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俗赛龙舟打入国际

人气 25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6月17日讯】 香港退休高官陈瑞璋和记者闲谈新界风俗,席间说到龙舟竞渡能由渔民活动变成国际盛事,要多得两名外籍人士。

明报报道,“你知不知道数十年前大围还未出名吃鸡粥之前,最出名的是什么?是吃狗肉;沙田以前有块农田,曾种出最靓的丝苗米,煮出来饭的格外香……”

陈瑞璋退休前为香港首长级政务官,在三十多年的公务员生涯中,一半时间任职新界民政署,醉心中国历史的他,对新界的传统与风俗了如指掌,是个活资料库。

陈瑞璋在新界工作多年,曾亲身参与不少节日庆祝活动,其中最为热中的是每年端午节扒龙舟。他说,原来香港龙舟竞渡,由渔民活动演变成为国际盛事,多得两名外籍人士。

他指出,五十年代初,大埔区理民官黎敦义及意大利神父赖法禹发起参加扒龙舟,两人与当时大埔区的军人和警察组成两队参赛,一队叫“鬼佬”,一队叫“番鬼”,赛事更引来外国通讯社报道,亦令龙舟赛事备受注目。

“五十年代初,韩战后香港经济差,柚木造的龙舟很贵,当时曾一度以把渔民虾艇拆去帐篷充当龙舟。”

许多人不知道香港这个深受西方影响的城市,其实亦保存了大量中国传统习俗,有些甚至是世界独有:“每年农历廿三的天后诞,元朗大巡游的热闹盛况是香港独有,台湾没有,大陆没有,历时两至三个小时巡游是元朗大事,你想想,三十年前巡游一日也要花上一百万元。”

回头看一些日渐失传的民间风俗,又可看到香港的变迁。

“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姐诞,以前是大件事,做工厂的女孩子担心嫁不出,夹份买个七姐盘来烧,内有七把梳、七面镜、七个粉扑……现在哪有人拜七姐?十三岁已自己去RaveParty(狂野派对)!”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罗冠聪母亲公屋被房署收回
香港大成小学2026年将停办
港氢能发展策略︱谢展寰:明年上半年提修例规管
港私营露营场地4成疑违规发展 消委会促监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