • 北京奥申委新闻发布会唇枪舌箭记 (2/22/2001)    
  • 奥委会评估团:北京比想象中好得多 (2/22/2001)    
  • 北京空气污染成申奥障碍 (2/22/2001)    
  • 北京禁采访奥委会评估团 (2/21/2001)    
  • 美国情报机构“智擒家贼” (2/21/2001)    
  • 核四咨询性公投三个月内决定 (2/21/2001)    
  • 中外记者“肉搏”京城抢申奥热点 (2/20/2001)    
  • 为维护北京形象 警察没收自行车 (2/20/2001)    
  • 奥委会评估团有“四不” (2/20/2001)    
  • 台湾核废料处理文件曝光 (2/20/2001)    
  • 马湾水质评估即将完成 (2/20/2001)
  • 相关新闻
    台湾核废料处理文件曝光
    为维护北京形象 警察没收自行车
    奥委会评估团有“四不”
    中外记者“肉搏”京城抢申奥热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